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分类
时政评谈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07-13【记者郭媛丹】7月13日,美“本福德”号导弹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当天南部战区率先公布了“本福德”号的违法行为,并首次披露了现场处置图。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认为,从公布的图片可以看出,中美双方距离很近,表明中方对美方进行有效跟踪监视,对美军在相关海域的动态能实时掌握。此外,在解放军的严密监视之下,美舰火炮和火控雷达都处于起始位置,未进行操演。对于“本福德”号的行为,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进行跟踪监视并予以警告驱离。美军行径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安全,严重破坏南海地区和平稳定,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是其大搞航行霸权制造南海军事化的又一铁证。田军里强调,美是不折不扣的“南海安全风险制造者”“地区和平稳定破坏者”,“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南海地区和平稳定。”“本福德”号对于解放军而言是熟面孔了,今年1月20日,“本福德”号也同样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南部战区和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均发表谈话对美方行径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此外,2021年7月12日,9月8日“本福德”号均执行了同类性质任务。与此前不同的是,南部战区此次首次披露了两张现场处置图,一张是“本福德”号的全貌图,能清楚看到舷号;另外一张则是从中国舰艇咸宁舰上拍摄到的“本福德”号远...
发布时间: 2022 - 07 - 13
浏览次数:9
来源:《凤凰新闻》2022年7月8日▎安倍晋三遇刺现场编者按 安倍晋三遇刺身亡,成为日本90年来又一位被刺杀的首相级政治人物。他的遇刺,可能带来日本政坛“安麻体制“的终结,以及对日本和台湾当局关系造成影响。作为曾经访问过中国的日本领导人,安倍遇刺会对未来的中日关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凤凰大参考》专访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系教授刘江永。▎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系教授刘江永刘江永教认为,安倍遇刺身亡事发突然,因此对于中日关系的影响,目前还需要观察,短期内应该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影响。日本现任的岸田政府在对华关系上,包括涉及钓鱼岛问题、台海问题、东海问题以及南海问题上,基本上和安倍政权是穿一条裤子,仅有程度不同,所以难以去改变。但中长期而言,日本的对华关系可能会在下面几个方面出现变化。安倍对华“难称友好”首先介绍一下背景,安倍晋三在任内以及卸任之后对中国的态度,都称不上友好。虽然在其首个任期内实现了所谓“破冰之旅”,之后又在2016年到2019年之间,实现了中日领导人的互访,但是友好的热度、持续的长度都明显不足。安倍在其任内和卸任后,都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同时还同蔡英文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安全对话,利用日本媒体和国际媒体大肆宣扬 “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美国应该放弃对台海模糊的政策,明确表示“保卫台湾”,这都是给现任的日本政府和美国政府带节奏,可以说对中日关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日本经济界要求和中国发展关...
发布时间: 2022 - 07 - 09
浏览次数:19
来源:《凤凰新闻》2022年7月3日曾泽宇、杨姝晗、张浩鹏【导读】近年来,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已成为中国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方向。那么,如何理解集体经济?集体的实践空间如何开拓?如何重新评估农村集体这一重要制度传统的现实意义?基于上述问题意识,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严海蓉教授召集“集体经济、族群文化与乡村共同体”研讨会,与会学者认为:(一)集体经济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客观需求,否则村庄难以担负已经货币化的行政成本,也无法整合闲置资源,激发内生发展。(二)土地集体所有制恰好契合农业生产力的“整体性”特征,能产生制度性红利和系统性红利,平衡内生性和外生性发展。(三)贵州省毕节市乡镇党委统领合作社的实践,开辟了一条可推广的乡村再组织化道路。(四)产权改革和股份制改造(村民成股民,成员权变股权)使成员间的关系从资源共享、劳动联合转型为资本联合,这将深刻影响乡村共同体建设。与会学者认为,要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脉络里理解新型集体经济。乡村振兴战略到底怎么做,其实是内循环的关键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再组织、共同体重建的核心问题。通过新型集体经济建设,再造一个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的、所有人都从中获益的乡村振兴体系,并与内外循环相联动,以此为基础,可以构建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中产生的经验不仅有助于探索中国乡村振兴之路,也将对世界的普遍问题起到借鉴作用。本文原为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
发布时间: 2022 - 07 - 04
浏览次数:13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03-04导读本文内容­根据郑永年教授于2022年2月19日为香港华菁会《华菁开讲》所发表的线上演讲整理而成。郑永年教授认为,在专业服务领域,香港的经验可帮助内地在推进中国规则国际化的过程中,更好地吸收借鉴国外既有规则的可取之处。图源 网络★ 本文作者郑永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香港严峻现状背后的问题香港当下确实正处于一个严峻的局势当中。事实上,香港这几年一直风波不断,深刻影响了香港各方面的发展。一方面,我们应当始终对香港保持信心。在中央的协助下,香港具备条件解决其面对的所有问题;另一方面,也必须直面香港社会存在思想混乱所导致的政治秩序混乱的问题。正是这种思想混乱问题让香港的各种优势无从发挥,但短板全都暴露。香港的思想问题,主要表现为主流精英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凡事向西方媒体,甚至都不见得是主流的激进媒体的观点看齐,一切以西方的判断为依据,这在本次的疫情上表现得尤其明显。西方国家的疫情防控并不理想,从很多角度来说都是失败的。但是西方及香港的自媒体上广泛存在着一种荒唐的现象——很多人打着民主的旗号竭力包装这种失败,把拥有死亡的“自由”当成抗疫的胜利。殊不知自由地染病、自由地死亡,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自由”选择,还会影响到他人,影响到群体的利益。与此同时...
发布时间: 2022 - 06 - 06
浏览次数:17
来源:《腾讯新闻网》 2022-05-29文/胡键(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把握“战略时间差”,比把握关键节点更重要【导读】过去五年来,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日益严峻。在外部挑战急剧增多的背景下,有关中国战略机遇期的讨论再次兴起。很多人不无忧虑的思考:中国还有多大的战略空间?又应如何为自己创造新的战略机遇期?本文分析,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把握“战略时间差”虽然不一定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但能够做到以更小的代价获得博弈的优势地位。中国的战略安全与战略机遇期紧密相连,过去几十年中国的战略机遇,得益于技术革命、权力转移和西方战略失误三个因素,但在新形势下,中国尤其需要主动通过把握和运用“战略时间差”,来塑造战略机遇。作者指出,当前国家间关系的“口水战”非常严重,图口舌之快并不能使国家赢得战略博弈,反而会使国家形象受损。从中国大战略考虑,中国应注意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依然十分重要。第二步,借情造势,在中高风险博弈中寻找“战略时间差”,设法使所有的国际博弈尤其是中美博弈从零和博弈走向正和博弈。第三步,着力内部发展,大国成长的关键困惑在内部而不是外部。第四步,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目标,在世界舞台上和平崛起。文章原载《国际安全研究》,原题为《“战略时间差”与中国的战略安全》,转自“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供诸君思考。“战略时间差”与中国的战略安全本文讨论的...
发布时间: 2022 - 06 - 04
浏览次数:19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05-28经历了美国总统拜登承诺保台的“口误”之后,美国在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似乎又开始朝着正常方向发展。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所谓对华政策演讲时一反常态更改了原先咄咄逼人的口风,洋洋洒洒地畅谈了其对中美两国和平共处的设想,声称“中美两个伟大的国家没有不能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人类进步的理由”。不过在其高大上的口号之下,又充斥着傲慢与偏见,对中国抹黑与指责处处可见,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从七个方面对此予以了回应和驳斥。第一,人类命运相连,各国休戚相关,共赢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美国制造和鼓吹威胁论调,不可能解决自身问题,反而会把世界推向危险境地。第二,美国颠倒黑白,妄称中国是世界秩序最严峻的挑战。事实上,中国一直都是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而美国所谓的“国际秩序”不过是少数国家制定的“家法帮规”,还意图将其国内法置于国际法之上,这是国际秩序不断动荡的根本源头。第三,各国有权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美国在人权方面负债累累,无权打着人权的幌子干涉别国内政第四,中国主张各国平等相待,美国搞“小圈子”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炮制的所谓“印太战略”围堵中国注定只会落空。第五,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美国才是其鼓吹的“胁迫外交“的创造者和施暴者,其胁迫对象不分大小和敌我,让国际社会深受其害。第六,在涉及主权问题上,中国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
发布时间: 2022 - 05 - 28
浏览次数:6
294页次11/49首页上一页...  6789101112131415...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