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文库撷华 News
《理解文化论集》
汉尼•阿德勒伊朗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刘晓虹 译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中,“文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由于文化在发展和完善人类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可以将其看做是一个民族、一个团体在其漫长生存过程中的传统、价值、科学知识所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文化类似于社会基础建设,它在一种社会制度下可以逐渐与社会利益、信仰元素、价值观、理想和鉴赏力进行新建和改建。文化在社会制度中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也体现出它在社会中的主观和客观差异性及其共性。因此可以说,文化是人类群体之间为了解决各种冲突、误解、紧张而采取的一种亲密、友好、合作、互利的方法与手段。  为了加强和发展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与认识各个民族、各种社会及其文化接受能力,并积极加强合作精神与推动各种互助因素。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大多数政治力量、政治立场、思想派别、敌对势力之间的斗争以及各种战争都充满着血腥的味道,随着冷战的结束,宣告了美国自由主义的胜利,但同时,在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即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出现了各民族与种族之间在文化行为、身份确认、国家建设与文化政治参与方面发生了内部冲突现象。  通过对多种文明和文化之间关系变化史的研究与思考,在国际领域中我们被引向对立与合作两种...
发布时间: 2015 - 04 - 16
浏览次数:687
陈一梅《中国发展简报》总干事、北京万通公益基金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政策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一、概念的界定   和许多其他概念一样,“慈善”作为语言文字在中外也有各种不同的定义。在中国,时代是第二个定义“慈善”的维度,即古代、近现代、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都有不同,就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从大一统的政府的分离、社会领域的日益丰富和行业细分、政府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慈善”的内涵和外延也时有演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全球慈善参与者和关注者、监管者和推动者在全球社会发展和社会运动中有意强化或者弱化此概念,以便形成更大的联盟或者规避某些风险,或者突出另一个发展议题,“慈善”的定义和用法更是大大复杂化、多样化了。  然而为对中国和美国的“慈善”文化进行比较,必须选择一个一致性最大化的参照。本着推动中国社会更好发展的宗旨,本文选择了“大慈善”的概念,即私人资源(个人和企业,包括家族)自发地被动员起来,用于服务公共利益,这也是英文philanthropy的原意。所谓“大”,就是它既包括救灾救济类...
发布时间: 2015 - 04 - 16
浏览次数:688
徐富昌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语文中心主任、文学院副院长一、前言  文化是一种概念,是一种复杂丛结的整体,也是一个社群或部落所遵循的生活方式。 借由人类群体活动具体呈现,透过相似的语言、行为、思考模式,形成特有的习俗、信仰、伦理和政治观念,这些日常生活遵循的模式和想法,即所谓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是凝聚一共同生活团体的潜在精神力量。 可见,文化是生活经验的整体特质,亦即是人类社会由野蛮进化到文明,在此行程中努力获得的各方面成绩。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为文化的概念下定义:“据人种志学的观点来看,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这说明文化是人类通过后天学习、经验累积而来,在文化不断进展的过程中某一特定族群所共同拥有,非个人、也非自然性产物。   文化既是人类通过后天学习、经验累积而来,那么,文化当然也是“人类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之任何由社会传衍而来的要素” 。同时也是“一个人从他的社会所获得的事物之总和,这些事物包括信仰、风俗、艺术形式、食物习惯和手工业。这些事物并非由他自由的创造而来,而系由过去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所传递下来的”...
发布时间: 2015 - 04 - 16
浏览次数:763
陈 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文史馆馆员   古代儒家的历史哲学,常用“理—势”的分析框架来观察历史。所谓势,就是一种现实的势力、趋势;所谓理,就是规律、原则、理想。势往往与现实性、必然性相关,理则往往联系于合理性而言。二者有分、有合。离开历史的发展现实,空谈理想和正义,就会被历史边缘化。但如果认为“理势合一”是无条件的,那就意味“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使我们失去了对历史和现代的批判与引导力量,抹杀了人对历史的能动参与和改造。因此,就本来意义上说,“理—势”分析的出现,既是为了强调人对历史发展趋势的清醒认识,更是为了强调人以及人的道德理想对历史的批判改造的功能。从前人们常说“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历史潮流就是势。势或历史潮流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不一定是全然合理的,不是不可以引导的;但不顾历史大势,反势而行,逆历史潮流而动,则必然要失败。妥当的态度应当是“理势兼顾” “以理导势”,这是朱子学面对全...
发布时间: 2015 - 04 - 16
浏览次数:728
发布时间: 2015 - 04 - 16
浏览次数:704
提卡•拉姆瑞尼泊尔萨嘎马莎电台台长,曾任原尼泊尔文化部长嘎帕尔克拉提的私人顾问、尼泊尔环境记者论坛主任刘晓虹 译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首先,请让我对本次会议的主办方云南大学东陆书院表达我诚挚的谢意。我还要感谢东陆学院邀请我在2014年4月做题为“尼泊尔 的全球化:媒体 视角”的简短发言。本次研讨会的宗旨是聚集各国文化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进行思想、观点和经验的交流。我有15分钟的发言时间在研讨会上表达我的想法,让与会者了解尼泊尔的基本文化以及全球化对尼泊尔产生的影响。为了阐明我的观点,我用中国做例子,使用简单的语言而不是学术术语,以便更清晰地向学生们和来自各大学的其他与会代表交流我的思想。   我认为我的发言稿是文章,而不是论文,因为我用的大多是各类书、报纸、电台和电视台刊登引用过的二次数据。由于时间的限制,我没做实证调查, 而是引用了一些研究理论来论述我的观点,比如世界制度理论。   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一是尼泊尔全球化,二是媒体视角。因此,文章从媒体的视角去看尼泊尔和全球化。换句话说,文章探讨尼泊尔媒体怎样跟随报道尼泊尔在其邻国,尤其是中国发展背景下经历的全球化。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1)尼泊尔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2)尼泊尔的全球化;(3)外来思想通过媒体对尼泊尔的...
发布时间: 2015 - 03 - 16
浏览次数:932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