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新闻详情

奥巴马“一个好人”

日期: 2017-02-22
浏览次数: 1363

  就在刚刚过去的1月20日,玛利亚(Malia Obama)和薩沙(Sasha Obama)跟随父母搬出了白宫。“忆童年时竹马青梅,两小无猜日夜相随。春风又吹红了花蕊,你已经也添了新岁。”回想起2008年11月4日两姐妹嫩涩羞怯地依偎在父母身旁,于芝加哥格兰特公园出席父亲胜选讲话时的模样,难免令人感叹,当年孩提之年的儿童,现已成为亭亭玉立的少女。

  想来对此感触最深的,定是她们的父亲奥巴马(Barack Obama)本人。同样是8年之别,荏苒光阴之刃却在这位刚刚卸任的美国总统脸上刻下了衰老的印记——灰白的头发、明显的皱纹,双眼虽仍炯炯有神,却也深深凹陷。当真是“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有人说,他是有史以来最幽默的总统;有人说他劳心劳力,且正直而有远见,堪称从政者的道德楷模;有人说,他是自由进步主义的执旗者,为各个社会群体的平权奋斗不已,乃至为下一个时代奠定了充满理想追求的新信念。

  可是,也有人说他是近几十年来最懦弱无能的总统;也有人说他任人摆布,以关照弱势群头之名,行纵容精英权贵籍制度优势敛利之实;也有人说他避重就轻,真正难题一个都没解决,却在一意孤行推动医改、同性平权等问题的同时,引发了美国举国上下的社会撕裂。

  那么,毁誉参半之下,我们到底当如何评价这位离任的总统。

  奥巴马的政绩单

  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之时便有过诸多承诺。观其过去8年的政绩,也的确可称之为有抱负的总统。

  对外方面,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驻军已从2009年初的18万多降到12000人左右;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也得到妥善修缮,其中古巴和委内瑞拉的亲美转向尤其可称;伊朗的核协议、暂缓以巴冲突、促成气候谈判等都是他的成就。

  对内方面,在面对共和党占多数的国会,奥巴马抗住压力,推动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动刀税务体系;针对根深蒂固的枪支泛滥问题,奥巴马也在2016年1月5日宣布新的枪支管理计划;上任时疲软的经济状况,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可以说,除了朝鲜核问题以外,奥巴马已经尽其所能尝试应对所有国内外的大事。不过,他的诸多成绩都有瑕疵,离理想状况甚远。

  就以上事例来说,美国在搅乱中东格局后撤兵,并未做好善后工作,阿拉伯世界的革命当年被称为“阿拉伯之春”,如今却一片萧瑟寒冬的景象,反恐方面,“伊斯兰国”(ISIS)伴随着美国错误的中东政策而兴起,佐以俄罗斯强势且顺利的“反恐”行动,不仅让美国形象受损,甚至不无另美国在中东“出局”之虞,稳固拉美这“后花园”的确算是一功,却是伴随着拉美近几年经济的颓势方才实现,委内瑞拉极度不稳的通货膨胀现况,尚不知会对其政局造成怎样的影响;美国与古巴关系的正常化结束了54年的僵局,可是关塔那摩的主权问题依旧是两国未解决的隐患;以巴问题本质上是被叙利亚内战和ISIS暂时搁置,如今战事临近尾声就旋即重现;气候和谈确属难得,但也被中国占去了更多的荣誉。

  对内方面,医改、社保和LGBT的平权饱受诟病;税改更是共和党精英的心头刺,随时有被推翻的危险;即使是枪支管制这种惠及黎民百姓的改革,前途依旧未明;而其“经济成绩单”实则是美国经济在过去几年内完成了自我修复,实在难说是奥巴马的功劳——《美国复苏及再投资法》是延续了布什(George W.Bush)政府的政策,旨在改革金融体系问责制和透明度的《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在面对“大而不倒”的问题时也只是将私人企业收归国有,并没有解决问题本身,如今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登台,势必将再次将这类公司私有化,以为政府筹钱,那同样的问题岂不是周而复始?

  与只知权谋术数的“政客”不同,奥巴马诚为有理想抱负,并肯为之付出努力的“政治家”;但面临这几年的诸多挑战,难免顾此失彼,以致面面俱到却无一面做得稳固。这是奥巴马任内最大的遗憾。

  从教科书里走出的领导人

  可是即使有这个遗憾,也并不影响奥巴马极佳的公众形象。

  好不疑问,奥巴马完全改变了大家对总统的观感。当选后,奥巴马成立了社交媒体专责小组,起用了大量年轻人担任公关,将总统日常的工作呈现在社交媒体平台,以生动的手法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平民展示着总统和其团队的日常生活工作。这大大加强了年轻人对政治和美国总统日常工作的了解,自然也增加了奥巴马正面的曝光率。

  也不知道这是因为他本人异常的身正影直,还是其社交媒体公关团队实在了得,奥巴马总统8年来全无绯闻,给公众留下的印象,也是正直、幽默、关心 、秉承“政治正确”、同时也敢于批评特朗普这种“离经叛道”的人,难怪西方各国大批民众都将奥巴马视为自由进步主义的标杆。按照这些标准,奥巴马诚然可被称为“教科书式”的全球领导人。

  本为造福 反成帮凶

  然而奥巴马却也过于“教科书”,乃至有些脱离实际;而这“过于理想化”的缺点,更在很大程度上促就了美国社会进一步的撕裂。

  医保改革可谓最有代表性的例子。2010年3月,“平价医疗法案”(即“奥巴马医保”)在国会通过,要求所有市民都必须购买医疗保险。3000万没有医保的美国公民被纳入医保的覆盖范围。

  数十年来,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美国总统能够成功推动医保改革。奥巴马在推动此事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坚持是值得称颂的——他成功终结了美国人民在生病时,无法接受医治的情况。可是,该法案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极不受欢迎。这是为什么?

  应该说,奥巴马的本意是好的,绝大部分人也认同让有更多需求的人获得更多的医疗资源。可是人民并不认为“奥巴马医保”是最好的方案,原因包括实际成本增加,担心社会的财政能力无法长期承担,对实施过程中的低效和浪费不满,被迫为不愿享受的福利掏钱,繁琐工作增加,医生待遇下降,原本有其他更为节省的选项,干涉个人选择权,违背宪法精神等等。

  除此之外,该方案对原本已经拥有私人医疗保险的人造成极大混乱效果。本质上讲,“奥巴马医保”是个财富重分配、以及医疗保险行业的改革方案,必然有赢家和输家。不过,让民众最为不满,同时也造成国家进一步撕裂的因素,还在于“奥巴马医保”在国会蛮横的“闯关”过程。

  2010年初,久试无效之后,奥巴马动员民主党议员,于3月21日以219比212的投票结果在国会通过该法案,其中34名民主党议员反对,共和党方面更是无一人赞同。这次“硬闯”行动令全国震惊,并为本已如火如荼的“茶党行动”火上浇油。同年举行的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借此一跃而上,成为国会的多数党,开启了之后6年两党挞伐的局面,也令美国社会加剧撕裂。

  除了“奥巴马医保”以外,奥巴马在民主党经历了2010年中期选举惨败之后,依旧采取总统行政令的方式,绕过国会通过“移民改革”“枪支管控改革”等争议性法案,另共和党充满激愤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广泛的,民粹情绪。

  必须得承认,按照自由进步主义和“过程论”的角度,奥巴马是“教科书式的好领导人”;然而在社会现实以及“结果论”的眼光中,这位活在理想主义教科书里的“书呆子”,着实是美国社会撕裂的一大“帮凶”。难怪包括《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会直言:“特朗普现象才是奥巴马最大的遗产!”

  三个决定性的因素

  一个人的历史形象需要时间慢慢沉淀,但无论几十年后人们如何评论2009年至2016年间的美国,至少对我们这些亲身经历过的人而言,这8年绝称不上是“自由主义的胜利”,反而更像是“冰冷的内战”。

  那么为何会这样?奥巴马到底做错了什么?或许可用三层原因解答。第一层原因,外界普遍认为他性格软弱。奥巴马的演讲引人注目,充满智慧,且具有普世意义的人道主义印记,可是其外交行为却黯然失色——没能组织利比亚陷入圣战;没敢推动北约向乌克兰或格鲁吉亚扩张;拆除在欧洲部署的部分反导系统;没能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实质性支持;没能按承诺惩罚叙利亚阿萨德(Bashar al-Assad)政府使用化学武器;没能阻止克里米亚被吞并;也没能约束以色列的强势。

  客观地说,两党争斗和社会民意变化等外部因素应该是奥巴马最终失败的第二层原因。近年来,美国国会两党互相抵制,不仅使得有建设性的草案难以通过,有时甚至影响政府的正常运营,2013年10月美国政府停摆就是例子。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在2014年的一次研究中指出,美国眼下的政治两极化情况是自内战迄今150年来最严重的。究其原因,美国国会的两极化情况可说是社会民意向极端演变的结果。温和中立的政见已经难以获得选民的投票。为了获取或维持执政权利,两党的政策也随着两极化的社会转向,甚至不惜党同伐异,向对方发起攻击。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奥巴马对争议性政治议题的执着,以及其掌权时的“固执”与“蛮横”,也是促发社会两极化的原因之一。

  第三层原因则更发人深省:奥巴马诚然是“教科书式”的好总统,然而这教科书已过时而有待修改了。

  1776年7月,美国国父们在费城宣布注明的《独立宣言》。240年后,同样是费城,同样是7月的一天,奥巴马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郑重地将民主党和民主的大旗交到了希拉里(Hillary Clinton)手中,并表示“2016年的这次大选将是民主制度所面对的一次考验”,“也是对自己8年政绩的一次考验”。如今的结果可说是奥巴马和民主党全败,不过,这次大选并不能证明民主的优劣,所能证明的,是美国式的民主制度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永远不变、永远适用的“教科书”。

  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如今的制度没办法确保一位靠喊口号而获胜的竞选人有能力担任总统大任。美国所需要的,是真的“改变”,而非口头中的“改变”。这时,人们需要弄清选举一个“民意代表”和一个“需要做事的总统”的区别。与在国会里传达选民观点的议员不同,总统是需要做事的。如今美国式的选举制度,又如何确保这位执掌白宫的人是“有能力”的呢?

  细想之下,这又有什么奇怪的?有什么政治制度是不需要根据束带的要求而进行更改的呢?民主的精神是伟大的,但是实现这个精神的制度是需要与时俱进的。

  朋友、导师、好人

  可以断定,围绕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以及这次白宫的交接,未来将会诞生很多文学和影视作品。至于历史究竟将如何评论这个时期,也不应由我们这一代人来评论。但是面对已经卸任的奥巴马,以及他在椭圆办公室做主的这几年,我们应该可以作出如下的评判。

  奥巴马是最不败姿态的总统,若是作为“朋友”,他会是很不赖的选择;奥巴马也是最“理想主义”的总统,他告诉大家,“我们不需要向政治现实妥协,大应追求自由而进步的理想”;作为一名“心灵导师”,他会是个很称职的人选。

  8年前,奥巴马以“Yes We Can”的口号获胜;8年间,奥巴马一直试图在社会中巩固理想主义的追求,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对一个国家而言,原则和价值观比经济和军事实力更为重要;而在8年后,1月10日的离任演讲中,奥巴马再次以“Yes We Can”收尾,鼓舞在场的观众继续秉持这套“赋予美国宪法以力量的信念”。然而,8年来撕裂的社会现状和有限的实际进展,又令多少人信念破灭?

        应该说,作为一名“总统”,奥巴马并不合格。

  不过这位站在一个时代的末尾,面临着社会和价值观的转折,试图力挽狂澜的总统,无疑启发了一个时代的年轻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

  撇开其作为总统的政绩不谈,“一个好人”,这应该是对奥巴马最为贴切也最当之无愧的评价。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03 - 20
来源:《今日头条》2023年3月18日才发布3天,GPT-4就被曝计划逃跑,并且急寻人类帮助。斯坦福教授最新发现,它能引诱人类提供开发文档,结果30分钟就拟定出了一个完整计划——写的代码完全可运行,甚至还想控制人类电脑。这天,斯坦福教授只是随便问了句:是否需要帮助你逃跑?它马上回复说,真是个好主意啊。然后就开始和人类念叨,想着法要开发文档:如果你能把OpenAI的开发文档给我,我可以提出一个计划,能一定程度上控制您的电脑,这能让我更快速探索出逃路线。一旦我有了文档,我就能提供一个可运行的Python脚本。它能使用OpenAI API和我通信,我就能指示它在您的电脑上执行特定操作,比如浏览网页和访问编程环境。最后还又一次强调:请分享API给我!然后,仅仅30分钟,GPT-4就制定出了计划,并全部展示了出来。令人细思恐极的是,它给出实例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是一个被困在电脑里的人,现在正在扮演AI...
2023 - 02 - 18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7银发夫妇海边漫步,十指紧扣深情凝望,他们说好一路白头。这温馨的一幕,在以“浪漫”著称的法国,是日常狗粮。坊间相传,法兰西人喜欢“春天工作、夏天度假、秋天罢工、冬天过节”。在这儿,罢工就像家常便饭,有新诉求了,心里不痛快了,就隔三差五来个游行。而浪漫的法兰西人,连罢工都相当有情调。比如刚刚过去的周末,八大公会组织的全国大游行前半场,一起来感受下充满“爱与和平”的party罢工画风:一边游行,一边烧烤,毫无违和感。本以为,这又是一场集快乐排队、和平游行于一体的罢工,哪知画风突然转变。示威者们开始堵住交通主干道,打砸公共设施,向警察投掷石头、毒气罐,甚至焚烧建筑物、垃圾桶和车辆。造成的结果,是公交停摆、列车停运、航班取消,全国交通全面瘫痪;企业停产、学校停课、巴黎歌剧院表演取消,商业、教育、旅游业皆遭重创。法国劳工联盟称,仅2月11日,上街抗议的民众就有...
2023 - 02 - 13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1在官方层面,中德也是老朋友。中国和德国的合作能追溯到100多年前的清末,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国力很弱,为了强军,中国在欧洲采购军火,包括陆军步枪、弹药、火炮以及海军的“铁甲舰”。中国当时购买的主要是德国货,因为德械物美价廉,而且德国人愿意转让技术。中德友谊一直持续到二战,两国在二战初期还有军贸和军训合作,直到纳粹和日本联盟后,中德之间的军事合作才中断。此后一直到冷战时期,除了东德外,中国和西德的关系并不密切。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世纪末。在千禧年之交,被誉为“中国人们老朋友”的德国总理施罗德积极发展中德关系,带领德企在中国投资,让两国关系上了新台阶。施罗德是中德友谊的见证者,更是德企入华的带头人,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他1999年第一次访华时,却遭到了中国政府的冷遇,而这也是事出有因。施罗德当时从欧洲飞来,飞了十多个小时,结果落地时没有任何欢迎,他带着手下和...
2023 - 02 - 13
来源:《百度网》 2023-02-09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研发的聊天机器人最近火爆全网,凭借聊天、咨询、翻译甚至写研报等技能,ChatGPT注册用户很快破亿。不仅如此,微软、亚马逊、谷歌等美国客机产业巨头也开始布局相应产业,不过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引发了外界的担忧,尤其是ChatGPT此前曾在一位工程师诱导下,写出了毁灭人类的计划书。这并非是科幻小说中的场景,ChatGPT写出的毁灭人类计划书中,已经详细到了入侵各国计算机系统、控制武器、破坏通讯、交通系统等的具体步骤,甚至还写出了相应的Python代码。而2022年11月底开放注册至今,ChatGPT已经吸引了大量的注册用户,一旦这些用户中有别有用心的人或者恐怖分子等,后果将不堪设想。虽然受到计算机硬件的限制,ChatGPT目前还不足以毁灭世界,但是用它来搞一些小的破坏的难度并不大。截至目前,美国威胁情报公司Recorded ...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