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今日头条网》 2022-04-15【编者按】自4月9号首批6架运-20于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尼古拉·特斯拉机场降落后,连续多日都有运-20接连降落在该机场。如此庞大的空运规模,在中国空军历史上也是空前的。美国媒体报道说,这些运-20是在向塞尔维亚交付中国制造的FK-3中远程防空导弹(即“红旗-22”的外贸型号),也是塞尔维亚军方新一代防空主力武器。为此,本公号特别发布张文木教授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后发表的论文,希望可帮助读者理解中国的军力发展、台湾统一问题、以及俄乌冲突的地缘政治背景和历史意义。FK-3/“红旗-22”防空系统1999年3月23日,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下令对南斯拉夫实施空中打击,这使笔者不由得想起发生于19世纪的中英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对于中国值得研究的是,在中世纪(至少在唐朝以后)曾是世界超级大国的中国,为什么会在近代被打败,而我们将制定怎样的安全战略才能在明天可能的战争中赢得胜利。 一 制海权、制空权:中国安全的基石在古代世界里中国曾长期处于超级大国地位的原因,可归于当时中国所拥有的高度发达的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小农业生产方式。与古罗马称霸地中海的情况相似,这种生产方式带给中国军事方面的影响是刺激了中国陆军及以攻占地理要塞为目标的陆权国防理论的发展。除此之外,中国所处的特有的地理环境,也使中国上述军事特点得到强化。俯察中国版图,可发现...
发布时间:
2022
-
04
-
16
浏览次数: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04-09当地时间6日至7日,为期两天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外长会议举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四个亚太国家的外长,前往比利时布鲁塞尔与会。其中,日、韩代表是首次参会。北约开会,亚太国家出席,这是在闹哪样?不止如此,北约此次甚至挑明,制定该组织“新战略构想”时,要首次考虑针对中国。作为早该解散,却持续“膨胀”的冷战产物,北约下一步,将谋划些什么呢?当地时间4月7日,北约外长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图为会议现场。图片来源:北约官网。西方军事集团集结“不是好兆头”除了众多北约成员国和亚太国家,此次北约外长会议受邀的还有乌克兰、芬兰、瑞典、格鲁吉亚,以及欧盟和新西兰。前面这四国,有意加入北约;后面这两个,一个防务上依赖北约,另一个则是“五眼联盟”成员国。看看与会者就明白了,北约开的是个什么会。这场会议大致可划出三个重点:一、应对俄乌冲突,加强对乌支持,团结盟友和伙伴国对抗俄罗斯。二、讨论出台北约“新战略构想”,首次考虑应对“中国增长的影响力”和“国际上的胁迫政策”。北约要与亚太伙伴加深合作。三、初步研究“扩大北约传统责任区”,换言之,继续搞扩张。芬兰、瑞典这样的国家,就是北约有意吸纳的潜在成员国。资料图:北约防长会议现场。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此次会议实际是西方军事集团的一次重要集结,被形容为“重要里程碑”。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此前就毫不掩饰...
发布时间:
2022
-
04
-
10
浏览次数:7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03-28东盟国家领导人无法前往美国,而导致计划在28日举行的美国东盟峰会被无限期推后。就在同一天,中国外交部发布消息,印尼、泰国、菲律宾、缅甸外长近期将访问中国。一个突然推迟,一个突然宣布来访。释放的信号,似乎非常不一般。不过,美国在东南亚和南海并未放松。同样是在28日,美国与菲律宾将举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联合军演。而且,根据相关平台统计,相较于2020年,美军2021年在南海的大部分军事行动明显增强。东南亚正在成为中美博弈的特殊对象?1应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邀请,印度尼西亚外长蕾特诺、泰国副总理兼外长敦、菲律宾外长洛钦、缅甸外长温纳貌伦将于3月31日至4月3日分别对中国进行访问。对于东南亚四国外长来华访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8日表示,这四国均是东盟的重要成员,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方一直以灵活的方式同东盟各国保持经常往来和沟通,持续深化抗疫和复苏合作,共克时艰,共谋发展。汪文斌称,四国外长来访再次体现了中方同东盟邻国间的亲密友好关系,以及各方对推进中国东盟合作的高度重视。今年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起步之年,中方期待通过此访同各方共同落实好去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的成果共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周方银告诉“补壹刀”,这说明在疫情冲击以及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中国...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9
浏览次数:6
来源:《腾讯新闻网》 2022-03-23美国领导的北约不断东扩,进而引发了令全球震惊的俄乌冲突,作为当事方的美国不思如何缓解紧张局势,反而通过煽动全方位制裁俄罗斯、给乌克兰提供武器等方式火上浇油。更让人不齿的是,美国一遍遍借制裁话题强拉中国“入伙”。日前,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后,白宫在新闻公报中称,拜登强调了如果中国在俄乌冲突过程中向俄罗斯提供物质支持的影响和后果,威胁中国的意味依然浓烈。美国强拉中国制裁俄罗斯,藏着三个语义陷阱:一是制造中国与俄乌危机有关的假象,推卸自身责任。在制裁话题之前,美国官员就曾宣称,“中国早知俄罗斯的计划,正是得到中国方面的支持,俄罗斯才最终决定采取军事行动”。美国此举,既是逼迫中国选边站队明确表态,也隐藏自己才是俄乌危机当事方、始作俑者的真相。对此,中方已多次表态,乌克兰问题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和现实因素,中方在乌克兰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没有发生变化。在中美元首视频会晤中,习近平主席用“一个巴掌拍不响”“解铃还须系铃人”两句老话提醒美方,乌克兰危机发展至今,美国领导下的北约无视俄罗斯安全关切一味东扩,导致地区安全失衡是主要因素,美方必须反思,这个责任是推不掉的。二是制造全球“同仇敌忾”假象,把中国推向国际社会的对立面。美国启动对俄制裁后,不止一次声称,“没有中国的参与,对俄制裁无法真正发挥效果”,就好像中国只要没有参与对俄制裁,就没有站在所谓的“正义”...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4
浏览次数:10
来源:《腾讯新闻》2022-03-04两岸统一的时机日趋成熟。据环球网3月4日消息,环球网了解到,《祖国统一法》相关提案将在近期提交并表决。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美国不断加大与“台独”的勾连力度,两岸统一进程面临外部势力的严峻干涉,如果说“反国家分裂法”是为“台独”行径划清底线,遏止“台独”分裂行径,那么“祖国统一法”便是以立法形式促进两岸统一,祖国统一法将明确规定“促进统一”是中华儿女的法定义务,并将对违背统一义务的相关情形,明确惩治方案。而从具体的生发效力上,祖国统一法一旦通过,将与反国家分裂法共同“一经一纬”,编织成对“台独”分裂分子的罗网,“台独”末日将至。反国家分裂法于2005年开始施行,迄今已17年。17年中,大陆以两方面的行动,进一步塑造了两岸统一的时与势。其一是大陆综合国力的提升,其二是大陆民生水平的提升。前者在全球范围内,塑造了两岸统一的势。后者则基于民本,促进了两岸统一内生动力的激发。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范围内,是中国“天下大同”观念的具化体现。而扶贫攻坚、大基建、及持续的惠台政策,则在让两岸同胞共享发展成果。服务于民,则民心聚。“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理念,促成了两岸统一的必然。而“祖国统一法”为代表的两岸统一细化法规一旦出台,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两岸统一事业由“反分裂”进入到“促统一”阶段。进入这一阶段后,大陆将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攘除区域内的外部干涉,并对“台独...
发布时间:
2022
-
03
-
05
浏览次数:5
来源:《凤凰新闻》 2022-02-24法新社记者:中方一直未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行为,当前普京总统已开始入侵乌克兰,今天中方是否会谴责俄罗斯的行动?华春莹:中方正密切关注最新事态。我们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势失控。《环球时报》记者:据报道,23日,北京奇安盘古实验室发布报告,发现隶属美国国安局的黑客组织“方程式”利用顶级后门,对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英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泰国、埃及、巴西等全球45个国家地区开展长达十几年的“电幕行动”(Bvp47)网络攻击,行业涵盖电信、大学、科研、经济及军事领域,某些攻击还以日本为跳板。据了解,这是中国网安实验室首次以详细技术证据链条公开曝光来自美国安局的黑客攻击。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华春莹: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和技术报告,对报告曝光的不负责任的恶意网络活动表示严重关切,强烈敦促美方作出解释,并立即停止此类活动。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的网络安全和自身利益。根据曝光的这份报告,美国国家安全局下属的“方程式组织”对中国电信、科研和经济等部门发动长达十几年的网络攻击。此前,中国网络安全公司360也曾发表报告,曝光美国政府的APT-C-39黑客组织对中国发动大规模网络攻击的情况。这些攻击可能造成海量个人信息数据、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严重泄露,危害中方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攻击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并持续到2015年之后...
发布时间:
2022
-
02
-
25
浏览次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