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新闻详情

英国香港牌玄机 首相选战热话 北京强力反击

日期: 2019-08-17
浏览次数: 57

来源:《亚洲周刊》2019年28期

文/伍康弘

 英国香港牌玄机 首相选战热话 北京强力反击

香港九龙尖沙咀的反修例示威:出现英国旗(图:欧新社)

英国香港牌玄机 首相选战热话 北京强力反击

约翰逊(右)与侯俊伟(亨特)(图:路透社/欧新社)

 英国香港牌玄机 首相选战热话 北京强力反击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接受BBC专访:指责英国干预中国内政(图:路透社)

       香港反《逃犯条例》风暴意外地成为英国首相之争的热门话题,争夺新任首相的保守党两巨头约翰逊与侯俊伟(亨特),都积极表态声援香港的示威者,大打「香港牌」,侯俊伟更警告中国如不履行《中英联合声明》,要面对严重后果,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强力反击,引发中英外交风波。但由于英国脱欧后在经济上更需要中国市场,在务实主义推动下,这场外交博弈只是徒具形式的「口水战」。

       过去数週,香港反《逃犯条例》风暴成为国际热话,除香港内部大型示威连连,香港也成为国际媒体的头版,各国纷纷针对事件予以评论,香港的前宗主国英国积极介入,意外地成为英国首相之争的热门话题。即将黯然下台的文翠珊(特雷莎.梅,Theresa May),以及保守党内两大巨头││前伦敦市长约翰逊(Boris Johnson)以及外交大臣侯俊伟(亨特,Jeremy Hunt)都纷纷表态,声援香港的示威者,民调一直大幅落后的侯俊伟更是批评的急先锋,期望「抽水」吸引眼球,提升民望。

       香港牌意外掀起涟漪效应,也成为英国保守党党魁竞逐的热话,侯俊伟更警告中国如不履行《中英联合声明》,要面对严重后果,修辞语气之重是歷来仅见,北京也不甘示弱,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强力反击,指责英国「干涉中国内政」,导致香港反修例运动成为中英的外交风波。

       但事实上,英国能作的制裁措施有限,要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则力有不逮,恰恰相反,在英国脱欧后,英国在经济上更需要中国市场,以实现脱欧「均势外交」的理想初衷,在务实主义推动下,这场外交博弈波只是徒具形式的「口水战」。

       香港的反《逃犯条例》修订运动从一开始就引起英国广泛传媒关注,连续多天成为主要报章的头版新闻,六月十三日的《泰晤士报》(The Times)更把六十三岁示威者王凤瑶在警察面前挥舞「大英国米字旗」的图片选为封面图片,国会议员Tom Tugendhat更认为这是「民主和自由的强力象徵」(The Union Jack is a powerful symbol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怀缅「大英帝国」的昔日荣光,但被认为是一种精神自慰,以抒缓因脱欧议题带来的脱欧压力(Strexit)以及脱欧带来的「存在危机」(Brexistential crisis),抚慰重挫的民族心灵。但事实上,由始至终,挥舞英国旗的示威者只有王凤瑶一人,是示威者当中的绝对少数。

       因此,香港牌就成为两大候选人约翰逊及侯俊伟「不打白不打」的「抽水」王牌,首相大热约翰逊表示他会「寸步不离」(every inch of the way) 地支持香港人,似乎要支持香港的反修例运动,但却是口惠而实不至,仅是隔空喊话而已。

       不影响首相竞逐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曾锐生(Steve Tsang)是香港人,长年在英国研究香港和中国问题,对于侯俊伟对香港的关注,他对亚洲週刊说:「侯俊伟的评论是以外交大臣,而不是保守党党魁候选人的身份进行了发言。也就是说,他的发言代表著英国政府的政策和态度,我们没有理由去进行任何其他的推测。」皇家联合研究所 (RUSI) 高级研究员、前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第一秘书查尔斯.帕顿(Charles Parton)具有资深的外交经验,他亦同意这个说法:「以现时英国的政治形势,香港正在发生的事情将不会成为保守党党员决定支持哪位候选人的因素。我不认为二人对此作出回应是为出任首相摆出姿态,而是反映他们关注香港正在发生的事情。」

       在两名候选人评论香港后,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罕有地在大使馆举行记者会,公开指责部分英国政客仍然怀有殖民心态,更指中英关係已受破坏,事件似乎越演越烈。但对于事件对中英关係的影响,查尔斯.帕顿认为:「以威胁的手段对待与中国意愿不符的国家,似乎是目前中国外交策略的趋势,因此,这个关係会否受到破坏取决于中国。」查尔斯.帕顿也认为:「英国坚持执行《中英联合声明》,因为它是一项受联合国承认的国际协定,经由双方同意,是一个完全可以接受的立场。」曾锐生也认为,事件显示北京和伦敦对于《中英联合声明》有著不同的理解:「但国际协定就是国际协定,在这种协议中,如果一方否定了自己先前签字的内容,那么另一方也可以做出相应的回应。」

       英争道德高地

       虽然英国的姿态强硬,但事实上,英国能作出的回应有限。中国政府一直声称《中英联合声明》只是歷史文件,不具备现实意义。中方实际担心,只是带来的国际形象影响,如被指违反《中英联合声明》后,会否令国际社会对中国失去信心。曾锐生认为:「在国际舞台上,我们还必须考虑一个更大的问题,也就是在否定了自己先前的协议后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可信性。」查尔斯.帕顿则考虑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地位的影响:「世人已经从中国如何处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南海的决定的态度,如果中国希望将自己描绘成全球化的领导者,那么我认为他们需要首先遵守国际法。」而不是规矩的破坏者(Rule Breaker)。

       除了两位保守党党魁候选人的表态,部分英国国会议员的言论也引起香港传媒的关注。工党议员海伦.古德曼(Helen Goodman)上週公开点名批评数名香港的英籍警司,更引起香港警察组织的不满。自六月以来,英国国会对香港《逃犯条例》进行多达九次辩论,每次辩论只有不多于二十名议员参与,反映英国政界事实上对香港的关注不大。曾锐生说:「直到近期,英国国会仍认为在《中英联合声明》中的大部分条款得到实行,在这个设定下,香港议题又怎会吸引更多议员讨论呢?真正的考验是下一次对香港的讨论会有多少议员出席。」

       英国脱欧后更需要中国

       从曾经参与辩论的议员可见,他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关心人权事务的议员,包括保守党的Fiona Bruce和多次就香港动议辩论的自由民主党党鞭Alastair Carmichael;第二是国会内的中国通,如能说普通话和广东话的跨党派中国小组主席Richard Graham;第三是与香港有个人关係的议员,在一个辩论中议员Mark Garnier则提到他在一九九七年前后为一位负责香港市场的银行家,对香港的经济稳定十分关注。查尔斯.帕顿预料,关于香港和中国的议题受到英国政圈的关注将会大增,他认为:「英国的政圈逐渐对香港关注,希望保护《中英联合声明》,维护香港人的利益,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英国在香港的利益,因为英国在香港有很多投资以及不少国民。」

       英国脱欧后需要与其他国家合作,摆脱对欧盟的高度依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对英国十分重要。查尔斯.帕顿认为《中英联合声明》不会为英国与中国建立更大的包袱,作为前中英联络第一秘书,他指:「《中英联合声明》是一项国际协议,英国签署时非常了解该协议的内容。」此外,英国须让中国政府知道,英国在香港的利益与中国利益一致,希望香港继续成为繁荣城市、投资和贸易平台:「因此,以『敌对的外国势力』来形容英国与现实无关,而且不符合中国和英国的利益。」

       面对经济下滑风险

       除了「香港牌」作为花絮以外,「脱欧」问题才是英国保守党党魁之争的主轴,从党员到一般群众,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生活与命运,而非万里之外的香港事务。

       经过五轮提名,约翰逊和侯俊伟六月正式成为下任保守党党魁的候选人。在接下来的两星期里,两位候选人将会出席保守党为党员在全国各地举行的十六场选举论坛,并由全国十六万名保守党党员以邮寄方式投票,在七月二十三日选出新党魁和首相。无论最终哪位候选人成为首相,他们都要面对「如何定位脱欧」、「如何实现脱欧」以及「如何重获流失选票」三大挑战,以面对保守党在脱欧公投过后的劣势,收拾脱欧已成定局之下的残局。

       脱欧令英国政治不再以「左翼」和「右翼」来区分,而是支持或反对脱欧。二零一七年的大选,保守党和工党两大传统政党合共得到百分之八十的选票,不过,上月的民意调查显示他们合共的支持度只有百分之三十八。支持脱欧的选民转向提倡以无协议脱欧 (No Deal) 的「脱欧党」(Brexit Party) ,反对脱欧的选民则转向提倡二次公投及推翻脱欧的「自由民主党」(Liberal Democrats),令他们分别以百与之二十四和百分之二十二的支持度领先民调。两大传统政党希望在支持和反对脱欧的选民间寻找妥协方案,这个现象意味选民对此失去兴趣,保守党的新领袖将须思考如何在脱欧问题上重新定位,否则将流失更多选民,使英国政治格局不利于保守党发展。

       虽然文翠珊即将离任首相,国会内支持和反对脱欧的议员数目并没有改变,无论「二次公投」、「有协议脱欧」和「无协议脱欧」,都不会获得过半数议员支持。若新任首相在十月的脱欧限期前不提交新议案,技术上,英国只有「无协议脱欧」一条出路。但保守党内的留欧派明言,他们会因此考虑与工党联手提出不信任动议,迫使新首相提前举行大选。新任首相亦可以经济影响为由,排除「无协议脱欧」,但这将令保守党新任领袖面对不信任动议的风险。因此,保守党的新领袖能否成功带领英国脱欧,将取决于能否提出新解决方案,或选择现有方案;如果选择后者,他们是否準备为此牺牲自己,面对新大选。

       保守党过去三年流失大量选民支持,特别是年轻选票,这次选举的另一焦点是如何重建该党。保守党内现时有两大阵营,一是一国保守主义(One Nation Tory),提倡以更多政府财政资源解决经济和社会公义问题,另一阵营是自由意志主义,希望提供减税和制定商业友好环境来吸引选民。虽然脱欧令保守党党内分裂,两大阵营也有一定的动员能力,影响选举结果。

       约翰逊的信心与隐忧

       根据现时形势,约翰逊在党内深受欢迎,很大可能成为下一任首相。上月民调显示,约翰逊的支持度在保守党党员中以九个百分点领先对手侯俊伟。根据《泰晤士报》/YouGov合作针对保守党党员进行的民调显示,在党内约翰逊的领先优势更加明显,在党内支持度高达百分之七十四,而侯俊伟则只有百分之二十六的支持,两者支持度相差四十八个百分点,如同天壤之别,如无意外,约翰逊将领衔保守党党魁,继而入主唐宁街,成为新任首相。

       作为保守党内倡议脱欧的健将,约翰逊在如何脱欧的立场和目标非常简明清晰,脱欧派党员对他非常支持。为吸引被脱欧党(Brexit Party) 夺去的选票,他认为英国应该为「无协议脱欧」做好準备,才能有足够筹码和欧盟谈判,明确承诺任何情况下,英国也会在十月三十一日离开欧盟。此外,约翰逊曾两次在工党重镇胜出,羸得伦敦市长选举,证明他有能力在大选中击败工党,增加党员对他带领保守党面对选举的信心。

       约翰逊现时胜算十足,但他能否在竞逐期间拥有稳定的表现,仍是变数之一。约翰逊擅于发表触动人心的演说,提出宏大愿景。不过,他过往担任包括外交大臣等重要职位时,显露他忽视政策细节、数次鲁莽决定,有暴虎冯河的危险。他的私生活也吸引媒体的镁光灯。过去数週,为避免错误失言,约翰逊甚至高挂「免战牌」,数次缺席电视辩论。他能否在最后两週保持高支持度,将会成为他会否最终成为下任首相的关键。

       侯俊伟支持留欧

       约翰逊的策略是建立作为「硬脱欧派」的钢铁形象,侯俊伟则是主打自己的干练与稳重。作为「留欧派」代表人物,他曾拒绝和约翰逊一同承诺在十月三十一日离开欧盟。侯俊伟表示他希望团结国家,含煳地表达自己主张,承诺会广泛地和「脱欧派」、北爱民主统一党商讨他们满意的方案,从而与欧盟商讨新协议。

       作为现任外相,侯俊伟在上週末更说,如果他成功当选,加拿大前总理哈柏(Stephen Harper) 将加入其脱欧谈判团,表示自己有干练的处事能力,以及和各派协商的雅量。从政前侯俊伟是颇成功的企业家,他重提自己营商经验,希望展示他能在脱欧谈判中保障英国营商环境。侯俊伟提出脱欧后将企业税由百分之十九减至欧洲最低的百分之十二点五,突显保守党传统上相信低税率可营造可靠的营商自由环境。

       相反,约翰逊则著手减轻中产的税务负担,把百份之四十的薪俸税率的阶层由每月入息五万镑(约六万二千三百八十美元)提高至八万镑。「脱欧」仍是大部分保守党员最关心的议题,但这次选举,两位候选人对国内不同税务、教育和移民等政策定位,仍有变数。一名约翰逊竞选团队中人向亚洲週刊直指他们对胜出选举非常有信心,党内普遍认为因为侯俊伟的风格和论调与文翠珊无异,因此保守党党员期望有一位不同的领袖。

       从香港的反《逃犯条例》修订,到英国保守党党魁、首相之争,距离虽然相隔万里,但政治的涟漪却在英国政坛泛起,中、英两国的隔空开砲,虽然只是口水战,未必会有实质行动,却反映了香港的国际影响力,显示中国在处理香港问题时,需要顾及国际舆论的影响。

       英国首相之争,香港反修例运动只是热话之一,英国人更关心的是脱欧带来的现实问题,而非万里以外的香港。目前,约翰逊是首相宝座的大热门,他如果顺利掌政,可以预料会以他的狂野与激情,重塑英国的政治生态,以及英国的外交形象。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03 - 20
来源:《今日头条》2023年3月18日才发布3天,GPT-4就被曝计划逃跑,并且急寻人类帮助。斯坦福教授最新发现,它能引诱人类提供开发文档,结果30分钟就拟定出了一个完整计划——写的代码完全可运行,甚至还想控制人类电脑。这天,斯坦福教授只是随便问了句:是否需要帮助你逃跑?它马上回复说,真是个好主意啊。然后就开始和人类念叨,想着法要开发文档:如果你能把OpenAI的开发文档给我,我可以提出一个计划,能一定程度上控制您的电脑,这能让我更快速探索出逃路线。一旦我有了文档,我就能提供一个可运行的Python脚本。它能使用OpenAI API和我通信,我就能指示它在您的电脑上执行特定操作,比如浏览网页和访问编程环境。最后还又一次强调:请分享API给我!然后,仅仅30分钟,GPT-4就制定出了计划,并全部展示了出来。令人细思恐极的是,它给出实例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是一个被困在电脑里的人,现在正在扮演AI...
2023 - 02 - 18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7银发夫妇海边漫步,十指紧扣深情凝望,他们说好一路白头。这温馨的一幕,在以“浪漫”著称的法国,是日常狗粮。坊间相传,法兰西人喜欢“春天工作、夏天度假、秋天罢工、冬天过节”。在这儿,罢工就像家常便饭,有新诉求了,心里不痛快了,就隔三差五来个游行。而浪漫的法兰西人,连罢工都相当有情调。比如刚刚过去的周末,八大公会组织的全国大游行前半场,一起来感受下充满“爱与和平”的party罢工画风:一边游行,一边烧烤,毫无违和感。本以为,这又是一场集快乐排队、和平游行于一体的罢工,哪知画风突然转变。示威者们开始堵住交通主干道,打砸公共设施,向警察投掷石头、毒气罐,甚至焚烧建筑物、垃圾桶和车辆。造成的结果,是公交停摆、列车停运、航班取消,全国交通全面瘫痪;企业停产、学校停课、巴黎歌剧院表演取消,商业、教育、旅游业皆遭重创。法国劳工联盟称,仅2月11日,上街抗议的民众就有...
2023 - 02 - 13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1在官方层面,中德也是老朋友。中国和德国的合作能追溯到100多年前的清末,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国力很弱,为了强军,中国在欧洲采购军火,包括陆军步枪、弹药、火炮以及海军的“铁甲舰”。中国当时购买的主要是德国货,因为德械物美价廉,而且德国人愿意转让技术。中德友谊一直持续到二战,两国在二战初期还有军贸和军训合作,直到纳粹和日本联盟后,中德之间的军事合作才中断。此后一直到冷战时期,除了东德外,中国和西德的关系并不密切。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世纪末。在千禧年之交,被誉为“中国人们老朋友”的德国总理施罗德积极发展中德关系,带领德企在中国投资,让两国关系上了新台阶。施罗德是中德友谊的见证者,更是德企入华的带头人,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他1999年第一次访华时,却遭到了中国政府的冷遇,而这也是事出有因。施罗德当时从欧洲飞来,飞了十多个小时,结果落地时没有任何欢迎,他带着手下和...
2023 - 02 - 13
来源:《百度网》 2023-02-09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研发的聊天机器人最近火爆全网,凭借聊天、咨询、翻译甚至写研报等技能,ChatGPT注册用户很快破亿。不仅如此,微软、亚马逊、谷歌等美国客机产业巨头也开始布局相应产业,不过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引发了外界的担忧,尤其是ChatGPT此前曾在一位工程师诱导下,写出了毁灭人类的计划书。这并非是科幻小说中的场景,ChatGPT写出的毁灭人类计划书中,已经详细到了入侵各国计算机系统、控制武器、破坏通讯、交通系统等的具体步骤,甚至还写出了相应的Python代码。而2022年11月底开放注册至今,ChatGPT已经吸引了大量的注册用户,一旦这些用户中有别有用心的人或者恐怖分子等,后果将不堪设想。虽然受到计算机硬件的限制,ChatGPT目前还不足以毁灭世界,但是用它来搞一些小的破坏的难度并不大。截至目前,美国威胁情报公司Recorded ...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