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分类 News
News 时政评谈
来源:《信报》 2016年10月31日文/卢安迪不少人对今届美国总统选举都有一个疑问:既然希拉莉在“电邮门”和班加西袭击事件上谎话连篇,已经铁证如山,加上她与华尔街金主沆瀣一气,堪称弄权腐化之尤。为何仍有这么多人“含泪”支持她呢?据我接触,当中很大一部分人的想法是:希拉莉毕竟是民主党提名的候选人,而民主党过去200年,尤其在种族问题上一直站在历史的进步、正义的一方,至少公立学校和主流传媒是这样教他们的。然而,没有什么观念比这更加错误。对黑人奴隶的看法美国著名传媒人Dinesh D’Souza 以敏锐的智慧,充分意识到这个历史问题在今次选举中的重要性。虽然他是来自印度的移民,而人们一般认为移民一定要支持民主党,但D’Souza却是共和党和保守主义的坚定拥护者。早于2014年。他已出版America: Imagine the World Without Her这套记录片,对西方左派的反美论调逐点反驳,带出美国的伟大之处和对世界的正面影响,值得鼎力推荐;今年暑假,D’Souza再献新犹,推出另一套纪录片Hillary’s America: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Democratic Party,刺破&...
发布时间: 2016 - 11 - 04
浏览次数:1047
来源:《东方早报》2016年1月26日文/钟辉勇(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讲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访问研究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容忍程度越来越低,也愿意为了环境质量的提高而忍受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这是大规模治理环境问题的开端。但应该如何治理还需要结合之前政策的效果,考虑到地方官员对于政策的反应,因此这也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问题。 最近几年公众感受最明显的莫过于空气污染,特别是持续的雾霾天气。尽管现在已经逃离了最初所学,但作为一个曾经学习了四年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笔者深知中国当下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这是因为在技术上,无论是水污染、大气污染,还是固体废物污染,这些问题的处理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大难度,都是目前的技术能够解决的,所需的只是资金而已。而像空气这样的污染,只要风向对了,甚至不需要资金就能够解决。那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是技术问题,甚至也不是资金问题,那究竟是什么问题?事实上,这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问题。我们以水污染为例,以很多国家的经验来说,水污染一般与河流相关,而河流往往会经过不同地方政府的行政辖区,由此有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是水污染一般都是在不同地区的行政边界上最为明显。背后的原因也比较简单,河流上游的污染物只要能够流到下游去,这就不是上游的污染问题,也就和本地区没有关系了。当然,下游地区肯定不乐意,对此会有抱怨,但如果没有上一级...
发布时间: 2016 - 10 - 18
浏览次数:1098
来源:《亚洲周刊》2016年9月11日文/江迅中国天津市副市长、厦门市委常委同一天落马,辽宁出现贿选,陷入塌方式腐败,已有五名省部级官员落马。中共已为第十八届六中全会定调,聚焦落实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中南海高层“北戴河休假”才结束,随即便有天津市副市长尹海林、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郑云峰同一天落马,中纪委打虎节奏引人关注。亚洲周刊从北京获悉,距离中共第十八届六中全会尚有一个多月,中共已为会议定调,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重视“党建”。年初,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开始实施。七月,中共中央又印发《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但《条例》只明确干部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事後追责。六中全会一大聚焦是落实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八月末,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於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针对强化领导官员任前监督,为中共十九大换届做制度层面准备。八月下旬,习近平在青海考察。他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基础工作,是全党的重大任务。各级党组织要自觉担当责任,严格按...
发布时间: 2016 - 10 - 18
浏览次数:1125
来源:《明报月刊》2016年8月文/索达 一九六六年七八月,在北京发生的校园暴力中,有三大案例,分别是“师大女附中打死校长案”、“清华附中模式”和“四中现象”。作者经过资料搜集,也访问过相关人士,分析“清华附中模式”的是与非和解构“四中现象”的罗生门,并提出除了关注红卫兵是否出手、出手是轻是重之外,也要注意深层的精神摧残。最后诘问:谁为文革校园暴力负责?——编者 陈晓鲁、宋彬彬半个世纪后的高调道歉,除了红二代的自我感动之外,引起网上一片反弹,更遭到死者家属的拒绝。我们不得不再次反思一九六六年七八月北京的校园暴力。海内外史学界对此争论最多的莫过于“清华附中模式”和“四中现象”了。它和“师大女附中打死校长”并列校园暴力三大案例。  一九六六年六月底,北大附中彭小蒙邀请各校展开对联大辩论。“邀请上提出苛刻要求,一律是干部子弟,而且尽量穿黄军装。”(《红卫兵兴衰录─清华附中老红卫兵手记》...
发布时间: 2016 - 10 - 18
浏览次数:1350
来源:《法制文萃报》许礼平在《倾人之国的佳人——记沈崇自白》中表示,“沈崇事件”各种档案俱在,北京、台北、美国所存这些档案都超过50年,都解密了,花点时间读一读,案件清楚得很。沈崇到底是谁?在北京文化圈,屡屡听到人们讨论这个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回,聂绀弩、丁聪与三联书店周健强等聚会。聂绀弩早年写过《沈崇的婚姻问题》一文,周问聂绀弩,“沈崇到底是谁呀?”聂绀弩指着丁聪说,你问他,他最清楚。手迹让真相浮出水面丁聪夫人沈峻,就是文化圈中传说的沈崇。但从来没有人敢问沈峻,你是沈崇吗?这句话太冒犯了。甚至与丁聪伉俪死党如黄苗子,郁风也不敢问。2012年春节后不久,意外获得《沈崇亲笔自白书》的许礼平,在家与朋友雅叙。见到自白书,来着应红脱口而出:“这不是沈峻的字吗?!”应红是作家出版社负责人,与沈峻熟络,经手沈峻手稿无数,所以对她的字迹非常熟识。当天,许礼平到罗孚家造访,借沈峻给罗公贺年咭、拍摄沈峻滑雪型照上的题字,回家与沈崇字迹对比研究,虽然前后60多年,但用笔、结体、都有太多一致处。许礼平在《倾人之国的佳人——记沈崇自白》中披露。2012年5月8日,应香港出版人林道群嘱托,许礼平转稿费...
发布时间: 2016 - 10 - 17
浏览次数:1976
来源:《亚洲周刊》2016年9月11日文/笔锋美日除了在亚洲对中国发动军事围堵,美国也让日本在非洲展开银弹攻势,抵消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这标志着美日的反中联盟全面化,进入新的总体战,战场已经由亚洲向非洲延伸。  中国对非洲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早期在毛周时代,中国虽然贫穷,但对同样命运的非洲国家即展开各种同志性的援助,这乃是中非互称为“老朋友”的源起。而後随着中国的逐渐发展,从邓小平、赵紫阳到钱其琛时代,中国一步步增进对非洲的关系。特别是一九八零年代,西方世界相信非洲是“失败的大陆”,根据伦敦《金融时报》的报道,截至一九九零年,一百三十九家在八十年代到非洲投资的英国企业已有四十三家撤离,在肯尼亚,日本的企业数量也从十五家降到两家。西方对非洲已形同放弃,但一九八零至一九九零年代却是中国对非洲关系开始大幅开展的时代,中国在邓小平带头下,推出新的“南南合作”模式,所以中非关系大为增进。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底,中国总理赵紫阳访非,共停留了四个星期,访问了十一国,在每国都受到极大欢迎,尤其是访问津巴布韦时,五千群众涌入机场,五名妇女被踩死,六十四人受伤,足见他访非洲的轰动。一九八九年起,中国外长钱其琛开始每年必到非洲访问,中国的援助和合作改变了非洲几十个城市...
发布时间: 2016 - 10 - 17
浏览次数:982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