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线上通讯
来源:《环球时报》2014年12月13日今天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习近平主席为首的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出现纪念仪式。设立公祭日并开展相应纪念活动,至少在三个层面上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符合全球历史惯例,契合世间人文情怀,与国际社会通行做法接轨。远的不说,就二战相关纪念日来看,世界各大洲,凡有受难之处,必有大小不等的纪念日或纪念惯例,没有反倒是不太正常。中华民族为二战胜利付出重大牺牲和代价,有时却在国际社会没有得到应有承认和尊重,这与缺“纪念”与“记忆”不无关联。不自重自尊,则无他重他尊,所以,这一天不是来不来的问题,而是来晚了。第二,中国要崛起,实现中国梦,切需自我警醒和启示,牢记血泪史。中华民族多难兴邦,近代中国苦难辉煌,如果苦难和屈辱皆忘,奢靡享乐日起,又何来兴邦辉煌?第三,对中日关系有益无害,起到的是正能量促进作用。日方不乏有人刻意指出这一举措将阻碍中日关系改善。近期随着公祭日的来临,这种论调更甚。然而,众所周知,日本只有真正克服历史认识问题,才能成为被国际社会特别是被周边邻国接受的正常大国,获得梦寐以求的大国地位。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不是给日本出难题,更不是给中日关系添堵,而是客观上在促进日本正常健康发展,恰给是给日本首相安倍提供了一条清算过去、与昔日切割...
发布时间: 2015 - 01 - 05
浏览次数:1204
来源:《环球时报》2014年12月16日香港“占中”终于清场,但事情没完。旷日已久的风潮,给安逸中的国人敲响警钟,应该引起一些思考。 莫让今日之“占中”变成明日之占“中”颜色革命离中国有多远?问题已不成立。因为它无疑已在中国土地上发生,只不过香港这块土地是中国的特定地域,只不过它没有达到策动者的预期图谋。“港乱”是一个信号,一个前奏,一个预演。它告诫国人:针对中国的颜色革命已经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正处于颜色革命由准备阶段向发动阶段推进的危局中。这决非无由之言。应当明确,今天特指的“颜色革命”,不是真正革命意义上的人民民主运动,本质上都是由西方背后策助的以夺取政权为目的的街头政治对抗运动。颜色革命的对象选择,取决于西方垄断资本利益需要,不管你叫不叫“社会主义”国家,皆有可能中枪,因其选择标准只有一个,你是不是一个听命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利益集团的附庸性政权。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你中国搞什么“主义”,都免不了成为颜色革命对象,因为西方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 香港与内地虽有差异,但又是密不可分的。自...
发布时间: 2014 - 12 - 31
浏览次数:1177
来源:《环球时报》2014年12月8日七十年前,黄炎培提出共产党人如何避免“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毛泽东以人民民主走出此周期律自信作答后,谨慎地进京“赶考”。时过境迁,今天的世界,国家面临的有人民民主不足的问题——被选举民主、金钱民主所绑架,也有人民民主过度的问题——民粹主义大行其道。以民主的名义、以民粹的方式搞革命,为各国所挠头,甚至西方国家也不例外。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算颜色革命了。一些人认为颜色革命是西方针对转型国家的和平演变,另一些人认为苍蝇不盯无缝的蛋,不能以阴谋论妖魔化西方。日前环球时报年会关于颜色革命的辩论,表面由香港“占中”引发,其实是这种辩论的延续,折射出国人关于如何认识西方对华战略意图的分歧。回顾历史,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在欧洲多地遭遇抵制,尤其是欧洲政客以是否出席奥运会开幕式和达赖问题、人权问题挂钩,让国人反感,而当时美国总统小布什很早就表态将携家人参加,增添了国人对美好感和对欧反感。事实如此简单吗?当时美国众议长佩洛西领导的美国民主基金会大量渗入欧洲奥运火炬传递事件。欧洲人抱怨,欧洲成为西方对抗中国的牺牲...
发布时间: 2014 - 12 - 31
浏览次数:1262
来源:《文汇报》2014年12月22日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澳门的活动和讲话覆盖了12月21日澳门所有平面媒体的版面。澳门舆论认为,习近平所提的「四点希望」既高度概括澳门实况,也为美好未来指明方向。同为特别行政区的香港也高度关注澳门的回归庆典,香港舆论认为,澳门落实“一国两制”取得巨大成功,经验值得香港学习。 惊人成绩来自“一国两制”澳门舆论认为,习近平主席对澳门特区提出的“四点希望”既高度概括澳门实况,也为美好未来指明方向。新一届澳门特区政府要把习近平主席讲话重要精神作为特区新阶段各项工作的基本指引,推动澳门“一国两制”实践在新的形势下再创辉煌。《澳门日报》21日的报道指出,“一国两制”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牢牢坚持这项基本国策,是实现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澳门《华侨报》发表评论指出,澳门所取得的惊人成绩都是因为“一国两制”而来。澳门未来的5年是承前启后、寻求更上一层楼的5年,习主席所提的四点希望反映出他对澳门情况十分了解,对特区政府和澳门居民都有指导作用。《新华澳报》评论指出,作为前无古人的事业,&...
发布时间: 2014 - 12 - 29
浏览次数:1106
来源:《大公网》2014年12月22日据海外华文媒体多维新闻报道,普京在一千多名记者面前强调俄罗斯不会安心做西方的毛绒玩具,莫斯科仍要维护俄罗斯熊的爪牙时,卢布的颓势让俄罗斯的底气显得有些有限。经济界有声音指出,石油价格依然低迷,国际金融大鳄继续一拥而上搞做空炒作,俄罗斯拥有的这点本钱可能支撑不了多久。如果情况继续恶化,俄罗斯极有可能寻求外部支援,中国将是目前形势下最有可能伸出援手的“白衣骑士”。不过值得讽刺的是,当俄罗斯熊仍在流血时,普京为首的莫斯科方面却从未谈及需要北京的援助,看起来,对于这次危机,尽管外界不能马上读出莫斯科是否有脱困良方,但莫斯科对北京显然是有些戒心的,即便习、李看出俄罗斯有疾不止在腠理,普京和克里姆林的官僚们却始终不肯说出来,这点奥秘也是习、李看透却也不说透的。伴随着卢布一路暴跌,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大街上正洋溢着圣诞节和东正教新年前罕见的沸腾气息。虽然空气中没有弥散着美酒的芳香,可俄罗斯人、中国人或者随便什么国家的公民都已经沉醉其间了。他们正在挥舞着手中的美元或欧元,搬空见到的每一座奢侈品、电子产品或者类似的什么商店。在北京或上海,如果您有一个在莫斯科的朋友,那么近几天里就大有可能会成为办公室里最受欢迎的人:男女同事们会缠着您联系熟人参与“搬空俄罗斯”的这场狂欢。可对于俄罗斯来...
发布时间: 2014 - 12 - 29
浏览次数:1190
来源:《新华网》2014年12月11日77年前南京那个最冷的冬天不仅应该被中国人铭记,更应该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伤痛记忆。12月13日起,时为中国首都的这座城市陷落后的一个多月里,侵华日军血腥屠杀了30多万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强奸抢劫、焚烧破坏,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77年后,中国将首次以国家名义悼念那场灾难中的死者,在13日举行国家公祭。这意味着中国要进一步固化以南京大屠杀为代表的日本侵华罪行史实,并将其上升为全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记忆。由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决定设立的这个公祭日,将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77年后才来临的以国之名的公祭,正是要与当前一些人的“历史健忘症”针锋相对作斗争,尤其是警示以安倍晋三为代表的日本右翼正视历史,妥善处理现实问题。 南京大屠杀事件被称为“亚洲版的奥斯威辛大屠杀”,是二战期间侵华日军诸多暴行中最集中、最典型的一例。南京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早已将日本军国主义永远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 但一段时期以来,日本右翼质疑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数、抹黑幸存者,甚至将南京大屠杀诬为虚构,辩称为是为镇压俘虏叛乱,试图将真实的历史记忆彻底抹去。他们还参拜供...
发布时间: 2014 - 12 - 22
浏览次数:1321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