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新闻详情

长工时损经济 不要“低等勤奋”

日期: 2017-12-27
浏览次数: 807

来源:《信报》

文/《信报》编辑部

  前言:月前,深水涉发生3死30伤车祸,巴士司机疑因底薪低要加班直踩14小时“多劳多得”,超长工时酿成悲剧。2012年香港全年工时为2296小时,至2015年达2606小时,冠绝全球。3年内,足足增加310小时。究竟是多劳多得,抑或得不偿失?

  19世纪初,欧洲工厂工人每周工时长达60小时。随着科技进步到1920年代,大部分欧洲工厂每周工时已降至40小时。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因斯于1930年发表一篇文章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乐观预测人类在100年间会解决所有经济问题,经济水平有8倍之高,一个人每周只要工作15小时,就能满足Adam Smith所讲基本生存需要。

  2030年距今尚有17年,目前全世界法定工作工时最短的国家——法国每周还要工作35小时,远超过凯因斯预测的一倍。

  工时效率  亚洲低于欧美

  人们主观认为“多劳多得”是定律,但工时愈长就代表经济愈好吗?《哈佛商业评论》研究20年资料,结果发现勤力工作与经济增长没有必然关系(见文末附图)。国际劳工组织(ILO)劳动环境专家Jon Messenger进一步指出,“长工时令每个小时劳动生产力下降”。

  以美国为例,每增加10%工时,生产力反而下降2.4%。另外,《哈佛商业评论》以南韩为例,发现每名劳工每年平均工作近2200小时,贡献GDP每小时约30美元。法国劳工每年工时少了十分之一,但每小时产生的GDP,却是南韩人的两倍(见文末附图)。

  亚洲国家长工时成风,却换不来经济效益。据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2012年调查,日本及南韩工时较长,打工仔每工作1小时产生的GDP平均只有40.1美元及28.9美元;相反,挪威、美国及德国工时较短,却分别为86.6美元、64.1美元及58.3美元,前者工时效率远低于后者。

  GDP与工时甚至成反比。英国顾问公司Expert Market以GDP除以工时计算,发现全球多个经济最繁荣的国家,工时反而是偏低(见文末附图)。欧洲小国卢森堡,连续2年荣登全球生产力之冠。2017年,该国年工时仅1512小时,比起2016年的1643更短,但生产力却不跌反增。

  从科学角度,德国科学家Ernst Abbe就发现“每日工作时数从9小时缩减至8小时,反而能提高生产力”,而每周超过40小时工作会容易因疲劳而犯错。“各地工时自上世纪显著下降,由1900年人均3000小时,至今发展中国家1800小时以下”,Jon Messenger说:“最有效率的国家工时更低。”但作为发达经济体的香港,却是逆潮流而行。

  我们应该再三思考有效利用时间。前日本麦肯锡资深合伙人山梨广一曾提出“低等勤奋”概念,指出长工时往往是因为“想用时间展现责任感”,却在进行低生产力工作;尽管明知加班本身没有意义,但“时间=努力”的错觉却植根打工仔脑海(简称“奴性重”),这种信奉“时间至上主义”的工作方式毫无效率,更甚会错失体验新事物,激发新想法的机会。

  黄金三小时法则

这种“低等勤奋”会形成“累门累”,从科学角度会出现物极必反的现象。美国化学安全委员会(Chemical Safety Board)便指出,“人们疲累时常常思考僵化,难以应付变化或异常情况,而且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做正确推论。”

扩展至国家层面,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教授Paul-André Rosental便认为,过长工时会伤害整体经济,原因是员工健康受损,国家健康与安全保险支出都会更加沉重。

  美国著名管理大师Peter Ferdinand Drucker曾说过:“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都不能管理。”从管理学角度,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黄金三小时”。

该法则原指早晨5点到8点,乃每天工作效率最高时段,比起其他时段高达三倍。但人人“生理时钟”不同,若能把握好属于自己那3小时,就可以达到1天等于两天的效果。

  从工作心理学角度,专家K.Anders Ericsson亦表示:“人的工作专注力只可维持4至5小时,之后工作表现便会由最高峰回落,员工可能会发白日梦、浏览社交网站,损害生产力。”

  踏入21世纪,互联网等高科技足以节省时间、提高生产力、释放劳动力,但如今工时反而愈来愈长。在过劳死肆虐的日本,有个词语叫“社畜”即“工时的牲口”,指事事以公司为重心、顺从指示辛勤工作的员工,意思与港人形容打工仔为“港奴”类似。

  踏入知识型经济年代,着眼点不应再是将“时间”换取“劳力”,而是用“时间”提升“脑力”。美国经历了多次金融冲击后,作为经济引擎的地位仍然无法动摇,皆因硅谷的生产力潜力无限,弹性工时、开放式办公室等崭新理念都发源自这里。Google、Facebook等巨企绝非靠长工时取胜!

       近年香港发展科技产业,仍是朝九晚五既定框架,“工业革命年代”思维,又如何生出科技金蛋?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03 - 27
来源:《凤凰新闻》作者:历史鉴赏家二战时期,日本和纳粹德国是同盟,纳粹在欧洲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很多犹太人跑到东方,很多是跑到了日本占领区,而日本却没有跟着纳粹德国一起迫害犹太人,这当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人对犹太人有相当的好感和敬畏。在二战之前,日本甚至有计划吸引犹太人来中国东北建国,这个计划被称为“河豚计划”,为何叫这个名字?这当中又有什么故事,我们今天就来聊聊。◇ 雅各布·希夫(1847~1920年)德裔美国籍金融家。他在1865年移民美国,1875年加入了投资银行库恩-洛布公司。1885年继承岳父成为公司总裁,是美国铁路银行的主要银行家之一。在日俄战争期间,他在美国出售日本债券。这日本人最早领教犹太人的厉害是在日俄战争当中。当时的沙皇俄国迫害犹太人,身处美国的犹太银行家雅各布希夫对俄国意见很大,于是不顾风险给了日本巨额贷款,对于战争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最终赢得这场战争...
2023 - 03 - 20
来源:《今日头条》2023年3月18日才发布3天,GPT-4就被曝计划逃跑,并且急寻人类帮助。斯坦福教授最新发现,它能引诱人类提供开发文档,结果30分钟就拟定出了一个完整计划——写的代码完全可运行,甚至还想控制人类电脑。这天,斯坦福教授只是随便问了句:是否需要帮助你逃跑?它马上回复说,真是个好主意啊。然后就开始和人类念叨,想着法要开发文档:如果你能把OpenAI的开发文档给我,我可以提出一个计划,能一定程度上控制您的电脑,这能让我更快速探索出逃路线。一旦我有了文档,我就能提供一个可运行的Python脚本。它能使用OpenAI API和我通信,我就能指示它在您的电脑上执行特定操作,比如浏览网页和访问编程环境。最后还又一次强调:请分享API给我!然后,仅仅30分钟,GPT-4就制定出了计划,并全部展示了出来。令人细思恐极的是,它给出实例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是一个被困在电脑里的人,现在正在扮演AI...
2023 - 02 - 18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7银发夫妇海边漫步,十指紧扣深情凝望,他们说好一路白头。这温馨的一幕,在以“浪漫”著称的法国,是日常狗粮。坊间相传,法兰西人喜欢“春天工作、夏天度假、秋天罢工、冬天过节”。在这儿,罢工就像家常便饭,有新诉求了,心里不痛快了,就隔三差五来个游行。而浪漫的法兰西人,连罢工都相当有情调。比如刚刚过去的周末,八大公会组织的全国大游行前半场,一起来感受下充满“爱与和平”的party罢工画风:一边游行,一边烧烤,毫无违和感。本以为,这又是一场集快乐排队、和平游行于一体的罢工,哪知画风突然转变。示威者们开始堵住交通主干道,打砸公共设施,向警察投掷石头、毒气罐,甚至焚烧建筑物、垃圾桶和车辆。造成的结果,是公交停摆、列车停运、航班取消,全国交通全面瘫痪;企业停产、学校停课、巴黎歌剧院表演取消,商业、教育、旅游业皆遭重创。法国劳工联盟称,仅2月11日,上街抗议的民众就有...
2023 - 02 - 13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1在官方层面,中德也是老朋友。中国和德国的合作能追溯到100多年前的清末,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国力很弱,为了强军,中国在欧洲采购军火,包括陆军步枪、弹药、火炮以及海军的“铁甲舰”。中国当时购买的主要是德国货,因为德械物美价廉,而且德国人愿意转让技术。中德友谊一直持续到二战,两国在二战初期还有军贸和军训合作,直到纳粹和日本联盟后,中德之间的军事合作才中断。此后一直到冷战时期,除了东德外,中国和西德的关系并不密切。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世纪末。在千禧年之交,被誉为“中国人们老朋友”的德国总理施罗德积极发展中德关系,带领德企在中国投资,让两国关系上了新台阶。施罗德是中德友谊的见证者,更是德企入华的带头人,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他1999年第一次访华时,却遭到了中国政府的冷遇,而这也是事出有因。施罗德当时从欧洲飞来,飞了十多个小时,结果落地时没有任何欢迎,他带着手下和...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