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 News
第四章 散文
费孝通(1910—2005),江苏人。少年时曾从事文艺写作,但他“没有走上文艺这条路”,只是“早年的写作却养成了我爱写杂文的爱好”(《费孝通学术精华录•自序》)。1938年末,他到云南大学任文法学院副教授。抗战时期,他所写的散文有《鸡足朝山记》《人情与邦交》和《初访美国》三书。不过,后两本书,着眼点在文化,“既不是游记,又不是论文”(《初访美国•余笔》),就文学味来看,和《鸡足朝山记》有明显距离。  费孝通于1943年2月,和另外九人应邀往大理讲学,其中五人曾往宾川鸡足山旅游。这次鸡足之行,险象环生。费孝通等几经波折到达山顶时,同伴中有一人下落不明,行李也只到了一部分。人们提心吊胆地困守在火塘边:风好像发了狂,薄薄的纸窗挡不住雪线上彻骨的夜寒……  我们用草席裹着身,不住的看着表,面面相觑,说不出什么话。  远地从怒风中传来一阵阵狼嚎,连香烟都生了苦味。静默压人压得慌,但又无人能打破这逼人的静默……  为了记述这次惊险而又兴趣盎然的旅行,费孝通写了《鸡足朝山记》一书,作为“生活导报文丛”之一,于1943年5月由生活导报社出版,9月即再版。全书除潘光旦所作的《序》外,正文含《洱海船底的黄昏》《“入山迷路”》《金顶香火》《灵鹫花底》《舍身前的一餐》《长命鸡》《桃源小劫》和《后记》。《后记》中说:……在这白雪没蹄,寒风入骨的高山顶上,瞩目人间,世界原是广阔的!我瞻仰名寺,深沉自察,这五年...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6
浏览次数:25
缪崇群(1907—1945),江苏人,笔名终一。1939年9月,他到石屏县任教,在那里写了不少散文,后收集为《石屏随笔》,于1942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为“文学丛刊”之第七集,1943年在重庆重排再印。  《石屏随笔》是作者继《唏露集》《寄健康人》《归客与鸟》《废墟集》和《夏虫集》之后的第六本散文集。它收散文25篇,记述石屏县的风光、民俗、人情以及作者的交往、生活感受等。文章约可分为三类。  (一)《归牧》《花轿》《红树》《倮》《街子》《出世》等,记述云南边远县份的风土人情。在《红树》中,农家女对口渴想买萝卜的人说:“不卖,送倒可以。”《花轿》记娶亲时的“轿妇”,抬轿时还背着自己的小孩。《出世》写一个少数民族的妇女艰难的生育,因为不是正房,主人把产妇“送到一个荒庙里不管了”。作者在记述这件事之后,引了人们的话:“女人是伟大的,女人的伟大在于她们能生养孩子。”然后深为感慨地说:“谁会把它当作真是血洗过的句子呢!”在上述篇章中,他录下了石屏县质朴的民风和特殊的生活习俗,也表现了劳动者民智未开和所受的苦难。像《做客》等都有较强的揭露和批判作用。  (二)《雨中》《叶笛》《鹦鹉》和《风物》中的《石匠》《筏烛》等,着重抒发作者的思绪和人生体会。《鹦鹉》从假期中学校不开膳,往外找搭伙处说起,写到学生家里所养的鹦鹉:……不在睡眠的时候,多半的时间它是啄咬着那条锁绊住它的铁链。靠近足踝...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6
浏览次数:10
李乔(1909—2002),原名李乔安,云南石屏人,彝族。笔名普济、夷明。抗战爆发时,他在石屏一中任教;因热血沸腾而又怕被阻,不告诉家人即去投军。他有《赠张君》一诗云:“铁蹄踏破我金瓯,焉支失色血横流。正是男儿报国时,劝君莫负少年头。”1938年3月7日,他由昆明出发,往湖北之鸡公山,参加滇军184师,于4月间参加徐州大会战。约于1938年底回到云南,先后任编辑、记者、教师等职。1949年初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任石屏支队参谋长。  抗战前,李乔有小说《未完的争斗》《饥饿》和报告文学《锡是如何炼成的》等。新中国建立后,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成绩显著。在八年抗战中,他主要写散文、通讯,从题材来看,可分为三部分:关于民族地区的,关于滇军抗日的,关于大后方社会生活的。  1944年,李乔写了十多篇反映民族地区生活的文章。那时,他任石屏县民众教育馆馆长,所写的瓦渣司、落恐司、思陀司、左能司均属石屏县(现并入红河县),为哈尼、瑶、苗、傣、汉等民族聚居的地方。李乔的文章,展现了少数民族劳动人民对抗日的贡献,也揭示了民族地区的愚昧和落后。这—组文章,在构思和材料的组织上有急就的痕迹,但它们颇有史料价值,可以补充历史记载之不足。  报道滇军的抗日活动,是李乔写作的重点。《禹王山的争夺战》写于动荡中的武汉,不可能精雕细刻。《军中回忆》《运河北岸》等是回滇后所写,下笔则比较从容。  《运河北岸...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6
浏览次数:12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