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新闻详情

人权理事会 六国大封相

日期: 2014-02-15
浏览次数: 1260

转自2013年11月19日《明报》

  中、俄、沙特、越南、古巴这5个人权问题多多的国家,成功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西方人权组织纷抨击这是对人权的莫大讽刺。纽约人权观察便点名称,中俄越南沙特都曾拒绝让联合国人权监察员(由人权理事会任命)亲临国内调查侵犯人权的问题,质疑他们没有资格成为理事会成员。

  等额选举,惹枱底交易猜疑

  尽管中俄都是高票当选(同为176票),但不得不提的是,理事会的选举方法,是每区各获分配一定议席,由区内国家争逐,在今次改选中,只有两处地区(非洲和拉丁美洲)是差额选举,需要竞争,其余全都是事前协调好的等额选举,难免令人怀疑背后有枱底交易。以亚洲区为例,原本是6争5,但选前约旦退出,令沙特可稳阵入局。

  猛轰中俄,无视美屡侵人权

  中俄沙特人权问题罄竹难书是事实。根据人权观察的统计,中俄与阿尔及利亚都有10次或以上未有配合让联合国调查员现场造访调查的要求,沙特和越南也有各7次。不过正如一些西方左翼评论指出,人权观察在人权理事会的问题上有虚伪之嫌,一边猛轰中俄等国严重侵犯人权兼不合作,没资格当理事会成员,但对于大力打压美兵曼宁(近半年还有斯诺登)这些揭弊异见者及容让关塔那摩鉴于持续侵犯人权的美国,却未采取相同态度。

  联国人权调查员也有投诉美国多年来拒绝让他们接触关塔那摩的在囚者,可是人权观察全球倡导总监Perry Hicks前年却开腔表示欢迎美国谋求在人权理事会占一席位。似然她辩称,与美国相比,中俄拒与联合国调查员合作的情况多很多,但这难免容易惹来“五十步笑百步”的批判。

  美国学者Richard Gowan坦言,人权理事会自2006年成立以来,一直有很多专制国家成员,在早几年根本就没人在意,但阿拉伯之春令情况起变化,关键是人权理事会不似安理会存在否决权制度。以叙利亚内战为例,西方难免绕过中俄,在安理会向巴沙尔政权试压,于是人权理事会便成了西方在联合国施压造势的平台。在阿拉伯之春中,人权理事会就通过了连串议案谴责叙利亚。

  安理会难有作为,转移阵地

  过去美国与以色列常指控人权理事会有“反以色列偏见”,多次通过动议谴责以国镇压巴人,以方去年初索性杯葛理事会,可是各国现在显然认为不能随便放弃这个政治阵地。以色列最近放弃杯葛,还有中俄沙特等力争局内一席,都是同一逻辑。阿拉伯电视台便直言,目前安理会五常中美英法俄都成了人权理事会成员,意味列强都将之视作重要角力平台。

  俄国入局后势必倾力阻止再通过议案攻击巴沙尔,至于沙特目标则刚刚相反。这或许解释了美国官员上月在谈论人权理事国参选国时,虽点名关注中国沙特人权问题,但同时也刻意赞扬沙特在所谓“改善妇女地位”等方面的成绩。对美方来说,人权理事会多一把亲美声音,就多一分力量,有关国家是独裁是民主,恐怕只属次要。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6 - 24
文|徐 来编辑|徐 来《——【·前言·】——》2014年政变夜,曼谷灯火骤灭,英拉的名字,从总理府门口匾额上被摘下;四年后,汕头港务大楼的董事会名单里,却蹦出同一个名字,这段跨度到底暗藏多少急转弯?政坛巅峰与大米政策危机2011年8月,大选计票刚结束,“他信妹妹”这一标识,推着英拉登上泰国史上,首位女总理的位置。30泰铢看病、橡胶补贴、数字教育一口气端上桌,节奏快得让内阁秘书处,都来不及印文件。最惹眼的还是大米收购计划:政府按高于当年市场均价,约四倍的价格统一收粮,想靠国际高价回血。粮仓一年就堆成小山,东南亚主产区又迎来丰收。国际米价反向跳水,财政部年底核账,发现缺口逼近100亿美元。财政黑洞,带来的政治压力像雨季洪水,村镇银行先抽贷,米商囤货观望,街头示威一拨接一拨。军方高层频繁发表“稳定秩序”通告,2014年5月,军车开进总理府,内阁全员被带离会场。同年11月,宪法...
2025 - 06 - 20
来源:视频号2025年6月18日两千五百年的恩情,几十年的仇怨
2025 - 05 - 22
来源:视频号别了,美国之音
2024 - 09 - 27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9月21日193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席卷了整个苏联。短短几年时间,苏联上至苏共中央、下至平民百姓,共计130万人被投入监狱,更有68万人惨遭枪决。每每提及那段黑暗的历史,俄罗斯人总以“大恐怖”来形容30年代中后期的岁月。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苏联当时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这也是他后世被称之为“独裁者”的来源。那么,30年代中后期苏联究竟发生了什么?斯大林又为何不惜犯下如此血债,也要将大清洗运动推行到底?一、苏联恐怖大清洗苏联大清洗,又被称作“肃反运动”。这场浩劫开始于1934年底,全面爆发于1937年初。1937年二月全会后,“大清洗”的机器在苏联全速开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了苏联各个阶层头上。千百万经济干部、党政军干部进行大撤换、大逮捕,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提拔上来的新人,全面接管苏联党政军各部门。“反对派”和“人民敌人”的概念无限扩大。这次...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