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被遗忘的清华之父:他建起百年名校,却被历史除名,半生心血无人知

日期: 2025-04-07
浏览次数: 5

来源:视频号

周诒春(1883-1958)

周诒春,字寄梅,祖籍安徽休宁,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清华大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攻读教育和心理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他投身教育事业,并于1913年至1918年担任清华学校校长,期间推行“完全人格之教育”,奠定了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并推动清华从留美预备学校向完全大学过渡。‌‌


主要成就与贡献

‌1、教育领域的贡献‌

在担任清华校长期间,周诒春推行严格管理,改革留美学生选拔机制,提出将清华改办为完全大学的计划,并主持修建了清华早期的四大建筑(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大礼堂),为清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倡导德智体三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推行“端品励学”和“强迫运动”,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2、政治与社会活动‌

周诒春在国民政府时期历任实业部次长、农林部长、卫生部长等职,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如担任华洋义赈会会长,参与赈灾工作,并创办北京图书馆,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3、清华情结‌

离开清华后,周诒春始终关心清华的发展,曾担任清华同学会名誉会长,并在抗战期间管理贵阳清华中学,延续清华的教育理念。


个人背景与经历

周诒春出生于湖北汉口,祖籍安徽休宁,其父为茶商,家境殷实。他自幼接受新式教育,后赴美留学,回国后投身教育事业。

他一生横跨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始终秉持爱国和民主的理念,追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


评价与影响

周诒春被誉为清华大学历史上最有建树的校长之一,其教育理念和实践对清华乃至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为人诚挚谦和、为官清正廉洁,深受学生、同僚和社会的尊敬。


周诒春的一生,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追求教育救国、民族复兴的缩影,他的贡献和精神至今仍为后人铭记。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6 - 24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6月23日1967年的6月20日深夜,李立三在监狱里给毛主席写信。至此,他仍旧坚信毛主席是了解、信任他的,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同时从湖南老家出来投身革命的,更因为早在1921年底的时候,当他从远隔万里的法国勤工俭学回到湖南,还未来得及回家见父母和亲人们,第一时间就立即跟着毛主席前往湖南安源考察。由此可见,他与毛主席之间的革命情谊与绝对信任。1929年时,在李立三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他与周代表党中央,再三明确表示支持毛主席在红四军之中的政治核心领导地位,因此奠定了“古田会议”的风向与基础。至于他后来因“立三路线”的错误而离开领导岗位远赴苏联,其实这十几年留苏历史在政治上的情况,亦是早有清白结论。然而到了“文革运动”的时候,那些“牛鬼蛇神”的造反派却仍旧没有放过他。1967年的6月21日时,很多单位联合起来召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批斗李立三大会。李立三被押到批斗场的时候,整个人早...
2025 - 06 - 24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6月22日张秀琴,张闻天之妹。郑家文,张闻天之妹夫、张秀琴之夫。他们退休前都是北京矿业研究总院的高级工程师。1985年7月11日,张秀琴、郑家文在北京矿业研究总院宿舍接受张青叶访问。张秀琴——我是张闻天的同父异母妹妹,比他小四十多岁。1955年,大哥让我从上海到北京上学。他看到我学习吃力,怕我跟不上班,除了鼓励我好好学习外,还亲自教我学数学,给我讲自然辩证法,并利用散步的机会给我补习英语。他边走边教,见到什么就告诉我,或问我英文怎么说。在大哥的辅导帮助下,我很快就赶上了教学进度,1961年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北京工业学院无线电专业。大哥很高兴,说:“应该奖励奖励!”就给了我几件旧衣服。大哥对我要求很严,有一次吃饭,我看见花卷里有一根头发,就不想吃了。大哥把花卷拿过去,将头发丝揪出来,便把花卷吃了。他吃饭不讲究,什么都能吃,就是喜欢吃糟鱼、糟蛋、窝瓜子、葵花子、老玉米...
2025 - 06 - 23
来源:视频号揭阳抗日英烈姚万杰(1909-1945)
2025 - 06 - 23
来源:视频号林则徐和左宗棠的故事!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