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新闻详情

历劫不死的中华文明为何绵延数千年?答案第一次如此清晰

日期: 2018-09-07
浏览次数: 297

来源:《亚洲周刊》

文/林友顺

        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访问中国,修复他再任首相后喊停中国多项大型基建项目而紧绷的马中关系,并支持一带一路。马中签署关于货币、商品、科技合作等协定。马哈迪希望中国谅解大马的处境。

        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在访问中国期间正式宣布,取消中资参与的东海岸铁路计划和两项油气管道计划。马哈迪是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及总理李克强齐会面后,回返大马前对大马媒体宣布这个消息。他说,这是基于大马国债问题,而决定取消两项计划,大马现阶段没有办法承担。他指自己已向习近平解释大马的困境及取消这些计划的原因,中方表示他们能理解。马哈迪表示,中国政府最高领导人能够理解大马需要取消涉及中国大型项目的苦衷,他相信中国也不想大马破产。他说,他此次访华主要是解释大马政府和本身立场,以及大马面临的财务问题。他说:“中国政府的立场是能够理解,但不能代表公司立场。”至于赔偿金额,他表示,这交由官员谈判,他希望能尽量减低赔偿金额。

        马哈迪日前对中国进行五天正式访问,尝试修复他在今年五月出任首相后喊停中国多项大型基建计划而紧绷的马中关系。中国也是马哈迪领导的希盟政府执政三个月后首个正式访问的非东盟国家,在这之前,马哈迪曾对印尼进行正式访问及两度到日本进行工作访问,反映出中国仍然是马哈迪新政府非常重视的国家。

        这也是马哈迪第八度访问中国,他在一九八二年至二零零三年掌政二十二年期间曽七度访华。此次访问他除了与习近平及李克强会谈,讨论双边关系,马哈迪与李克强也共同见证两国签署五项协定与备忘录,即双边货币互换延长协定、冷冻榴莲出口检验检疫要求议定书、会计和稽查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橡胶沥青道路技术和橡胶采割自动化和机械化合作谅解备忘录、推广大马棕油生物燃料谅解备忘录。

        马哈迪此次访华最受人关注的是马中将如何解决被喊停的东海岸铁路计划、马新高铁计划及沙巴天然气与石油轮送管计划,不过两国在高层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完全没有提及此事,而是对外释放出渴望加强经贸合作、愿意妥善处理分歧的积极信号。马哈迪在与李克强会谈后的联合记者会上说,他相信中国是具有同情心的国家,也希望中国能够谅解大马目前面临的处境,协助大马解决一些内部财务问题。 马哈迪在新政府成立时以国债过于庞大为由,宣布搁置全长六百八十八公里、估计耗资两百亿美元的东海岸铁路计划,以及估计耗资二十三亿美元的沙巴天然气及石油管道计划。

        大马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关键国家之一,在纳吉出任首相期间, 大马更被视为是一带一路东南亚配合度最高的国家,在马哈迪上台后中资参与的多项工程被喊停,西方媒体形容那是“一带一路”计划的挫折。 西方区域安全专家认为,大马虽然是个小国,不过它东面向南中国海,西有马六甲海峡,对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和安全保障而言,大马的存在是不能忽视的。对大马来说,中国是重要及不能失去的邻国,在美国退出太平洋及中国快速崛起后,中国已连续九年成为大马的最大贸易伙伴国,而大马也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去年贸易总额近一千亿美元,较前年增长百分之九。

        马哈迪心腹达因先访华

        虽然希盟新政府的出现对马中关系产生不确定性,不过两国也不希望关系恶化,马哈迪在访华前派出心腹、特使达因访华,并亲自给李克强写信;中国则在过去一个月内派遣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和中共中联部副部长郭业洲拜访马哈迪,安排访华行程。中国官方也对大马喊停中资工程表现得极度克制,并未对有关行动发表评论。因此,马哈迪此次访华更大的目的不在于签署战略合作协定, 而是恢复政治信任,为持续发展定调。

        李克强在与马哈迪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指出,马哈迪访华可以说是大马新政府的对华友好之旅,他相信在马哈迪访华期间, 双方达成一系列共识协定,必须向世界发出中马继续保持长期友好的积极讯号。他说,双方共同赞成在新兴经济领域,在传统产业升级制造领域,在技术创新领域, 推动中马开拓新的合作空间。李克强也为马哈迪送上大礼,他说,中方愿意进一步扩大大马在中国具有市场的进口,特别是大数量增加在中国有市场需求和符合消费者意愿的棕油进口,以及其他马来西亚特色农产品进口。油棕是大马重要经济农作物,中国增加棕油进口将令六十五万大马农民受惠,而大马也一直希望能出口整榴莲到中国,这将利惠大马农民及中国榴莲爱好者。

        马哈迪则表示,大马如今面对挑战和困难,他希望中国能理解大马的困境。他重申,大马不会与任何国家对抗,无论相关国家意识形态如何,大马都会继续奉行友好关系。马哈迪说,这次访问证明了中国对大马的重要性,中国是大马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关系拥有数百年历史,现在马中决定要继续加强两国关系。马哈迪说,这种关系的加强不仅限于经济和贸易,还要扩大到其他两国都能受惠的领域。

        习近平在接见马哈迪的到访时,多次赞赏马哈迪。他赞赏大马新政府和马哈迪本人高度重视中马关系;赞赏马哈迪多次表示视中国为发展机遇并支持“一带一路”倡议;赞赏马哈迪为推动亚洲区域合作作出的重要贡献。习近平并指出,大马是最早回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双方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主线推进新时期中马务实合作。要加强统筹规划和各自发展战略的对接,推进产业和创新合作。要培育新合作亮点,探讨合作新领域、新思路、新模式,持续做大合作增量,扩大互利共赢。探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第三方合作,为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习近平也形容马哈迪是中国 “敬重的老朋友”。

        马哈迪表示,这次访华是大马新政府的重要举措,旨在向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明,大马对中友好的政策不会变化。中国是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也是大马最大的贸易伙伴,历史上从未殖民过大马。“中国今天的发展对大马也不是威胁。”马哈迪并表示,大马新时期“向东看”政策愿借鉴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不断创新创造,实现自身更大发展。大马欢迎中国企业赴马投资,深化双方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欣赏中国科技创新 

        马哈迪此次访华的重点也在于中国在科技及农业新科技所取得的成就,行程包括访问阿里巴巴集团、大疆无人机公司、吉利汽车公司及中国农业科学院。马哈迪指出,中国现在有很多企业家采用创新性方式来经营,这些新方法是大马可以学习的。他表示,他与阿里巴巴集团的马云见面,大马向他学习了很多,坚信他的科技和创新想法可以帮助大马,甚至贡献全世界,马云将电子商务发展到一个超高水平,这是大马想学习的。他说,大马将会派人到中国学习如何将新科技用于经贸,“中国有很多可以教导我们的”。他在北京与逾百名大马企业家举行午餐对话会时,也促请大马国民学习中国人的创新精神。他说,中国人不仅会消费,也会努力学习制造及销售产品,大马人只消费却不会生产。华总会长方天兴说,马哈迪此次访华聚焦数字经济、汽车工业、现代农业和高科技等项目,预料为马中现有合作项目带来新概念和层次。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6 - 24
文|徐 来编辑|徐 来《——【·前言·】——》2014年政变夜,曼谷灯火骤灭,英拉的名字,从总理府门口匾额上被摘下;四年后,汕头港务大楼的董事会名单里,却蹦出同一个名字,这段跨度到底暗藏多少急转弯?政坛巅峰与大米政策危机2011年8月,大选计票刚结束,“他信妹妹”这一标识,推着英拉登上泰国史上,首位女总理的位置。30泰铢看病、橡胶补贴、数字教育一口气端上桌,节奏快得让内阁秘书处,都来不及印文件。最惹眼的还是大米收购计划:政府按高于当年市场均价,约四倍的价格统一收粮,想靠国际高价回血。粮仓一年就堆成小山,东南亚主产区又迎来丰收。国际米价反向跳水,财政部年底核账,发现缺口逼近100亿美元。财政黑洞,带来的政治压力像雨季洪水,村镇银行先抽贷,米商囤货观望,街头示威一拨接一拨。军方高层频繁发表“稳定秩序”通告,2014年5月,军车开进总理府,内阁全员被带离会场。同年11月,宪法...
2025 - 06 - 20
来源:视频号2025年6月18日两千五百年的恩情,几十年的仇怨
2025 - 05 - 22
来源:视频号别了,美国之音
2024 - 09 - 27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9月21日193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席卷了整个苏联。短短几年时间,苏联上至苏共中央、下至平民百姓,共计130万人被投入监狱,更有68万人惨遭枪决。每每提及那段黑暗的历史,俄罗斯人总以“大恐怖”来形容30年代中后期的岁月。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苏联当时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这也是他后世被称之为“独裁者”的来源。那么,30年代中后期苏联究竟发生了什么?斯大林又为何不惜犯下如此血债,也要将大清洗运动推行到底?一、苏联恐怖大清洗苏联大清洗,又被称作“肃反运动”。这场浩劫开始于1934年底,全面爆发于1937年初。1937年二月全会后,“大清洗”的机器在苏联全速开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了苏联各个阶层头上。千百万经济干部、党政军干部进行大撤换、大逮捕,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提拔上来的新人,全面接管苏联党政军各部门。“反对派”和“人民敌人”的概念无限扩大。这次...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