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新闻详情

半导体去台化?台积电总裁魏哲家:门都没有

日期: 2022-12-19
浏览次数: 8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12-18

技术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好看,有了技术之后还要会生产,生产也是一门学问。

半导体去台化?台积电总裁魏哲家:门都没有

12月17日消息,据中国台湾媒体报道,玉山科技协会今(17)日举行半导体产业的新挑战论坛,台积电总裁魏哲家作为演讲者出席。在谈到近期热议的“半导体去台化”议题,魏哲家直言,“门都没有”。

魏哲家表示,近几年世界有一些变化,很重要的是地缘政治,美国联合日本、欧洲加大对中国大陆设备管制,对大陆半导体产业发展将增加不少困难,此外,期间还有疫情。

随着地缘政治、疫情及俄乌战争发生,半导体重要性尤为凸显。魏哲家说,每个国家都想生产半导体,要建半导体生产线,想要控制半导体产业链,不过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很长,例如终端产品是一个PC,可是首先要有人先想出来,市场需要什么东西,然后订出规格、有人设计、生产、包装,最后是销售,所以整体生态圈非常长。显然,要控制产业链并不容易。

魏哲家进一步说,可能有人想说,台积电的晶圆厂很好,可以赚50%,那我赚25%即可,如果这件事情有这么容易,世界上早就到处都是盖好的工厂。

魏哲家强调,盖房子和买机器是最容易的步骤,难的是要有技术,而这个技术必须符合客户需求还有自身要做的产品。厂建好了,难道技术就来了吗?“没那么容易”。

魏哲家表示,技术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好看,有了技术之后还要会生产,生产也是一门学问。此外,半导体产业用的是脑力,在大部分国家都有工程师不足情况。不是工厂搬到哪个地方,那个地方就会发展茂盛,“门都没有”。

虽然建厂对于水、电、土地都需要,不过,土地可以找到,水跟电也可以产出,最难的还是人才。魏哲家说,要培养一位可以用脑袋帮忙的好工程师,大概要8年时间。

除了技术之外,生态圈也是非常的关键。魏哲家强调,台积电如今稍微成功,是台积电与众多供应链厂商共同努力的成果。有钱可以建生产线,但不会有再进步的情形;盖一座工厂,就可以把产业移植到别的地方吗?答案是否定的。

以台积电当作标准,就算在台湾,台积电的新竹厂科技发展成功,要移到台南生产,必须要派500-600名人员过去,再加上整体生态圈的建立,这中间的难度很高,更不用说到美国,甚至什么都没有就要盖一个工厂,魏哲家直接了当的说“用想的比较容易”。

谈到半导体的挑战,魏哲家说,摩尔定律推进速度趋缓,最困难的挑战是成本,一台极紫外光(EUV)设备要2 亿欧元,一座厂估计要20、30 台,他说:“如果有要加入半导体生产行列的,欢迎。”

对于美国对华持续加码的半导体出口管制,魏哲家还忧心的表示,现在全球各国之间互相信任及合作开始减弱。他强调,信任与合作是人类往前进步的一大动力,如今慢慢降低,不是好现象。希望政治人物能有好智慧,降低影响。他说,成本对半导体永远都是很重要的因素,要互相合作,人类才可以重回过去进步的脚步。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6 - 24
文|徐 来编辑|徐 来《——【·前言·】——》2014年政变夜,曼谷灯火骤灭,英拉的名字,从总理府门口匾额上被摘下;四年后,汕头港务大楼的董事会名单里,却蹦出同一个名字,这段跨度到底暗藏多少急转弯?政坛巅峰与大米政策危机2011年8月,大选计票刚结束,“他信妹妹”这一标识,推着英拉登上泰国史上,首位女总理的位置。30泰铢看病、橡胶补贴、数字教育一口气端上桌,节奏快得让内阁秘书处,都来不及印文件。最惹眼的还是大米收购计划:政府按高于当年市场均价,约四倍的价格统一收粮,想靠国际高价回血。粮仓一年就堆成小山,东南亚主产区又迎来丰收。国际米价反向跳水,财政部年底核账,发现缺口逼近100亿美元。财政黑洞,带来的政治压力像雨季洪水,村镇银行先抽贷,米商囤货观望,街头示威一拨接一拨。军方高层频繁发表“稳定秩序”通告,2014年5月,军车开进总理府,内阁全员被带离会场。同年11月,宪法...
2025 - 06 - 20
来源:视频号2025年6月18日两千五百年的恩情,几十年的仇怨
2025 - 05 - 22
来源:视频号别了,美国之音
2024 - 09 - 27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9月21日193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席卷了整个苏联。短短几年时间,苏联上至苏共中央、下至平民百姓,共计130万人被投入监狱,更有68万人惨遭枪决。每每提及那段黑暗的历史,俄罗斯人总以“大恐怖”来形容30年代中后期的岁月。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苏联当时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这也是他后世被称之为“独裁者”的来源。那么,30年代中后期苏联究竟发生了什么?斯大林又为何不惜犯下如此血债,也要将大清洗运动推行到底?一、苏联恐怖大清洗苏联大清洗,又被称作“肃反运动”。这场浩劫开始于1934年底,全面爆发于1937年初。1937年二月全会后,“大清洗”的机器在苏联全速开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了苏联各个阶层头上。千百万经济干部、党政军干部进行大撤换、大逮捕,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提拔上来的新人,全面接管苏联党政军各部门。“反对派”和“人民敌人”的概念无限扩大。这次...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