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新闻详情

“西方打不赢俄罗斯,却想通过这个办法消灭它”

日期: 2022-07-27
浏览次数: 7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07-26

参考消息网7月26日报道 俄新社网站7月23日发表题为《西方打不赢俄罗斯,却想消灭俄罗斯》的文章,作者是彼得·阿科波夫。全文摘编如下:

西方又重拾了它的旧观念:如果在战场上或通过制裁无法击败俄罗斯,那么干脆消灭它。这个想法并不新鲜,但在目前情况下,西方实际上别无选择——必须针对这个永恒的俄罗斯问题做点什么,必须设定战略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没有了俄罗斯——西方便没有了麻烦。这合乎逻辑吗?

扶植分离主义者

由于不可能从外部消灭这个核超级大国,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办法是让俄罗斯人自己动手。西方曾投注于想象中的“颜色革命”(即动乱和内部政变),扶植亲西方的“好人”上台,让他们自己解散俄罗斯或将俄罗斯转变为一个邦联,但这一招并没有奏效。尽管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有人相信这一进程会延续下去,但事实正相反,俄罗斯开始收拾河山,恢复历史空间。于是,只剩下最后的希望,那就是从内部炸毁整个“俄罗斯家园”。

“西方打不赢俄罗斯,却想通过这个办法消灭它”

2021年美俄首脑会晤(资料图片)

怎么做?借助民族问题,也就是分裂主义。好在有1917年和1991年的经验——第一次,它奏效了一段时间;第二次,它使我们至今仍在品尝苦果。第三次应该是最后一幕,此后,俄罗斯作为一个单一国家将不复存在。

我们的盎格鲁-撒克逊对手自己不会做任何事情,他们想借助我们自己的双手做这一切。主要是利用政治移民和地区分离主义者之手。如果没有移民和本地分离主义者多年来所做的准备,分离主义势头就不可能急剧上升,盎格鲁-撒克逊人现在就是希望发生这一幕,哪怕花十年、二十年也在所不惜,他们会努力为拆散俄罗斯而创造条件。

他们支持“被奴役的民族”,试图为俄罗斯的未来解体奠定意识形态上和组织上的基础。要让俄罗斯彻底解体,以便永远不再有这个危险的“俄罗斯世界”。

这项工作已经启动。昨天,第二届“俄罗斯自由民族论坛”在布拉格开幕。与会者和嘉宾包括波兰和乌克兰前任外交部长、俄罗斯两名前国家杜马议员以及数十名声称代表我国不同民族的活跃移民分子。还有美国和欧洲的客人。该论坛几乎是在美国一年一度的“被奴役人民周”之后立即举行的,美国的这一活动旨在展现对争取自由和独立斗争的支持。具体支持谁?鞑靼人和车臣人?不,是世界上所有遭受共产主义压迫的民族。这一口号是在上世纪50年代宣布的,但后来他们又把共产主义换成了威权主义和独裁政权。而现在,“俄罗斯帝国主义”的话题又变得时髦起来。

七个“去”行动清单

为了实现目标,他们需要做些什么?哦,这里有一大堆“去”:去帝国主义化与去殖民化、去普京化与去纳粹化、去军事化与去核化(即取消核地位)……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变革。

对六个“去”中的每一个都作了详细说明(例如,“使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拥有自己的历史、特性、文化和经济,都能充分行使自决权”)。但这里总让人觉得还缺点什么。没错,论坛发布的一篇文稿中提供了一份更加完整的“行动”清单,这里有七个“去”——还有一个“去俄罗斯化”。之所以没把这个“去”列入最终目标清单,是因为它太直白了,而“去俄罗斯化”的出现绝对是有原因的。

“去俄罗斯化”最准确反映了所谓的俄罗斯非殖民化这一目标。要让俄罗斯去俄罗斯化,即摆脱俄罗斯人。怎么做?只需要让俄罗斯人不再意识到自己是俄罗斯人。

正如乌克兰境内的东斯拉夫人和许多俄罗斯裔不再意识到自己是俄罗斯民族的一部分一样,俄罗斯境内的俄罗斯人也应该变成西伯利亚人、哥萨克人、波罗的海人、莫斯科人、库班人。如果你愿意,这一切真可以做到,你只需要时间、实力和宣传。但首要条件当然是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缺失,以及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崩溃。只要给他们提供这样一个俄罗斯,他们就会在几十年内让俄罗斯人转变为非俄罗斯人。

唯一的问题是没有人会给出这样的俄罗斯,这里的重点不在于普京,而在于俄罗斯人民本身。俄罗斯人民经历了苏联和社会经济秩序的解体、分裂主义的肆虐和俄罗斯继续解体之威胁的最严峻考验,但他们凭借力量和精神凝聚在一起。他们相互抱团,并归拢自己的土地;他们不会再松弛无力,不仅是在战场上,也包括在国内。

俄罗斯的团结统一能否经得起考验?这取决于我们自己,因为这种考验主要不是来自我们的地缘政治对手和他们所利用的分离主义者,而是来自我们自己对国家的态度。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03 - 27
来源:《凤凰新闻》作者:历史鉴赏家二战时期,日本和纳粹德国是同盟,纳粹在欧洲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很多犹太人跑到东方,很多是跑到了日本占领区,而日本却没有跟着纳粹德国一起迫害犹太人,这当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人对犹太人有相当的好感和敬畏。在二战之前,日本甚至有计划吸引犹太人来中国东北建国,这个计划被称为“河豚计划”,为何叫这个名字?这当中又有什么故事,我们今天就来聊聊。◇ 雅各布·希夫(1847~1920年)德裔美国籍金融家。他在1865年移民美国,1875年加入了投资银行库恩-洛布公司。1885年继承岳父成为公司总裁,是美国铁路银行的主要银行家之一。在日俄战争期间,他在美国出售日本债券。这日本人最早领教犹太人的厉害是在日俄战争当中。当时的沙皇俄国迫害犹太人,身处美国的犹太银行家雅各布希夫对俄国意见很大,于是不顾风险给了日本巨额贷款,对于战争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最终赢得这场战争...
2023 - 03 - 20
来源:《今日头条》2023年3月18日才发布3天,GPT-4就被曝计划逃跑,并且急寻人类帮助。斯坦福教授最新发现,它能引诱人类提供开发文档,结果30分钟就拟定出了一个完整计划——写的代码完全可运行,甚至还想控制人类电脑。这天,斯坦福教授只是随便问了句:是否需要帮助你逃跑?它马上回复说,真是个好主意啊。然后就开始和人类念叨,想着法要开发文档:如果你能把OpenAI的开发文档给我,我可以提出一个计划,能一定程度上控制您的电脑,这能让我更快速探索出逃路线。一旦我有了文档,我就能提供一个可运行的Python脚本。它能使用OpenAI API和我通信,我就能指示它在您的电脑上执行特定操作,比如浏览网页和访问编程环境。最后还又一次强调:请分享API给我!然后,仅仅30分钟,GPT-4就制定出了计划,并全部展示了出来。令人细思恐极的是,它给出实例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是一个被困在电脑里的人,现在正在扮演AI...
2023 - 02 - 18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7银发夫妇海边漫步,十指紧扣深情凝望,他们说好一路白头。这温馨的一幕,在以“浪漫”著称的法国,是日常狗粮。坊间相传,法兰西人喜欢“春天工作、夏天度假、秋天罢工、冬天过节”。在这儿,罢工就像家常便饭,有新诉求了,心里不痛快了,就隔三差五来个游行。而浪漫的法兰西人,连罢工都相当有情调。比如刚刚过去的周末,八大公会组织的全国大游行前半场,一起来感受下充满“爱与和平”的party罢工画风:一边游行,一边烧烤,毫无违和感。本以为,这又是一场集快乐排队、和平游行于一体的罢工,哪知画风突然转变。示威者们开始堵住交通主干道,打砸公共设施,向警察投掷石头、毒气罐,甚至焚烧建筑物、垃圾桶和车辆。造成的结果,是公交停摆、列车停运、航班取消,全国交通全面瘫痪;企业停产、学校停课、巴黎歌剧院表演取消,商业、教育、旅游业皆遭重创。法国劳工联盟称,仅2月11日,上街抗议的民众就有...
2023 - 02 - 13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1在官方层面,中德也是老朋友。中国和德国的合作能追溯到100多年前的清末,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国力很弱,为了强军,中国在欧洲采购军火,包括陆军步枪、弹药、火炮以及海军的“铁甲舰”。中国当时购买的主要是德国货,因为德械物美价廉,而且德国人愿意转让技术。中德友谊一直持续到二战,两国在二战初期还有军贸和军训合作,直到纳粹和日本联盟后,中德之间的军事合作才中断。此后一直到冷战时期,除了东德外,中国和西德的关系并不密切。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世纪末。在千禧年之交,被誉为“中国人们老朋友”的德国总理施罗德积极发展中德关系,带领德企在中国投资,让两国关系上了新台阶。施罗德是中德友谊的见证者,更是德企入华的带头人,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他1999年第一次访华时,却遭到了中国政府的冷遇,而这也是事出有因。施罗德当时从欧洲飞来,飞了十多个小时,结果落地时没有任何欢迎,他带着手下和...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