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新闻详情

为什么泰国新国王有一个中文名字叫郑冕?

日期: 2016-11-15
浏览次数: 1135

 来源:《凤凰网》20161015

  据相关消息,泰国总理宣布,根据泰国宪法,王储玛哈·哇集拉隆功将是新的君主。

  玛哈·哇集拉隆功,1952728日出生,泰国王储,国王逝世后刚刚被泰国政府宣布将继位为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是泰国普密蓬·阿杜德国王和诗丽吉王后唯一的儿子,其中文名为郑冕。

  刚刚去世的普密蓬·阿杜德国王作为曼谷王朝的第九位国王(即拉玛九世),也有一个中文名字,叫郑固。

  他们为何都有一个中文名字?而且都姓郑?

  我们发现,泰国曼谷王朝(泰语: ,也称却克里王朝)的历代君主以郑为姓,其开国国王拉玛一世,中文名郑华,他向当时的清朝皇帝乾隆帝上书时,就自称是中国人之后。

  中国人之后的说法和郑信有关。郑信(1734417——178247日),泰国吞武里王朝国王,又称吞武里大帝、达信、郑昭、披耶达。他是华裔暹罗人,原籍中国广东澄海县华富村(今汕头市澄海区上华镇)。

 

(郑信塑像)

  郑信的父亲因家境贫寒,出海谋生来到暹罗,他头脑灵活,因承包赌税,逐渐发达,娶暹罗女子洛央为妻,产下一子,取名郑信,这一年是清朝雍正十二年。

  郑信后来成为泰国财政大臣的养子,精通华语、泰语,深受当时朝野上下的喜爱,后来还担任军政长官。此时,统治泰国的阿瑜陀耶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17674月,缅甸大军攻陷当时的暹罗都城阿瑜陀耶城,阿瑜陀耶王朝正式灭亡。但缅甸军队没有来得及消灭暹罗残余势力,因为此时清军已经打到缅甸腹地阿瓦地区。

  趁着缅军主力撤退的时机,郑信率领几百人开始驱缅复国大业。郑信得到了华侨商人的支持,军队迅速扩充到1万多人,而且基本上每人均配备火枪,战斗力大幅提升。经过充分的准备后,郑信用7个月的时间,驱逐缅军,光复国土,然后在吞武里正式称王,并最终得到清朝的承认。

  但是,前往中国的使团还没有回到暹罗,郑信已经被杀害。

(拉玛一世,泰国曼谷王朝第一代国王,又称为昭披耶却克里,汉名郑华)

  按照泰国史书记载,郑信受到严重精神疾病的困扰,他命令寺庙将他作为神来供奉,但遭到寺庙方面的拒绝,因此与佛教势力关系紧张。同时,民怨四起,反叛不断。1782年,暹罗发生兵变,郑信被废黜,他请求出家为僧,但未得到允许。正在与越南作战的部将昭披耶却克里听闻政变,迅速与越南达成和解,处死了作为太子的郑信之子,回兵暹罗,平息了叛乱。

  他随即下令处死郑信,郑信临刑前曾要求与曾为自己发小和亲信的昭披耶却克里的对话,但遭到后者的拒绝。关于郑信死亡的方式有被斩首和被用檀香木击杀两种说法,而据越南史书记载,郑信则是按照惯例被鞭子抽打致死。

  

(郑王庙,又称黎明寺,是纪念泰国第41代君王、民族英雄郑信的寺庙)

  1782年4月6日,昭披耶却克里加冕为王,是为曼谷王朝的开国国君拉玛一世。

  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初八日,拉玛一世入贡,在所进表文中自称为郑信之子郑华。清廷信之不疑,依例封为暹罗国王。

  从此以后,每当新一任的泰王,都有郑姓的中文名。

  拉玛二世叫郑佛、拉玛三世叫郑福、拉玛四世叫郑明。

  拉玛五世名叫郑隆,他就是著名的朱拉隆功大帝,泰国最顶尖的大学就是以他名号命名的朱拉隆功大学。

   郑明就是电影《国王和安娜》中的国王,影视角色曾经由发哥饰演。

(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五世的相貌和孙大炮很像)

   拉玛六世叫郑宝,拉玛七世叫郑光,拉玛八世叫郑禧,而拉玛九世和拉玛十世的中文名字,在本文开头就提到了。  

  清朝一代代接受他们姓郑这个说法,按照郑某的名字给予册封,直到拉玛六世,为什么六世没有册封呢?因为当时清朝已经没有了。

 

 

(汕头澄海区上华镇华富村的郑王墓,墓碑正中上书“暹罗郑皇达信大帝衣冠墓”)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6 - 24
文|徐 来编辑|徐 来《——【·前言·】——》2014年政变夜,曼谷灯火骤灭,英拉的名字,从总理府门口匾额上被摘下;四年后,汕头港务大楼的董事会名单里,却蹦出同一个名字,这段跨度到底暗藏多少急转弯?政坛巅峰与大米政策危机2011年8月,大选计票刚结束,“他信妹妹”这一标识,推着英拉登上泰国史上,首位女总理的位置。30泰铢看病、橡胶补贴、数字教育一口气端上桌,节奏快得让内阁秘书处,都来不及印文件。最惹眼的还是大米收购计划:政府按高于当年市场均价,约四倍的价格统一收粮,想靠国际高价回血。粮仓一年就堆成小山,东南亚主产区又迎来丰收。国际米价反向跳水,财政部年底核账,发现缺口逼近100亿美元。财政黑洞,带来的政治压力像雨季洪水,村镇银行先抽贷,米商囤货观望,街头示威一拨接一拨。军方高层频繁发表“稳定秩序”通告,2014年5月,军车开进总理府,内阁全员被带离会场。同年11月,宪法...
2025 - 06 - 20
来源:视频号2025年6月18日两千五百年的恩情,几十年的仇怨
2025 - 05 - 22
来源:视频号别了,美国之音
2024 - 09 - 27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9月21日193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席卷了整个苏联。短短几年时间,苏联上至苏共中央、下至平民百姓,共计130万人被投入监狱,更有68万人惨遭枪决。每每提及那段黑暗的历史,俄罗斯人总以“大恐怖”来形容30年代中后期的岁月。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苏联当时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这也是他后世被称之为“独裁者”的来源。那么,30年代中后期苏联究竟发生了什么?斯大林又为何不惜犯下如此血债,也要将大清洗运动推行到底?一、苏联恐怖大清洗苏联大清洗,又被称作“肃反运动”。这场浩劫开始于1934年底,全面爆发于1937年初。1937年二月全会后,“大清洗”的机器在苏联全速开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了苏联各个阶层头上。千百万经济干部、党政军干部进行大撤换、大逮捕,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提拔上来的新人,全面接管苏联党政军各部门。“反对派”和“人民敌人”的概念无限扩大。这次...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