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港台
转载于《亚洲周刊》2014.03.30文/纪硕鸣、姚瑩瑩走进台湾中华统一促进党张安乐总裁的会客室,右边一个巨大的两手相握的党徽,两行醒目大字写着:一国两制相尊重、和平统一共繁荣;左边是一幅充满爱心的阳光画面,上面写着:只有爱才能解决问题!被标签为黑道人物的张安乐,却既有理念,又表达爱心。因为早年曾经为竹联帮成员,张安乐一直无法摆脱黑帮人物称号,即使二零零五年组织成立中华统一促进党,还是不被台湾当局认为已从帮派跨越到党派。张安乐并不介意,顶着被通缉的罪名,十七年后,他高调回到台湾,不仅是为证明无罪,更要为自己的党正名,为两岸和平统一发声。接受亚洲周刊访问,张安乐表示,选择回台湾,就是要让台湾除了蓝绿,还要有统一的第三声音。“我不需要漂白,我们并不黑,这是台湾唯一有理念的政党。国民党六十年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没有理念凝聚,把台湾民族主义丢了,连东海、南海的主权都不要了。民进党的理念就是要台独,是走向战争的恶念。我们异军突起,是唯一有理念的政党,真心要统一就是一国两制嘛。”返台投案半年多,张安乐没有被起诉,没人来找也不结案,警方把他凉在一边。张安乐表示:“我没有一点事情。当年是李登辉、连战、廖正豪搞得嘛。他们要起诉我,但又没有任何事实可以起诉。但不起诉,又觉得不甘心,所以把我放一边慢慢收拾。”年轻时接触黑道加...
发布时间: 2014 - 07 - 14
浏览次数:1147
转自2014年2月23日《亚洲周刊》文/毛峰一八九四年的甲午战争,拥有军事优势的清军却惨败给刚崛起的日本,并割让台湾、澎湖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还作出巨额赔偿,奠定日本现代化的基础。历史不会重复但常有惊人的相似与巧合。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一百二十周年,日本执政自民党党代会更把今年确立为恢复强大日本的[飞跃之年]。在日本一直存在着一种甲午年是日本利用[神力]改造国运的重要年份,以神道为国家精神的许多日本人相信神明并崇拜神力,特别是对甲午之年有着挥之不去的[天佑日本]的神奇期待。其中,一八九四年,由朝鲜东学党挑起的中日甲午战争,刚崛起的日本战胜了当时吨位排名世界前列的大清帝国海军,从此改变了亚洲格局,使日本走向强盛。甲午战争,日本称为日清战争,国际通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指的是大清帝国和大日本帝国之间为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一八九四年按照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为甲午战争。丰岛战役是战争爆发的标志。最终,清朝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及其附属岛屿予日本,同时赔款给日本二亿三千万两白银,是日本当时歲入的四倍,也奠下了日本现代化的基础。甲午海战清国北洋水师为何会惨败?其惨痛教训至今历历在目。北洋海军自一八八八年正式建军后,配置有铁甲舰定远号及镇远号,各有四座十二寸巨炮,航速也高。而当时日本海军还只是以鱼雷艇和二千吨以下的近海铁甲舰为主,无大型铁甲巡洋舰。然...
发布时间: 2014 - 05 - 30
浏览次数:1522
转载自2014年2月23日《亚洲周刊》蔡翼 台湾国际关系学者,东亚统合研究中心执行长美国交给日本的钚,足可制造五十枚核弹。日本推托归还钚,右翼人士扬言,数月可造出核武。今年是甲午海战双甲子周年,有鉴于中日双方的紧张对峙,日本叫嚣要让中国再尝甲午之战的败绩,双方剑拔弩张,针锋相对,迄今看不出缓和的迹象。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在“重返亚洲”的政策下,非但没有采取任何手段降温日本对中国的挑衅,反而与日本沆瀣一气。美国现在的政策是伙同日本、印度、澳洲等国家,积极筹组反华包围圈,唆使周边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国家挑衅北京,借以耗损中国的元气,遏制中国和平崛起。但又不想因为这些国家而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甚至导致中美核子大战。所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想要依靠美日安保,期待美国在中日发生冲突时为日本助拳,这个盘算可能会落空,其关键在于“中国的态度”。在海空军方面,中日之间可能仍有些差距,但这种差距还不足以构成绝对的优势;中国在导弹方面拥有不对称的优势。中国领导人可以展现决心,为解放军二炮部队制定一个“先发制人“的教战守则,允许在临战关键的第一时间发动导弹炮和攻击,摧毁日本的海空军。一旦日本海空军遭到摧毁,美国是否还会遵守美日安保的承诺,对中国发动“报复性&rdquo...
发布时间: 2014 - 05 - 30
浏览次数:1445
(1)《抗议不平等成为全球化趋势》(2)《经济模式再思考》——陈志武(3)马克思再度星光璀璨
发布时间: 2014 - 05 - 30
浏览次数:1036
文章转载自《参考消息》4月10日第11版又逢甲午,国际风云变幻,东海波诡浪谲,日本右翼势力围绕钓鱼岛问题屡屡制造事端,企图通过修宪扩大集体自卫权,建立所谓正常国家,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倾向明显。这就使120年前那场改变近代中国命运的战争,再次勾起我们沉痛的回忆。但今天的甲午已不是两个甲子前的甲午,祭奠那场远去的战争,我们有无限的殇思。但走进甲午,是为了更好地走出甲午。如果日本军国主义胆敢再次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我们是否做好了再打一场“甲午战争”的准备?如果再打一场“甲午战争”,我们是否能以决战决胜、决战到底的勇气和能力打赢战争?我们反思历史,在于把握现在,赢得未来。大国输给小国,根源何在?甲午战争是世界战争史上一场“泱泱大国”输给“蕞尔小邦”的特例,它不符合常规,但却真实地发生了。这其中,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是走向鼎盛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走向衰落的封建主义农耕文明的胜利,是中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最终走向全面失控的结果,同时又有着深刻的内在必然。这次战争,中日角力,不仅仅取决于战场上的搏杀,也取决于战前的准备,还取决于战场之外的较量。甲午战争的惨败,其原因教训可以列出若干,但根源可归结为三条:第一,政治彻底腐败。中国封建...
发布时间: 2014 - 05 - 29
浏览次数:857
转载《参考消息》 3月23日 第3版据参考消息23日报道,【俄罗斯《导报》3月21日文章】题:普京总统的克里米亚自白(作者俄罗斯“雨”电视台台长米哈伊尔·济加里)普京有关克里米亚问题的讲话更像是自白或是高水平的心理分析独白,世界政治史上未曾有过。总统准确地描述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对欺压者指名道姓,坦率地谈到自己对历史和未来的看法。从字里行间可以读懂更多东西:谁是普京的朋友和学习的榜样,俄罗斯总统15年中都有哪些转变。“俄罗斯真诚地希望与西方同行对话。我们经常建议在一切关键问题上合作,提高信任水平,希望我们的关系是平等、坦率和真诚的。但我们没有看到回应。相反,我们一次次地受骗,背着我们通过决议,把既成事实摆在我们面前。”这些话语都十分准确地表达了普京的内心屈辱。试图获得美英好感14年前普京有完全不同的表述。2000年3月,普京作为总统候选人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俄罗斯可以成为北约的平等成员,条件是“俄罗斯的利益能够得到考虑,能够成为完全平等的伙伴”。很难说,他是否真的相信这样的前景,但他明显想获得西方同行的好感。普京的第一位朋友是布莱尔。2000年3月布莱尔飞往圣彼得堡到代总统普京那里做客。普京带布莱尔去玛丽娅剧院,并说,他们是同龄人又是同...
发布时间: 2014 - 05 - 07
浏览次数:1189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