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日本·琉球
转载于《文汇报》2014.06.25日本政府发表“河野谈话”调查报告后,韩国政府计划制作《日军慰安妇受害白皮书》还击,披露慰安妇受害史实。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白皮书将重点介绍中国吉林省记录保管所最近公开的相关资料,而为制作白皮书,中韩两国将开始正式在历史方面合作。今次是韩国首次制作政府层面的慰安妇问题白皮书,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白皮书将从官民合作收集的国内外资料编制,计划载入受害者供词,证明日方罪行的历史文献,联合国等权威机构的调查资料,国际社会敦促日方承认责任和赔偿的报告和决议案等。白皮书亦会重点介绍吉林省最近公开的新资料。吉林省保管所位立于长春,该市曾是日本“满洲国”首都兼关东军司令部所在地,拥有日本战败前未及销毁的大量资料。安倍查“河野谈话”《纽时》斥无悔意日本政府调查“河野谈话”出台背景受国际抨击。美国《纽约时报》社论指出,纵然报告内容承认“河野谈话”,却称日韩政府当年曾私下就内容表述进行协调,称发表谈话是受韩方施压,又质疑受害者供词,明显是想动摇谈话的可信性,反映日方毫无悔意。文章批评,安倍指示调查谈话,是对日本战争罪行受害者的不公正之举,右翼分子更可能利用该报告,要求政府...
发布时间: 2014 - 07 - 26
浏览次数:1507
转自2014年2月23日《亚洲周刊》文/毛峰一八九四年的甲午战争,拥有军事优势的清军却惨败给刚崛起的日本,并割让台湾、澎湖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还作出巨额赔偿,奠定日本现代化的基础。历史不会重复但常有惊人的相似与巧合。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一百二十周年,日本执政自民党党代会更把今年确立为恢复强大日本的[飞跃之年]。在日本一直存在着一种甲午年是日本利用[神力]改造国运的重要年份,以神道为国家精神的许多日本人相信神明并崇拜神力,特别是对甲午之年有着挥之不去的[天佑日本]的神奇期待。其中,一八九四年,由朝鲜东学党挑起的中日甲午战争,刚崛起的日本战胜了当时吨位排名世界前列的大清帝国海军,从此改变了亚洲格局,使日本走向强盛。甲午战争,日本称为日清战争,国际通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指的是大清帝国和大日本帝国之间为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一八九四年按照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为甲午战争。丰岛战役是战争爆发的标志。最终,清朝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及其附属岛屿予日本,同时赔款给日本二亿三千万两白银,是日本当时歲入的四倍,也奠下了日本现代化的基础。甲午海战清国北洋水师为何会惨败?其惨痛教训至今历历在目。北洋海军自一八八八年正式建军后,配置有铁甲舰定远号及镇远号,各有四座十二寸巨炮,航速也高。而当时日本海军还只是以鱼雷艇和二千吨以下的近海铁甲舰为主,无大型铁甲巡洋舰。然...
发布时间: 2014 - 05 - 30
浏览次数:1522
转载自2014年2月23日《亚洲周刊》蔡翼 台湾国际关系学者,东亚统合研究中心执行长美国交给日本的钚,足可制造五十枚核弹。日本推托归还钚,右翼人士扬言,数月可造出核武。今年是甲午海战双甲子周年,有鉴于中日双方的紧张对峙,日本叫嚣要让中国再尝甲午之战的败绩,双方剑拔弩张,针锋相对,迄今看不出缓和的迹象。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在“重返亚洲”的政策下,非但没有采取任何手段降温日本对中国的挑衅,反而与日本沆瀣一气。美国现在的政策是伙同日本、印度、澳洲等国家,积极筹组反华包围圈,唆使周边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国家挑衅北京,借以耗损中国的元气,遏制中国和平崛起。但又不想因为这些国家而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甚至导致中美核子大战。所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想要依靠美日安保,期待美国在中日发生冲突时为日本助拳,这个盘算可能会落空,其关键在于“中国的态度”。在海空军方面,中日之间可能仍有些差距,但这种差距还不足以构成绝对的优势;中国在导弹方面拥有不对称的优势。中国领导人可以展现决心,为解放军二炮部队制定一个“先发制人“的教战守则,允许在临战关键的第一时间发动导弹炮和攻击,摧毁日本的海空军。一旦日本海空军遭到摧毁,美国是否还会遵守美日安保的承诺,对中国发动“报复性&rdquo...
发布时间: 2014 - 05 - 30
浏览次数:1441
文章转载自《参考消息》4月10日第11版又逢甲午,国际风云变幻,东海波诡浪谲,日本右翼势力围绕钓鱼岛问题屡屡制造事端,企图通过修宪扩大集体自卫权,建立所谓正常国家,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倾向明显。这就使120年前那场改变近代中国命运的战争,再次勾起我们沉痛的回忆。但今天的甲午已不是两个甲子前的甲午,祭奠那场远去的战争,我们有无限的殇思。但走进甲午,是为了更好地走出甲午。如果日本军国主义胆敢再次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我们是否做好了再打一场“甲午战争”的准备?如果再打一场“甲午战争”,我们是否能以决战决胜、决战到底的勇气和能力打赢战争?我们反思历史,在于把握现在,赢得未来。大国输给小国,根源何在?甲午战争是世界战争史上一场“泱泱大国”输给“蕞尔小邦”的特例,它不符合常规,但却真实地发生了。这其中,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是走向鼎盛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走向衰落的封建主义农耕文明的胜利,是中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最终走向全面失控的结果,同时又有着深刻的内在必然。这次战争,中日角力,不仅仅取决于战场上的搏杀,也取决于战前的准备,还取决于战场之外的较量。甲午战争的惨败,其原因教训可以列出若干,但根源可归结为三条:第一,政治彻底腐败。中国封建...
发布时间: 2014 - 05 - 29
浏览次数:857
转载自2014年2月23日《亚洲周刊》台湾前海军中将兰宁利指出,美国慎防日本核武剑化,剑走偏锋。台湾前海军中将兰宁利认为,日本人是有制造核武器的隐性国家,外界很难了解其底线以及它的高精尖技术装备,实力不容小觑。日本的基础科学发达,技术水平高超,是高科技国家,并且已经拥有大量核原料,只要它决心发展核武器,它肯定能够做到。不过日本的意愿与实力并不能促成核武器发展,兰说,若日本发展核武器,首先要通过美国这一关,美国肯定不会支持日本制造核武器,美国从奥巴马政府到民众都是反对核扩散的,日本发展核武器,不仅会得罪美国,还会再得罪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美国对日本既有纵容又有担心,兰宁利认为,虽然日本法理上不能拥有军队以及核武器,但是美国希望日本拥有一定的核潜能,对日本进口核原料的活动上,采取了纵容的态度。美国同时也需要提防日本孤注一掷。在美日既是同盟又存在猜忌的关系中,中国的表现可以产生微妙的作用。兰宁利说,在中日争端中,如果中国太过挑衅,美国出于日美同盟关系,会更偏向于日本;但美国对日本也是有一定担心的,中国如果在中日争端中变得理性,那么美国便会更“担心”日本的军国膨胀。东海领土争端越演越烈之际,美国的微妙角色不容忽视,作为日本的盟友,美国需要在日本受到军事打击的时候予以回应,近日美国更将罗斯福号航母调到太平洋,将计划派遣更新的列根号航母进驻日本,另外十二...
发布时间: 2014 - 05 - 07
浏览次数:1434
中日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是七八十年代中国流行的口号,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高峰。中国官方对日本问题的定调,就是日本军阀和军国主义思想,是日本侵华的罪魁祸首,而日本人民也是受害者。今天的中国中老年一代,都难忘七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日本流行文化的华丽与时髦,对当时重开国门的中国人,是一大冲击。日本电影《追捕》打开了中国人对现代化社会想象的窗户,高仓健和中野良子的精湛演出,使一代中国人对日本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其后该片的导演佐藤纯弥与中方合作,拍了一部《一盘未下完的棋》,也让不少中日民众流下了眼泪。但中日关系近年的发展,却不再相信眼泪。当年双方的良好愿望,在一些日本政客的操弄下,如今却是每况愈下,在领土纷争以及历史问题的缠绕下,昔日的友好关系都很快被消耗殆尽。「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气氛,已经被战云密布所代替,让两国人民都陷入高度的焦虑感。关键是日本的保守派史观,凌驾了进步派的史观。他们对于二次世界大战的侵华战争的失败,始终无法释怀,认为只是败给美国,而不是败给中国,而对战争性质的不正义之处,也始终不能向德国学习,以谦卑的心反省。法国、荷兰等二战被纳粹德国蹂躏的国家,今天都可以与德国一笑泯恩仇,彼此亲密往来而没有任何芥蒂。但日本当局今天还在为二战的战犯招魂,不仅领袖前往参拜靖国神社,最近还要为二战的日本神风突击队申请世界遗产,让世人惊愕和厌恶。这就好像德国人用犹太人集...
发布时间: 2014 - 05 - 07
浏览次数:1314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