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亚洲周刊》2019年28期文/伍康弘 香港九龙尖沙咀的反修例示威:出现英国旗(图:欧新社)约翰逊(右)与侯俊伟(亨特)(图:路透社/欧新社)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接受BBC专访:指责英国干预中国内政(图:路透社) 香港反《逃犯条例》风暴意外地成为英国首相之争的热门话题,争夺新任首相的保守党两巨头约翰逊与侯俊伟(亨特),都积极表态声援香港的示威者,大打「香港牌」,侯俊伟更警告中国如不履行《中英联合声明》,要面对严重后果,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强力反击,引发中英外交风波。但由于英国脱欧后在经济上更需要中国市场,在务实主义推动下,这场外交博弈只是徒具形式的「口水战」。 过去数週,香港反《逃犯条例》风暴成为国际热话,除香港内部大型示威连连,香港也成为国际媒体的头版,各国纷纷针对事件予以评论,香港的前宗主国英国积极介入,意外地成为英国首相之争的热门话题。即将黯然下台的文翠珊(特雷莎.梅,Theresa May),以及保守党内两大巨头││前伦敦市长约翰逊(Boris Johnson)以及外交大臣侯俊伟(亨特,Jeremy Hunt)都纷纷表态,声援香港的示威者,民调一直大幅落后的侯俊伟更是批评的急先锋,期望「抽水」吸引眼球,提升民望。 ...
发布时间:
2019
-
08
-
17
浏览次数:57
来源:《亚洲周刊》2019年30期 文/伍康弘 约翰逊父亲斯坦利(左)与妹妹瑞秋支持约翰逊成为首相(图:法新社)约翰逊同父异母的弟弟麦斯,长期在香港生活 约翰逊当选新任英国首相。约翰逊父亲认为他可成为优秀的首相,长期在香港生活的弟弟可作为约翰逊与中国的桥樑。但与欧盟重启谈判无期,加上分裂的保守党,首相之路绝不易走。 自英国二零一六年六月公投决定离开欧盟以来的三年,就迎接第三位首相走马上任。前伦敦市长、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在九万二千一百五十三名保守党党员的支持下,大胜只有四万六千六百五十六票的现任外交大臣侯俊伟(Jeremy Hunt),票数多侯俊伟约两倍,接替文翠珊(特蕾莎.梅)出任保守党党魁、英国首相。约翰逊的胜选讲辞指出他未来工作的三大任务:「带领英国在十月三十一日离开欧盟、团结国家、击败在野党领袖郝尔彬(Jeremy Corbyn)。」约翰逊在内交外困之下,实现这三大目标无疑是荆棘满途,但约翰逊不改他的激情作风,相信自己能为英国重新注入「勇往直前」(can do) 的精神,衝破脱欧困局。 这次选举由保守党全国的十六万名党员投票,投票率百分之八十七点四,约翰逊...
发布时间:
2019
-
08
-
07
浏览次数:77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6月6日文/赵灵敏 过去的5年间,巴育从临时总理到代理总理再到民选总理,完成了从军人向政治家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他因为多次拖延大选时间而遭到抨击,也因为时时怒怼而和媒体关系恶劣,不过他的政治手腕是天生的,他一直在努力探索,向一个成功的政治家靠近。 2019年4月22日,柬埔寨卜迭棉芷省波贝,泰国柬埔寨跨境铁路开通仪式,泰国总理巴育(右)与柬埔寨首相洪森一同出席 3月24日,泰国举行了军事政变5年来的首次大选。根据泰国选举委员会公布的投票结果,亲军方的人民国家力量党在下议院获115席,加上近日宣布支持的其他中小政党的议席数,现任总理巴育已获得135席支持。根据泰国法律,总理由500名下议院议员和250名全国维持和平秩序委员会挑选的上议院议员一同选举产生,得票过半者当选。由于上议院250席根本就是军方的人,加上下议院的135席,巴育获得过半支持当选总理已成定局。 巴育的上台,起源于5年前的那个炎热的下午。2014年5月21日下午,泰国陆军司令巴育•占奥差召集执政党、反对党、选举委员会高层官员以及亲政府、反政府示威领导人和看守政府总理尼瓦探隆在陆军俱乐部开会,商议当时政治危机的出路。按照巴育...
发布时间:
2019
-
06
-
19
浏览次数:158
来源:功夫财经2019年4月1日 导语 1994年秋天,华尔街盛传,美国总统山对面山崖上,将新修四座巨大的人头雕像纪念金融大亨。投资经理们对前两座人选毫无异议。第一座属于巴菲特,第二座属于索罗斯。 熊与鹰的游戏 1 1994年秋天,华尔街盛传,美国总统山对面山崖上,将新修四座巨大的人头雕像。、 这些雕像用来纪念金融大亨。投资经理们为后两座雕像雕谁争论不休,但对前两座人选毫无异议。 第一座属于巴菲特,第二座属于索罗斯。 索罗斯最终听闻流言,报以一笑,“你们可能再也找不到两个如此不同的人物”。 巴菲特和索罗斯,都出生于1930年8月,生日仅相差18天,但即将穿行的世界却黑白迥异。 巴菲特童年生活在美国小城奥马哈,那里曾是淘金者的乐园,到处是赌场和酒吧,满城都是流动的繁华。 巴菲特5岁摆摊卖口香糖,8岁倒卖高尔夫球,1...
发布时间:
2019
-
04
-
01
浏览次数:23
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10月28日文/章海陵 「不洗」之说源自俄国诗人莱蒙托夫,蓬头垢面、穿草鞋的农民成了「不洗的俄罗斯」的国家形象,也成为大多数俄国文化人的心头痛。莱蒙托夫以「不洗」痛斥横行作恶的宪兵令俄国沦为「老爷」和「奴隶」,变得暗无天日。近来,俄国网上有人指,史书上「战斗民族」的称谓属于日耳曼人,与俄罗斯无关。而国际间对俄罗斯「战斗民族」的赞誉,常由「惊为天人」的俄航服务引起,因为俄国飞机一向不顾气候恶劣仍准时起降。不过,这种勇敢精神并没成为航空业界的佳话,俄国人也不觉得是美誉,反有几分无奈与忌惮。 倒是「不洗的俄罗斯」之说,一直以来令俄国民众困惑和「多心」。但此说并非有人凭空捏造,而确是俄国诗人莱蒙托夫的佳句,其本人也是学界与坊间都敬佩的文学骄子。莱蒙托夫的史上地位非同一般,虽不及「诗圣」普希金崇高,但一直被称为俄罗斯奇葩。莱氏离世年仅二十七岁,他的死被喻为「俄罗斯文学常青树被打掉了树冠」,这一比喻表达了俄罗斯人对逝者的锥心泣血之痛。 对不少民众而言,另一种锥心泣血之痛则是,「不洗」之说竟出自莱蒙托夫之口。很快有人称,这首含有「不洗」的无名短诗是伪托之作,跟莱蒙托夫无涉。这是「保全」诗人最干脆、但也十足愚蠢的手法。「害国」与「爱...
发布时间:
2019
-
03
-
30
浏览次数:5
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10月21日文/江迅 北京热传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所提出的组建「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的构想蓝图,实现统一的最好方法是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两种制度和两个政府为基础建立联邦制统一国家,平壤当局至今仍将此视为对未来半岛统一的构想。 东北亚半岛和平新细节频频传出,互动亮点纷呈。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俄国、日本,你来我往,外交频频,贺电祝辞,宣言协议。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刚刚旋风式出访日本、朝鲜、韩国和中国,又传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欲访问俄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朝鲜的消息。不同立场的各国,在半岛问题上正持续角力。虽说半岛统一尚远,但此际,在北京东北亚外交圈,热传一份三十八年前平壤提出的组建「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构想、朝鲜半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蓝图。 据悉,这一朝鲜半岛统一的国名,是朝鲜劳动党在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中央委员会工作总结报告中提出的。朝鲜主张朝鲜国自主和平统一,并使用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高丽国作为国号。这个联邦共和国应该互相承认和容纳对方的思想和社会制度;成立双方以同等资格参加的民族统一政府,双方实行地区自治;对外采取中立政策,不加入任何政治、军事联盟或集团。平壤当局就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提出十点施政方针: 在所有领域毫不动摇地坚持自主政策,它是完全自主独立的国家和不结盟国家,不做任何外国的卫星国、不依赖任何外来势力;在国家的整个地区...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5
浏览次数: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