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新闻详情

台驻日外交官之死

日期: 2018-12-22
浏览次数: 115

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9月30日

文/童清峰

  台风肆虐日本关西,台驻日大阪办事处长苏启诚被批应变不力,最终不堪压力自杀身亡。台驻日代表谢长廷撇清责任,与苏切割,民进党弃车保帅,成了压垮苏的最后一根稻草。

  日前风灾重创日本关西,其对外门户关西机场关闭引发滞日台人不满外馆处置,台驻日大阪办事处长苏启诚不堪压力,九月十四日上午在大阪丰中市的住处自杀身亡,结束六十一岁生命,震撼各界。

  苏启诚之死引发各界对「谁杀了外交官」的热议,纷纷探究其死因。根据苏在官邸所留遗书提及,因风灾对滞日台人因应措施「受到严厉批评」,「感到很痛苦」。

  对于苏启诚的死因,众说纷纭,他究竟是受到什么压力,逼他决定以死明志?对此,民进党政治人物一再强调是「舆论杀人」、「网络酸民」肇祸,甚至认为是中共假新闻所造成。但真相究竟如何?

  将时间拉回九月四日,受到台风「飞燕」肆虐的关西机场沦为孤岛,约七十名台湾散客滞留,有人致电台驻大阪代表处寻求住宿协助,却吃了闭门羹,引发轩然风波。

  旅客投宿无门,驻日代表谢长廷成了众矢之的,外界质疑她台风天不作为,还有闲工夫发批评国民党主席吴敦义的选举文。民众怒气传到日本,一天后,谢才突然醒悟,在脸书上说,可以「承受大家愤怒的出口」,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差不多同一时间,台湾网络论坛PTT八卦板出现一篇爆料文,将事件归咎于大阪办事处,指称办事处的人是「国民党余孽」,都「老油条」,没有一个人是谢管的。事后研判,此举似乎是想透过网络带风向,把究责风吹向大阪处。后来网友查找IP地址,发现作者IP位于东京,不得不让人怀疑是有心人所为。

  九月七日,谢长廷飞到北海道,处理赈灾后续事宜。他接受媒体访问时,直接点名大阪处该为灾后处置失当致歉。他说,「大阪方面处理如果有错,就应该道歉」,目前外交部在查,「他(办事处长苏启诚)是外交部任命,他要处理」。

  身为驻日代表,谢长廷不但没有一肩挑起所有责任担当,反而迫不及待与大阪处切割,让外界大感诧异。他强调,很多骂他的人搞不清楚,「大阪不是我,大阪是属于大阪的」,他在东京,而非在关西,两地相距五百七十二公里,这位政坛老手一副事不关己地说,坦白讲办事处的人事不是他任命,也没有大考绩权力,「不属于我」,谈话口径与前述PPT爆料文如出一辙。

  就在谢长廷保守批评之际,民进党内不同派系趁机对他落井下石,代表该党参选高雄市长的陈其迈就直言,「该检讨就检讨」。但谢毕竟是党内大老级,也是派系领袖,批谢可能引发派系内斗,党内开始出现保谢之声。一名不具名的绿营人士挺身为谢护航,指出问题出在体制,日本各地办事处长是公务员常任文官,考绩则是外交部所管云云,弹的还是旧调,意思是「千错万错都是文官的错,而文官,谢长廷管不到」。这名用心良苦地帮谢开脱的绿营人士直言,「最大问题还是在大阪办事处长身上」。

  绿营摆明是要弃车保帅,一股脑把责任推给一个才上任两个月的小小大阪处长苏启诚,但对其顶头上司谢长廷却是体谅有加,好像他任何责任都不用负,甚至连督导不周这种最低程度的批评都不提,让外界见识到民进党争功诿过文化还不是一般的夸张。

  外交部磨刀霍霍究责

  苏启诚轻生后,一名与他相熟的旅日医师王辉生投书台湾《苹果日报》,釐清更多风灾后处置失当细节,原来苏轻生前二天仍为自己救灾不力相当内疚,认为自己「处置不当,连累谢大使,罪过」。《苹果日报》也取得当时苏启诚与王辉生的信任往来所有内容,当时苏身陷遭轰救灾慢的风暴中,承受极大压力。

  从苏王往返的信件研判,苏也许因救灾迟缓,觉得愧对谢长廷,但谢稍早之前的公开发言硬把所有责任往苏身上推,无疑会把让已经焦头烂额的苏更加自责,而且外交部正磨刀霍霍准备究责,似乎就成了压垮苏的最后一根稻草。

  驻日馆六处检讨会议原订十五日在大阪召开,苏启诚选在前一天轻生。有媒体报道,绿营人士透露外交部内部已在检讨撤换苏,可能改由台湾日本关系协会秘书长张淑玲赴日就任。不过外交部严正驳斥撤换一事子虚乌有,强调确有请驻大阪处提检讨报告,但从未有撤换处长的讨论。

  一名政治评论员质疑,谢长廷做过行政院长,叱咤台湾政坛几十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但当了驻日代表后,胆子变小,如今仅因救灾不力遭炮轰,就把责任往下推,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身为领导者应有的承担。

  前外长欧鸿鍊对于谢长廷对外一再卸责的说法,也看不过去。他批评,假如谢有肩膀,承担责任并道歉,不至于造成苏启诚自杀这种悲惨事件。

  在苏启诚轻生后,网络流传一篇《谁杀了我们的外交官?》,作者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苏宏达说,苏启诚与他同为外交领事人员二十四期,他为苏启诚抱不平,指出政治人物只会放话把责任全推给职业外交官,「肥缺」却留给自己。

  民进党紧盯驻外肥缺

  他指出,民进党上台以后,大幅撤换驻外使节中的职业外交官,改派民进党政治人物或其子女。这些政治任命的大使、代表、公使、副代表全都派驻在好山好水的城市,例如东京、巴黎、柏林、爱尔兰、瑞士、泰国等地,没有一个派往需要打仗、捍卫邦交、生活艰困、需要忍受疟疾黄热病的非洲、太平洋小岛或加勒比海。他进一步指出,这些政治任命不必经过外交特考,也没有任何客观条件规范,在这些舒适的城市占尽便宜,坐享公费支付官邸、专属叫车司机和年薪新台币三百万(约合九十七万美元)以上的俸禄。

  苏宏达文章打到民进党痛处,引起极大共响,外交部长吴钊燮亲自反驳苏宏达,强调「特命全权大使」是民主国家常态。而苏则不甘示弱,要求吴对外公布民进党政治任命的使节名单供外界检视。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6 - 24
文|徐 来编辑|徐 来《——【·前言·】——》2014年政变夜,曼谷灯火骤灭,英拉的名字,从总理府门口匾额上被摘下;四年后,汕头港务大楼的董事会名单里,却蹦出同一个名字,这段跨度到底暗藏多少急转弯?政坛巅峰与大米政策危机2011年8月,大选计票刚结束,“他信妹妹”这一标识,推着英拉登上泰国史上,首位女总理的位置。30泰铢看病、橡胶补贴、数字教育一口气端上桌,节奏快得让内阁秘书处,都来不及印文件。最惹眼的还是大米收购计划:政府按高于当年市场均价,约四倍的价格统一收粮,想靠国际高价回血。粮仓一年就堆成小山,东南亚主产区又迎来丰收。国际米价反向跳水,财政部年底核账,发现缺口逼近100亿美元。财政黑洞,带来的政治压力像雨季洪水,村镇银行先抽贷,米商囤货观望,街头示威一拨接一拨。军方高层频繁发表“稳定秩序”通告,2014年5月,军车开进总理府,内阁全员被带离会场。同年11月,宪法...
2025 - 06 - 20
来源:视频号2025年6月18日两千五百年的恩情,几十年的仇怨
2025 - 05 - 22
来源:视频号别了,美国之音
2024 - 09 - 27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9月21日193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席卷了整个苏联。短短几年时间,苏联上至苏共中央、下至平民百姓,共计130万人被投入监狱,更有68万人惨遭枪决。每每提及那段黑暗的历史,俄罗斯人总以“大恐怖”来形容30年代中后期的岁月。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苏联当时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这也是他后世被称之为“独裁者”的来源。那么,30年代中后期苏联究竟发生了什么?斯大林又为何不惜犯下如此血债,也要将大清洗运动推行到底?一、苏联恐怖大清洗苏联大清洗,又被称作“肃反运动”。这场浩劫开始于1934年底,全面爆发于1937年初。1937年二月全会后,“大清洗”的机器在苏联全速开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了苏联各个阶层头上。千百万经济干部、党政军干部进行大撤换、大逮捕,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提拔上来的新人,全面接管苏联党政军各部门。“反对派”和“人民敌人”的概念无限扩大。这次...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