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分类 News
News 时政评谈
来源:《亚洲周刊》2019年3月10日文/米鹤都中国开国十大元帅陈毅之子陈小鲁去年逝世,但他留下的访谈录成为历史的重要记录。陈小鲁经历文革后多次反思,不再说违心话。但60年代中期前后事件后,他的说话被扭曲为支持赵紫阳、反对邓小平,因此赵的罪名加深,让他懊恼终生。近日由米鹤都编撰的《对话陈小鲁》(香港睿天文化出版社)——回忆与反思口述史之十在香港面世。此书在陈小鲁辞世周年之际,带来看点。陈小鲁原口述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表于二零一一年。作者米鹤都于二零一五年秋开始再次对陈小鲁进行访谈,增添了之前缺失及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如他以其特殊身份来谈父亲陈毅与岳父粟裕的恩恩怨怨,还有他带领北京八中的老三届们反思文革、向师长们集体道歉,以及关于他是「中国首富」等的种种传闻,在这部书中,陈小鲁都做了正面的响应和说明。这部口述史中,陈小鲁特别谈到文革对他的影响:「我一生经历的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就是文化大革命。它对我的一生有重大的影响,使我真正认识了社会的体制和弊病。我之所以后来积极参与改革,包括现在对共产党体制的认识,包括现在希望它改革的认识和行为,如果要寻根呢,这些认识的起源都可以寻到文化大革命。比如说经历了文革中那种跟风整人之后,从一九七五年批邓开始,我就决心不再说违心的话了。因此,我离开了非常有发展前途的野战军,之后转业、下海、走出体制也是这个原因。我觉得共产党的干部现在就缺乏人格,就是...
发布时间: 2019 - 04 - 27
浏览次数:298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2019年4月15日整理/李建广、岳小乔2019年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这是习近平2019年3月4日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在讲话中,他对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希望:希望大家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希望大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希望大家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希望大家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大师、大家,不是说有大派头,而是说要有大作品”、“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自尊自重、自珍自爱”……习近平这7段话语重心长,值得认真读一读。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2.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3.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这是一个根本问题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
发布时间: 2019 - 04 - 17
浏览次数:244
来源:《亚洲周刊》2019年2月3日文/江迅       以色列被视为「中东硅谷」,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水处理、精细农业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以色列与中国在基础科研、文化、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科技成为未来两国关系的重要根基,这引发美国的关切。       被誉为「初创国度」的以色列是全球重要研发中心,人们视之为「中东硅谷」。香港青年创展联盟前不久与新世界集团联合举办以色列高科技之旅,在以色列驻港总领事馆支持下,一行四十人前往以色列考察,与四十家以色列企业代表见面。一月中旬,青年创展联盟会长陈德豪对亚洲周刊说,以色列鼓励创投值得香港借镜。他认为,以色列创新科技相当成功,以色列政府在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是全世界最高的,占GDP的百分之四点二五,高于全球主要经济体系平均的百分之二点三,中国的研发投入对GDP比例更低,香港要成为创新科技的亚太区枢纽,在这方面的投入应该更有空间。       香港创投应借镜以色列       陈德豪说:「香港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市场,应利用这优势支持资产管理行业,尤其是在风险投资的发展,有了庞大的创投资金作后盾,更能吸引全球的创新科技企业选择在香港落地。」以色列创新科技其中一个成功要素,也...
发布时间: 2019 - 04 - 10
浏览次数:56
来源:《凤凰新闻》2018年7月23日 刘伯承 资料图       刘伯承元帅是现代著名军事家,戎马一生的他经历和领导过无数战役,赢得“军事奇才”“常胜将军”之誉。       刘伯承早年曾在四川大败军阀吴佩孚,后来作为红军首任总参谋长,在万里长征中指挥了四渡赤水和强渡金沙江等著名战役,还曾孤身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与其首领“歃血为盟”,为长征的胜利建立功勋。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更是屡战屡胜威名远扬。例如,他所领导的129师是百团大战的主力,他与邓小平共同指挥过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和著名的淮海战役与渡江战役,横扫敌军如卷席,连国民党将领都称他为“战神”。       但建国后的刘伯承却不愿看炮火连天、血肉横飞的战争影片。晚年赋闲在家的刘伯承一见电视屏幕上出现战争场景,就会关掉电视或更换频道。       战争是最大的政治,是夺取政权的最终措施,一位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老帅何以不看战争片呢?       刘伯承深知战争分正义之战和非正义之战,也深谙多年的国内战争给敌我双方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他认为人民解放军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历...
发布时间: 2019 - 04 - 08
浏览次数:35
来源:《亚洲周刊》2019年1月27日文/章海陵       《告台湾同胞书》四十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呼吁「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该口号最初是延安对「铁腕剿共」的国民党当局的呼吁,值得回味和探究。而在堪称「国宝」的六法全书中,也铺排着用血泪写就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等字句。       二零一九新年伊始,为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四十周年,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电视讲话,呼吁两岸和平统一,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不打」的提法,两岸年轻人或许耳目一新,但中年以上民众听来却耳熟能详。一九九五年北京宣布对台关系「八点」中的第四点,就是「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今天值得回味和探究的,是呼吁「不打」的时代背景。该口号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出现,其资格跟新中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有得一比。那时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而张学良的东北军及杨虎城的西北军仍奉当局「攘外必须先安内」命令,在追击陕北红军时,中共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口号。其后,发生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的局面由此出现。       当时,身在延安的知名作家丁玲创作小说《一颗未出膛的枪弹》,直奔「枪口一致对外」的抗日主题。作品主人公是年仅十三岁的小红军,被剿共的东北军俘获并面临枪决...
发布时间: 2019 - 04 - 03
浏览次数:17
来源:文汇网 2019年3月29日 巴卢库曾五次访华       1974年8月的一天,阿尔巴尼亚记者、我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时结识的朋友恩维尔•穆查突然打来电话,说:“好长时间不见了,好想你。”       1961年,阿尔巴尼亚同苏联闹翻以后,阿尔巴尼亚派往苏联的留学生一部分回国,大部分转到了北京,穆查也在其中。他们来中国后的第一年,分配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西院的留学生部补习中文,然后再分批到其他各大院校学习专业。当时,穆查像其他阿尔巴尼亚留学生一样,好踢足球。每天下了课,就到外语学院的东院足球场与我们踢球,于是我们就认识了,并成为好朋友。毕业回国后,他曾在内务部工作,并担任部办杂志《为人民服务》的记者。阿国剧变后,他在国家情报局工作,是阿中友好协会的积极成员。       这一天,他在地拉那内务部的一个足球场约我见了面,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偷偷地用中文同我咬耳朵:“绍库王(王同志),我们的霍查主席又把国防部长巴卢库搞掉了。”       “巴卢库不是党内第四把手吗?响当当的人物怎么一下子就被干掉了呢?”       “鬼晓得。你自己再去打听吧。”说完,他急忙跑开,踢球去了。...
发布时间: 2019 - 04 - 01
浏览次数:16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