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新闻详情

华裔医生收购洛杉矶时报的背后

日期: 2018-04-17
浏览次数: 409

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2月25日—3月4日

文/丁果

  父母来自广东台山的华裔医生黄馨祥以五亿美元收购《洛杉矶时报》,震惊全美。黄馨祥从研究医学,到收购洛杉矶湖人队,现时跨足到传媒,确保报章公信力。他最大心愿还是发明“癌症疫苗”,让癌症像流感一样可以预防。

  新媒体在网络崛起之后,美国的主流平面媒体一路衰退,报业集团老板纷纷易人成为新闻。一直到有高度争议的地产界巨子特朗普参加总统大选并入主白宫,才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回春”的刺激素。东部的大报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因为与特朗普对着干,无论是订户或者广告,都有从低谷上升的趋势。但是,远离美国政治中心的西部地方报刊虽然也稍有起色,却无法跟纽约和华盛顿首都圈的报业相比较,依然为生存而挣扎。由家族企业控制超过一个世纪的《洛杉矶时报》曾经跻身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齐名。《洛杉矶时报》二零零零年转手给芝加哥的论坛报业集团(Tribune Co.)后,也没有从根本扭转颓势,裁员和缩版成为家常便饭,采编人员从一九九九年高峰期的一万三千人下降到二零一七年的不到四百人,且加入了报业工会,导致编辑室纷扰不断,六个月竟然换了三位总编辑,发行量下降达四成。谁知,就在《洛杉矶时报》举步维艰之际,一个华裔亿万富翁要出手购买该报的消息震动了美国,也震动了全球新闻界。

  财经界新贵跨界收购着名品牌媒体,虽然仍属凤毛麟角,但也不是前所未闻。二零一三年,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收购《华盛顿邮报》,引发业界震动。网络本来是打败传统媒体的“罪魁祸首”,但网络新贵却又豪迈出手拯救传统媒体着名品牌,这是有钱人的任性,还是传统媒体继续辉煌的不二选择。二零一五年,阿里巴巴集团创办人马云收购香港英文《南华早报》,也引发全球震动和争议,关注传统媒体的独立新闻立场会否因为这些新贵的入主,而发生根本性改变。

  如今,加州最富有的华裔医生黄馨祥博士(Dr.Patrick Soon-Shiong)出价五亿美元,要收购《洛杉矶时报》以及它的姐妹报刊《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San Diego Union-Tribune),再度引发各界关注。

  不像贝索斯和马云,黄馨祥并非靠互联网新经济致富,而是一个靠最传统职业——医生致富的传奇人物,而且是一位名医。跟曾经做过加拿大总督的伍冰枝一样,黄馨祥的父母在中日战争期间逃难出国,从广东台山来到南非,在当地开一家杂货店谋生。黄馨祥在南非伊丽莎白港出生,由于南非采取前名后姓的命名方式,他的名字“馨祥”被当作姓氏,中文媒体曾将他的姓名误译为“陈颂雄”,他没有公开纠正过。黄馨祥从小就天资聪颖,十六岁在南非家乡高中毕业,随后进入南非著名的金山大学医学专业就读,二十三岁毕业走出南非,先后留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洛杉矶加州大学,并在美国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白手起家致富成传奇

  黄馨祥在洛杉矶加州大学从事科研期间,就开始将他天才的医学研究头脑与他在家庭杂货店中耳濡目染的商业精神有效结合,逐渐将自己的事业从外科手术中分离出来,白手起家创办了制药公司。不久,他的名字就出现在美国近五十个专利中,包括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上市的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他的研究中心还开发出多种治疗糖尿病和癌症的药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开发了抗癌药Abraxane。食品药品监督局在二零零五年批准该药可用于治疗乳腺癌,让其成为全美第一个以蛋白质为基础的纳米粒子药物,也是全球首个获批的无溶剂型紫杉类化疗药物。

  不过,黄馨祥不像其他制药公司的创办者,守着自己开创的公司做强做大,他的“创新求变”精神也体现在对待公司的态度之上。于是,他以八十六亿美元出售了生产这些药物的公司,让他一夜之间成为了世界头条新闻的主角和超级富豪,也成为洛杉矶的华裔首富。二零一六年,黄馨祥在福布斯排行榜名列美国第四十七位富豪,该排行榜显示他目前净资产是七十八亿美元。

  有钱人总会带来是非。黄馨祥在有钱和出名之后,也带来了很多官司,其中包括与他哥哥对簿公堂。但是,这些是非都遏制不住他对新事物的追求和尝试。而他作为一个洛杉矶人,这种跨界的投资大都与洛杉矶有关。

  二零一一年,黄馨祥从昔日的篮球名将“魔术师”约翰逊那里买来NBA湖人队百分之四点五的股份。直到二零一三年黄馨祥看球时,湖人队大明星科比跟老板打招呼,全美各大媒体的体育版记者才赫然发现场上坐着一个隐身的富豪。如果说买球队股份只是一种“个人的喜欢”(黄馨祥语),那么,黄馨祥跨界涉足媒体则充满了对华人历史和言论自由的责任感。二零一六年,黄馨祥投资七千多万美元买下论坛出版公司(Tribune Publishing)百分之二十六的股权,成为公司的副主席和第二大投资者,该公司旗下有《洛杉矶时报》和《芝加哥论坛报》。他在叙述这次购买行动的目的时,曾经这样表述:作为中国移民后代,他在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长大,深知新闻自由的价值。报纸代表着公信力(public trust),他有责任保护报纸及其后面的公信力。黄馨祥在进入报业集团后,与高层产生诸多的不快,他当时就表示要买下《洛杉矶时报》,却遭到断然拒绝。但是,《洛杉矶时报》的种种纷扰终于让大股东难以支撑下去,最终只能放手让黄馨祥接管。

  尽管兴趣广泛,但黄馨祥骨子里还是一位医生和理性的科学家,他最大的梦想依然是攻克癌症。为此,他多年来连续收购医院以及多个癌症研究中心,并提出了攻克癌症的“登月计划”——Cancer MoonShot 2020,发起并成立了美国全国免疫治疗联盟(NIC),要开发出下一代攻克癌症的最佳药物和治疗方法,他认为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癌症不但可以治疗,甚至能够像接种流感疫苗一样可以预防。

  激励追寻美国梦的人

  黄馨祥的头衔太多,例如世界上最有钱的医生、美国华裔首富、湖人队股东、生物医学界“奇人”、著名企业家、慈善家等等,如今,他有了美国最著名的报纸品牌,成为守护传统媒体的又一个商界新贵。他如何让《洛杉矶时报》走出困境,重现辉煌,各界期待。同时,作为第一个美国顶尖媒体的“华裔掌门人”,也令全球华人关注。

  《洛杉矶时报》重回了一个洛杉矶人手中,黄馨祥在媒体出击,给受到重创的“追寻美国梦”历史带来新的激励。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03 - 27
来源:《凤凰新闻》作者:历史鉴赏家二战时期,日本和纳粹德国是同盟,纳粹在欧洲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很多犹太人跑到东方,很多是跑到了日本占领区,而日本却没有跟着纳粹德国一起迫害犹太人,这当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人对犹太人有相当的好感和敬畏。在二战之前,日本甚至有计划吸引犹太人来中国东北建国,这个计划被称为“河豚计划”,为何叫这个名字?这当中又有什么故事,我们今天就来聊聊。◇ 雅各布·希夫(1847~1920年)德裔美国籍金融家。他在1865年移民美国,1875年加入了投资银行库恩-洛布公司。1885年继承岳父成为公司总裁,是美国铁路银行的主要银行家之一。在日俄战争期间,他在美国出售日本债券。这日本人最早领教犹太人的厉害是在日俄战争当中。当时的沙皇俄国迫害犹太人,身处美国的犹太银行家雅各布希夫对俄国意见很大,于是不顾风险给了日本巨额贷款,对于战争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最终赢得这场战争...
2023 - 03 - 20
来源:《今日头条》2023年3月18日才发布3天,GPT-4就被曝计划逃跑,并且急寻人类帮助。斯坦福教授最新发现,它能引诱人类提供开发文档,结果30分钟就拟定出了一个完整计划——写的代码完全可运行,甚至还想控制人类电脑。这天,斯坦福教授只是随便问了句:是否需要帮助你逃跑?它马上回复说,真是个好主意啊。然后就开始和人类念叨,想着法要开发文档:如果你能把OpenAI的开发文档给我,我可以提出一个计划,能一定程度上控制您的电脑,这能让我更快速探索出逃路线。一旦我有了文档,我就能提供一个可运行的Python脚本。它能使用OpenAI API和我通信,我就能指示它在您的电脑上执行特定操作,比如浏览网页和访问编程环境。最后还又一次强调:请分享API给我!然后,仅仅30分钟,GPT-4就制定出了计划,并全部展示了出来。令人细思恐极的是,它给出实例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是一个被困在电脑里的人,现在正在扮演AI...
2023 - 02 - 18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7银发夫妇海边漫步,十指紧扣深情凝望,他们说好一路白头。这温馨的一幕,在以“浪漫”著称的法国,是日常狗粮。坊间相传,法兰西人喜欢“春天工作、夏天度假、秋天罢工、冬天过节”。在这儿,罢工就像家常便饭,有新诉求了,心里不痛快了,就隔三差五来个游行。而浪漫的法兰西人,连罢工都相当有情调。比如刚刚过去的周末,八大公会组织的全国大游行前半场,一起来感受下充满“爱与和平”的party罢工画风:一边游行,一边烧烤,毫无违和感。本以为,这又是一场集快乐排队、和平游行于一体的罢工,哪知画风突然转变。示威者们开始堵住交通主干道,打砸公共设施,向警察投掷石头、毒气罐,甚至焚烧建筑物、垃圾桶和车辆。造成的结果,是公交停摆、列车停运、航班取消,全国交通全面瘫痪;企业停产、学校停课、巴黎歌剧院表演取消,商业、教育、旅游业皆遭重创。法国劳工联盟称,仅2月11日,上街抗议的民众就有...
2023 - 02 - 13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1在官方层面,中德也是老朋友。中国和德国的合作能追溯到100多年前的清末,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国力很弱,为了强军,中国在欧洲采购军火,包括陆军步枪、弹药、火炮以及海军的“铁甲舰”。中国当时购买的主要是德国货,因为德械物美价廉,而且德国人愿意转让技术。中德友谊一直持续到二战,两国在二战初期还有军贸和军训合作,直到纳粹和日本联盟后,中德之间的军事合作才中断。此后一直到冷战时期,除了东德外,中国和西德的关系并不密切。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世纪末。在千禧年之交,被誉为“中国人们老朋友”的德国总理施罗德积极发展中德关系,带领德企在中国投资,让两国关系上了新台阶。施罗德是中德友谊的见证者,更是德企入华的带头人,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他1999年第一次访华时,却遭到了中国政府的冷遇,而这也是事出有因。施罗德当时从欧洲飞来,飞了十多个小时,结果落地时没有任何欢迎,他带着手下和...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