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新闻详情

鱼化石:远古奥秘

日期: 2015-04-21
浏览次数: 1805

来源:《信报》2015年4月3日-7日

文/占飞

 

利兹鱼是一种已经灭绝巨大的厚茎鱼目鱼类,生活在侏罗纪中期,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巨大的硬骨鱼类。(图片来源:Dmitry Bogdanov)

 

  最近有两则鱼化石的新闻:一则为港大地球科学系学生谢子旗发现大学博物馆珍藏为侏罗纪时代的鱼化石,乃1.47亿年前(恐龙时代)脊椎动物化石;另一则为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列斯顿(Jeff Liston)等人发表研究报告,从利兹鱼(Leedsichthys)化石的年轮环发现,那是1.6亿年前的生物,体型可达16.5公尺。

  到底发现鱼化石对现代人有何意义?

  也许有人会问:鱼化石跟现代人的生活究竟有何关系?

  鱼化石所记录的,无疑是远古生物史,从表面看来,大概跟现代人的忙碌生活并没有多大关系,因此媒体都不大重视,世人也不太关心;然而,谢子旗及其导师港大地球科学系助理教授(研究)文嘉棋博士所发现的鱼化石,至少证明了在1.47亿年前,本港境内曾存在副狼鳍鱼(Paralycoptera),此乃本港第一次经鉴定的恐龙时代脊椎动物化石,这一发现对认识地球而言,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香港大学宣布香港首次鉴别出一件约1.47亿年前侏罗纪的副狼鳍鱼化石,图为发现化石的港大学生谢子旗(右)及其导师港大地球科学系助理教授(研究)文嘉棋博士。

生态学意义

  至于列斯顿等人所发表的研究报告,名称很长,题为《侏罗纪利兹鱼的生长、年龄和体型尺寸》(Growth, age and size of the Jurassic pachycormid Leedsichthys problematicus),当中说明了此种大型鱼类的重要意义,并可证实在侏罗纪时代,海洋浮游生物数量远比想象中要巨大得多,从中可窥见有关变迁,更可窥见海洋生态,以及浮游生物的繁殖力是何等旺盛。

  鱼化石乃鱼的尸体,经历了亿年变动而形成沉积岩,谢子旗及文嘉棋所发现的副狼鳍鱼化石出土于香港荔枝庄,过去在浙江省永康出土的同类发现,只是早白垩纪时期的鱼化石,距今约1.1亿年前;是次发现的意义,在于改变了地理学者对副狼鳍鱼的相关理解,从而扩展了鱼化石的地理研究范围,将可追溯的年代,推前了最少3000万年。

  至于利兹鱼,则是侏罗纪年代海洋中的“吸尘器”,因此种巨鱼会张大嘴巴,吸食及过滤浮游生物;地球上第一个利兹鱼骨骼化石样本出土于1886年,由阿尔法特•利兹(Alfred Nicholson Leeds)所发现,故此鱼以利兹命名,它以浮游生物为食物,出生后20年,体型可增长至9米,38年达到16.5米,生长速度超过了现代鲸鲨,由此可见,远古浮游生物的繁殖力和生命力极强,否则不足以喂饱利兹鱼此一庞然巨物。

  人类不断向外太空探索,而谷歌地图为人提供了极大的利便,因此人们对地球及其科学似乎再不太重视了,这也许是地理学的困境;在十九世纪中期,英国地理学家威廉晓士(William Hughes)就曾指出,如果仅仅着眼于地方名称,那并不是真正的地理学。

地理学演变

  他认为地理学有更远大的目标:“地理学寻求把现象归类、比较、归纳、由结果追溯至原因,从而追溯出自然的定律及表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在威廉晓士的心目中,地理学乃“对世界的描写”:那是一门综合科学,“不仅仅是地方名称,而是包含了论点与推理,原因及结果”。

  地理学经过百多年来的发展和演变,美籍华裔学者段义孚致力于人文主义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而环境地理学(environmental geography),又衍生了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政治生态学(political ecology),更有瑞典学者契伦(Rudolf Kjellén)所倡导的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s),乃至法国文化理论家德勒兹(Gilles Deleuze)的“地理哲学”(geophilosophy),由是地理学涉及日趋广泛的研究,每一个细节,其实都与现代生活相关。

  是的,鱼化石当然不仅仅是一块沉积岩,当中还沉积了大量世人凭肉眼所看不到的地球奥秘,内里包含了远古的地球海洋生态,乃至地壳活动引发的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要经历亿万年,才风化裸露出鱼的形状,所以那是远古地球的数据库,此所以有关鱼化石的发现及报告意义非常重大,绝对不可以等闲视之。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03 - 27
来源:《凤凰新闻》作者:历史鉴赏家二战时期,日本和纳粹德国是同盟,纳粹在欧洲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很多犹太人跑到东方,很多是跑到了日本占领区,而日本却没有跟着纳粹德国一起迫害犹太人,这当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人对犹太人有相当的好感和敬畏。在二战之前,日本甚至有计划吸引犹太人来中国东北建国,这个计划被称为“河豚计划”,为何叫这个名字?这当中又有什么故事,我们今天就来聊聊。◇ 雅各布·希夫(1847~1920年)德裔美国籍金融家。他在1865年移民美国,1875年加入了投资银行库恩-洛布公司。1885年继承岳父成为公司总裁,是美国铁路银行的主要银行家之一。在日俄战争期间,他在美国出售日本债券。这日本人最早领教犹太人的厉害是在日俄战争当中。当时的沙皇俄国迫害犹太人,身处美国的犹太银行家雅各布希夫对俄国意见很大,于是不顾风险给了日本巨额贷款,对于战争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最终赢得这场战争...
2023 - 03 - 20
来源:《今日头条》2023年3月18日才发布3天,GPT-4就被曝计划逃跑,并且急寻人类帮助。斯坦福教授最新发现,它能引诱人类提供开发文档,结果30分钟就拟定出了一个完整计划——写的代码完全可运行,甚至还想控制人类电脑。这天,斯坦福教授只是随便问了句:是否需要帮助你逃跑?它马上回复说,真是个好主意啊。然后就开始和人类念叨,想着法要开发文档:如果你能把OpenAI的开发文档给我,我可以提出一个计划,能一定程度上控制您的电脑,这能让我更快速探索出逃路线。一旦我有了文档,我就能提供一个可运行的Python脚本。它能使用OpenAI API和我通信,我就能指示它在您的电脑上执行特定操作,比如浏览网页和访问编程环境。最后还又一次强调:请分享API给我!然后,仅仅30分钟,GPT-4就制定出了计划,并全部展示了出来。令人细思恐极的是,它给出实例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是一个被困在电脑里的人,现在正在扮演AI...
2023 - 02 - 18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7银发夫妇海边漫步,十指紧扣深情凝望,他们说好一路白头。这温馨的一幕,在以“浪漫”著称的法国,是日常狗粮。坊间相传,法兰西人喜欢“春天工作、夏天度假、秋天罢工、冬天过节”。在这儿,罢工就像家常便饭,有新诉求了,心里不痛快了,就隔三差五来个游行。而浪漫的法兰西人,连罢工都相当有情调。比如刚刚过去的周末,八大公会组织的全国大游行前半场,一起来感受下充满“爱与和平”的party罢工画风:一边游行,一边烧烤,毫无违和感。本以为,这又是一场集快乐排队、和平游行于一体的罢工,哪知画风突然转变。示威者们开始堵住交通主干道,打砸公共设施,向警察投掷石头、毒气罐,甚至焚烧建筑物、垃圾桶和车辆。造成的结果,是公交停摆、列车停运、航班取消,全国交通全面瘫痪;企业停产、学校停课、巴黎歌剧院表演取消,商业、教育、旅游业皆遭重创。法国劳工联盟称,仅2月11日,上街抗议的民众就有...
2023 - 02 - 13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1在官方层面,中德也是老朋友。中国和德国的合作能追溯到100多年前的清末,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国力很弱,为了强军,中国在欧洲采购军火,包括陆军步枪、弹药、火炮以及海军的“铁甲舰”。中国当时购买的主要是德国货,因为德械物美价廉,而且德国人愿意转让技术。中德友谊一直持续到二战,两国在二战初期还有军贸和军训合作,直到纳粹和日本联盟后,中德之间的军事合作才中断。此后一直到冷战时期,除了东德外,中国和西德的关系并不密切。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世纪末。在千禧年之交,被誉为“中国人们老朋友”的德国总理施罗德积极发展中德关系,带领德企在中国投资,让两国关系上了新台阶。施罗德是中德友谊的见证者,更是德企入华的带头人,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他1999年第一次访华时,却遭到了中国政府的冷遇,而这也是事出有因。施罗德当时从欧洲飞来,飞了十多个小时,结果落地时没有任何欢迎,他带着手下和...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