亚太瞭望台

News
新闻详情

中日恩怨情仇的苦酒

日期: 2014-05-07
浏览次数: 1316

  中日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是七八十年代中国流行的口号,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高峰。中国官方对日本问题的定调,就是日本军阀和军国主义思想,是日本侵华的罪魁祸首,而日本人民也是受害者。

  今天的中国中老年一代,都难忘七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日本流行文化的华丽与时髦,对当时重开国门的中国人,是一大冲击。日本电影《追捕》打开了中国人对现代化社会想象的窗户,高仓健和中野良子的精湛演出,使一代中国人对日本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其后该片的导演佐藤纯弥与中方合作,拍了一部《一盘未下完的棋》,也让不少中日民众流下了眼泪。

  但中日关系近年的发展,却不再相信眼泪。当年双方的良好愿望,在一些日本政客的操弄下,如今却是每况愈下,在领土纷争以及历史问题的缠绕下,昔日的友好关系都很快被消耗殆尽。「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气氛,已经被战云密布所代替,让两国人民都陷入高度的焦虑感。

  关键是日本的保守派史观,凌驾了进步派的史观。他们对于二次世界大战的侵华战争的失败,始终无法释怀,认为只是败给美国,而不是败给中国,而对战争性质的不正义之处,也始终不能向德国学习,以谦卑的心反省。法国、荷兰等二战被纳粹德国蹂躏的国家,今天都可以与德国一笑泯恩仇,彼此亲密往来而没有任何芥蒂。但日本当局今天还在为二战的战犯招魂,不仅领袖前往参拜靖国神社,最近还要为二战的日本神风突击队申请世界遗产,让世人惊愕和厌恶。这就好像德国人用犹太人集中营煤气杀人事件来申遗,会是多么荒谬。

  这也是日本和德国的「道德差距」,也是日本和世界的「认知差距」,更是日本知识界和媒体需要肩负的「道义责任」,从历史的真实开始,寻回那些被保守派扭曲的真相。

  甲午年是凶险之年,一百二十年前,日本大败清朝的北洋海军,也种下了「甲午荣光」的虚骄心态,以为可以重复历史的轨迹,殊不知今天的中国,已非昔日吴下阿蒙。日本若想在军事上挑战中国,将会面对二度败亡的命运。

  而美国也在中日博弈中扮演关键角色。尤其是日本暗中推动核子武装,将是极为危险的政治动作,美国的中央情报局也一直紧密监控,避免日本当局「核武偷渡」,破坏了亚洲的势力均衡。

  而中日之间的恩怨情仇,让两国社会都喝下了历史的苦酒,在醉意中看不清对方,也看不清自己。甲午的危机,就在双方朦胧的影子中,走向大家不能想象的险峻未来。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6 - 24
文|徐 来编辑|徐 来《——【·前言·】——》2014年政变夜,曼谷灯火骤灭,英拉的名字,从总理府门口匾额上被摘下;四年后,汕头港务大楼的董事会名单里,却蹦出同一个名字,这段跨度到底暗藏多少急转弯?政坛巅峰与大米政策危机2011年8月,大选计票刚结束,“他信妹妹”这一标识,推着英拉登上泰国史上,首位女总理的位置。30泰铢看病、橡胶补贴、数字教育一口气端上桌,节奏快得让内阁秘书处,都来不及印文件。最惹眼的还是大米收购计划:政府按高于当年市场均价,约四倍的价格统一收粮,想靠国际高价回血。粮仓一年就堆成小山,东南亚主产区又迎来丰收。国际米价反向跳水,财政部年底核账,发现缺口逼近100亿美元。财政黑洞,带来的政治压力像雨季洪水,村镇银行先抽贷,米商囤货观望,街头示威一拨接一拨。军方高层频繁发表“稳定秩序”通告,2014年5月,军车开进总理府,内阁全员被带离会场。同年11月,宪法...
2025 - 06 - 20
来源:视频号2025年6月18日两千五百年的恩情,几十年的仇怨
2025 - 05 - 22
来源:视频号别了,美国之音
2024 - 09 - 27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9月21日193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席卷了整个苏联。短短几年时间,苏联上至苏共中央、下至平民百姓,共计130万人被投入监狱,更有68万人惨遭枪决。每每提及那段黑暗的历史,俄罗斯人总以“大恐怖”来形容30年代中后期的岁月。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苏联当时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这也是他后世被称之为“独裁者”的来源。那么,30年代中后期苏联究竟发生了什么?斯大林又为何不惜犯下如此血债,也要将大清洗运动推行到底?一、苏联恐怖大清洗苏联大清洗,又被称作“肃反运动”。这场浩劫开始于1934年底,全面爆发于1937年初。1937年二月全会后,“大清洗”的机器在苏联全速开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了苏联各个阶层头上。千百万经济干部、党政军干部进行大撤换、大逮捕,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提拔上来的新人,全面接管苏联党政军各部门。“反对派”和“人民敌人”的概念无限扩大。这次...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