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分类
时政评谈
本文转自:《信报》2011年10月20日 自从纽约占领华尔街运动发生之后,占飞就等待,几时这个运动会演变成全球化的运动?上周日,这终于成为事实。在全球化的今天,一段YouTube影片可以疯传全球,吸引数以十万计的人观看和讨论。号召无厘头、纯粹贪玩的快闪,也随时聚集数十至上百互不相识的人。互联网的一代,起哄已成习惯。何况,华尔街作的孽,已经为害数以百万计的人民。希腊,罢工、与警察冲突几乎无日无之,不现全球化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才令人奇怪呢!用社会学大师麦克•韦伯的分类,此是「价值理性」超于「工具理性」的运动。所谓「价值理性」,就是为了彰显某种正面价值(如正义)、反对某种负面行为(如贪婪、为饱私囊不管他人死活),不去问能否达到目的。就算达不到目的,也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占领华尔街运动一开始便站在道德高地,要温和、甘地式非暴力,打不还手,便注定难以达到「工具理性」的目的。钱不能叫万事应心究竟这运动有什么可行的「工具理性」之目的,到今天也并不清晰——拉近贫富悬殊、反对大企业、反对「撤销规管化」(deregulation)、反对贪得无厌、反对私有化、打倒旧世界、打倒万恶的1%……这类高调到不着边际的目标,统统不算!港人一贯功利主义,服膺「工具理性」,对示威游行也如此。示威者必须清楚明白的告诉...
发布时间: 2014 - 04 - 14
浏览次数:1090
文章转自《信报》 圈来圈去 卡夫卡在内地备受争议的加藤嘉一有“日本韩寒”之称,最近推出新书《我在中国的那些日子》,是中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本,汇集了他在北京的生活情况。 作为不同大学的研究员(编按一),并是媒体专栏写手,他并非从小爱写作,而是到中国以后才开始。“我阅读了报纸、书籍、杂志等大量文章。由于我是政治观察者,大部分写作是评论性的严肃文章为主,但《我在中国的那些日子》包含了许多游记,对城市、人文、文化的观察,希望读者朋友们从中读到不一样的加藤嘉一。” 无家可归 说到最深刻的故事,就是围绕“纠结中的中国大学生”的谋生状况。“书里描写不少大学校园故事,如今不少中国精英把香港视为他们谋求发展的战略地带,我认为,如何面对内地精英,对香港的未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他欲倾诉对象不仅是中国读者,还有面对“中国崛起”、“中国问题”、“中国人流”及“中国资本”等香港人,透过另一个视角去“重新发现&rdqu...
发布时间: 2014 - 04 - 14
浏览次数:1132
本文出自:《信报》2011年10月20日 作者:占飞忽然文化:你有你占领华尔街,「贪婪是好」(Greed is good) 的金融资本主义依然无远弗届的到处伸手;英国足球圈酝酿另一波「抢钱」行动,始作俑者是利物浦。英国足球联赛是历史最悠久的足球联赛。下周三,10月26日,便是一百四十八周年纪念。1863年,十一支球会发起组织「球会足球」(association football)──即是今天的联赛。这个制度随着英国的殖民侵略传播到全世界,令足球成为最多人观看的球类比赛,成为英国对世界的另一「伟大」贡献。在十九世纪,足球还是工人阶级的运动,球会跟小区血浓于水、情浓如酒,行的是有阶级感情、带社会主义色彩的制度──对赛队伍对分门券收入。由十一支球会扩展至甲、乙、丙、丁组百多间球会,制度也没变。英足总每场比赛抽4%佣金,季后平均分配给各个球会;背后的理念是:强队有责任帮助弱队,富有的球会不应独占所有收入。社会主义脱钩1988年之前, ITV及 BBC的转播费都是平均分配给各球会的。自1988年开始,甲组占50%,乙组25%,其余25%给丙、丁两组。在1992-1993年,卫星电视愿意支付庞大的直播费,甲组球会便酝酿脱离足总。足总无奈只好让步,让甲组球会成立英超,自此,英超球会季季赚钱,其余组别的球会却要挣扎求存。目前,门票收入、售卖球衣、广告及赞助费全属球会。电视直播费50%按球会的名次高...
发布时间: 2014 - 04 - 14
浏览次数:1033
编者按:作者本名卢欣,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财政学学士。于南澳大学完成MBA。早年任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中国经济开放信托投资公司。曾担任香港上市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现为沃德国际资产管理顾问公司董事局主席。于财政、投资及企业管理积累逾20年丰富经验。作者对中国的改革非常有见地,《裂变的前途—中国2012年经济前景展望》也是他的作品。《裂变的前途—中国2012年经济前景展望》链接地址:http://www.yscollege.com/index.php?s=/Szpt/show/id/478.html左翼的崛起——十八大前政经形势卢麒元如果一定要封十八大之前的政治经济形势作一个概括,笔者认为,那就是左翼的崛起。 左翼的崛起,既是最重要的政治现象,当然也是最重要的经济现象。 很多朋友希望笔者谈一谈重庆的事情。其实,笔者也很想谈一谈关于重庆的一些看法。但是,笔者认为,重庆的事情必须暂且放下,我们应该首先关注莫斯科的事情。中国人很幸运,我们的前面有一个勇敢的探路者,他的名字叫做普京。喜欢历史的人,应该对时间非常敏感,前苏联解体刚刚好过去二十年了,今天俄罗斯人果敢决绝地选择了普京,这当然不是一种偶然的决定。很多中国人,未必能够看明白,那个已经不是布尔什维克的普京到底代表了谁?普京到底代表谁呢?这个问...
发布时间: 2014 - 04 - 14
浏览次数:1244
作者:马乾宁 转自:中华网论坛我早前的文章就说过——古人以易道阴阳,现代人讲矛盾。都是在研究两种不同性质之间的变化规律。公和私是一个矛盾,也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正如古人说的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在共同利益一致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公私矛盾的统一,和谐。古人研究阴阳矛盾的变化规律得出天道三十年一变,人心亦如此。所以还是借用古人的话说———从今天的中国,公道不兴私道横行。中华民族即将迎来君子之道昌,小人之道亡的伟大时代。这是任何个人都无法抗拒的时代潮流。 北京三月飞雪,冬日最后的挣扎。这次吴敬琏说的——“中国经济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再次证明了我的看法。中国的社会矛盾已经快到临界点,这个显象是明摆着的,相信人们都有共识。然而对“中国经济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的原因,吴敬琏还是沿袭他们市场教的一贯忽悠手法归结为——“当前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缘于经济改革没有完全到位、政治改革严重滞后、行政权力变本加厉地压制和干预民间正当经济活动,造成广泛寻租活动的结果。”看来吴敬琏很着急...
发布时间: 2014 - 04 - 14
浏览次数:1149
本文转载 2014年1月9日 《21世纪网》 文/胡欣欣本报记者 胡欣欣 信阳郝堂村报道从信阳市区出发,穿过平桥区的城区,渐渐视野中有了农田和砖瓦房,随之一座山脚下的优美村落出现在眼前,这就是近年来,声名渐显的郝堂村。郝堂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正在试验如何不让一个村庄消失,如何能守得住乡愁。深度参与郝堂试点的画家,同时也是北京绿十字NGO负责人孙君说,郝堂村试验是要“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在这背后,是内涵颇为丰富的试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农村推广垃圾分类、不大拆大建的基础上进行民房改造、建设农村内置金融组织等等。而在郝堂村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人,都不愿意把郝堂定位成为一个典型,许多人都审慎地将其称之为一个正在进行的试验。重塑乡土价值理念进入郝堂村,可见一个地标性石碑,上书“郝堂村”三字,出自村支书曹纪良的手笔。石碑旁就是大片的荷塘,荷塘深处便是一座座豫南民居。村里的路都是沙石路,这与大多数农村正在修的水泥路、柏油路颇有不同。沿着沙石路,左右两边都可以看到经过精心装修的土房。经过外表上的“依旧修旧”和内里墙面、排水以及布局的调整,这些“土得掉渣”的房子与村里粗壮的古树融为一体,但居住体验却已经上了一个台阶。在郝堂小学...
发布时间: 2014 - 04 - 12
浏览次数:1257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