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新闻详情

第三只眼,看香港社会万花筒(一)

日期: 2014-09-19
浏览次数: 1198

 ——彦山

(一)

  香港是中西合璧的万花筒。无论港英统治时期,还是回归后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现代西方的蓝色海洋文化,传承东方的黄色土地文化,还有浸透反资本主义精神的红色文化,都互为渗透,一起构成香港社会万花筒的绚丽色彩。

  万花筒的图案,靠的是三面玻璃镜子组成三棱镜,各种色彩的玻璃碎片经过镜子的反射,出现很多对称的图案,看上去就像一朵盛开的花。香港这颗东方之珠,它的幸运也在于三棱镜的稳定结构,使得不同的文化因子和思想行为,有序在社会平台上聚集活动,焕发光彩并吸引国际社会和大陆官民的眼光。

  回味小学一、二年级的图画课:蓝+黄=绿,黄+红=橙,红+蓝=紫,变化多端,其乐无穷。但是,把红、蓝、黄混在一起,搅成一团,马上变成可怕的黑色。遥想当年,英国人用黑鸦片和喷火的大炮炸开满清中国的国门,占据了香港。英女王的忠诚臣民迅速将英国法律移植到香港,然后又慢慢用柔和颜色涂在黄皮肤身上,并且建设和装饰了这片土地。一百年来,香港也幸运地远离了大陆内乱的战火,避免了中国社会大变革过程的混乱和冲击,也使香港变成中西合璧、左右逢源的福地。

  稳定的结构也有打破或震动的时候。太平洋战争爆发,侵华日寇把魔爪伸到香港,香港变成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日本战败投降后,国共二党都遵守国际游戏规则,先后继续让港英政府有效管制香港。哪怕在中国陷入文革红色恐怖的年代,北京中央政府都帮忙熄灭香港的“文革”火种。作为有史德的研究者,既要肯定当年周恩来们的外交智慧,也要以尊敬的心态理解并批评参与“造反”的“土共”和劳动大众。毫无疑问,严重影响香港市民心理文化思想的政治事件非北京六四风波莫属。港人对中国的看法起了根本性变化,反共恐共思潮更为兴起。但是,香港市民不但加入北京学生“血染风采”的大合唱,还伸出援手支持爱国民主运动。“反官倒”“要民主”关系到中国的大命运,口号与泪水,牺牲与逃亡牵动香港百万市民的良知,黑色暴雨更坚定香港百万市民的爱国心。廿六年来,维园的烛火永不熄灭,它也成为了香港的一道亮丽的政治与良知,爱港和爱国的风景线。

  据香港媒体说:张德江委员长形容“爱国爱港就像孝顺一样浅显”。是的,它是不证自明,一般国人都接受的做一个中国人的基本原则。据我所了解的中国官员和知识分子,非常敬佩和向往香港爱国市民这种执着的坚持。不管邓小平身上有多少历史灰尘和过错,他始终是一个有道德、有智慧、有毅力的中国政治家。他相信高喊反对他的香港市民是爱国的,所以他对自己制定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有绝对信心。香港大部分泛民人士都与六四、与“支联会”有不解之缘。北京的官员心里也清楚他们也是爱国分子,所以最近公开承认这一点,也不反对他们入局竞选议员。

  今天的香港,是不是又要陷入不稳定时期呢?中央在担心,中联办也有人在担心,建制派有识之士也在担心,真正的民主派也在担心。张文光先生这样说,“爱护香港的人,渴望稳定的人,无论中央和特区,建制派和民主派,都不能让这预见的乱局发生。”他的警告是有道理的,“大乱之后常是玉石俱焚,这是历史悲剧的写照,是香港不能承受之痛。”

  谁是不渴望稳定的人?少数泛民派和某些既得利益者不乏其人。我们暂时把“阴谋论”放在一边,现在“占中”与“反占中”,“真普选”与“假普选”俨然成了香港社会分裂的印记和标签。

  “占中”派人数少,但激情足,能力强。因为可能触犯法规法例,且影响太多无直接相关人群的实在利益,注定缺乏多数群众基础。但“占中”的目的是为了“真普选”,这又好像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代表了更多人的心理诉求。不过,现在世界性信息越来越发达,且不论美国特工斯诺登“爆料”对美国政府与中情局称霸全球的战略与阴谋,直接披露,单是美国在中东、北非诸国策动颜色革命后,这些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灾难和危机,就足以使北京与香港市民有足够的清醒。现在大部泛民人士都不直接否认影响国家安全因素的存在,也部分理解中央为何对颜色革命感到忧虑。泰国的红衫军与黄衫军或许没有美国等外国势力的切入,但,它的对立冲突后遗症,对社会与国家的影响与破坏,也让占绝对多数的非激进人士及沉默市民有更大的戒心。

  今年八月十八日《苹果日报》、《明报》等报刊预版的广告很有水平:乌云滚滚的天,黑暗苦难的背景,贪官囤地,强推国教/法治崩坏,压制言论/黑心食用,东北失守/白色恐怖,23条阴魂未散……”无助又似在期待的母亲,相信“只有真普选,才可拯救香港才能守护孩子”。这是陈方安生、李柱铭等泛民领袖,占中团体与廿三位非建制派议员看到的香港万花筒,他们心眼里的“黑色碎片”在忧患镜子的折射。

  开始的时候,我们以为“占中”是在模仿占据华尔街,反对极少数人垄断金融,地产现象,所以抱着期待和理解的态度。后来,“占中”变成绑架“真普选”。看了这个广告,又明白“真普选”出来的特区政府领导者是要公开反对“国教”,反对“23条立法”,反对大陆民众“自由行”……。它透露的信息是将来“新选特首”是回避香港社会深层次矛盾,将社会现实以偏概全,还隐约表达“去中国化”和厌恶大陆民众的阴暗心理。

  8月17日“保普选,反占中”大游行后,香港建制派及中联办官员欢欣鼓舞,改变多年来在街头政治表演和操纵舆论方面被动的劣势,好像痛快地出了一口“乌气”。《文汇报》“千伞万民护家园”的专题报导配上维园全景摄影,大家看到红、蓝、黄、白色彩缤纷。这一次香港官民参与的政治新街景,当然离不开两地红色组织大串联大动员。想想一下,香港有1300位大陆省级政协委员,县市级的政协委员不是该有上万个呢?中资企业在香港交易所的市值肯定占第一位,又有多少港资公司在大陆闷声发大财?经济与政治的纽带已经牢不可破地将两地绑在一起,再加上占香港市民95%以上的华裔,谁的故乡故土不是在大陆?姓文姓邓的香港原住民他们的祖先不也是抗元抗清抗英抗日的民族英雄?一小撮不懂事“港独”小孩挥动港英龙狮旗不仅仅是伤了大陆民众的心,也触动被辱骂的“蝗虫”马上动员曾是“蝗虫”或者是“蝗虫们”的亲戚朋友,使到港人各同乡会被全面启动动员。这一次中华乡土黄色文化实际上超越了“红色动员会”而成为“反占中”的主力军。至于“反占中”的协调人更是受过完整的西方现代教育,熟悉了解西方媒介和街头政治文化的“纯种”香港人。

  《大公报》八月十九日头版:“香港有希望”。论证的数据是“150万签名,28万人8.17反占中。”这些“正能量”的报导虽也鼓舞人心,但也有撑“占中”的学者在《信报》发文,“反占中强弩之末,占中形势更好”,理由是“根据温和中间派“香港政治民意关注组”最新民调,支持民主派的民众已有近4成主张用抗争争取普选,而即使非支持民主派或建制派的社会大多数,亦有接近一成赞成抗争。”(黎则奋《信报》8月20日A20)其实,双方玩弄数字游戏是没有意义的。黎先生“理由”的资料反过来也证明:支持民主派的民众超过六成不主张用抗争争取普选,无派的社会大多数,更有超九成不赞成抗争。

  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毛泽东在国共合作中后期考察湖南农民运动,认为被国民党指责的“痞子”运动不是“糟得很”,而是“好得很”。这注定了毛泽东领导共产党得江山后,在农村大搞毛式土改,种下夺取政权后继续搞阶级斗争的祸根。国民党退守台湾后,搞的是改良型赎买式的土改,为台湾工业现代化和经济起源奠定新的社会基础。“好得很”与“糟得很”都是过激语言。《信报》8月20日社论说得好:“各党各派都应顾及温和大多数的意愿”。我们不敢想象,“占中三子”当了特首或政府高官,他们将会把香港社会引领到何处。

  “占中”与“反占中”是香港社会对立的政治现实,但其实是政治的“伪命题”。北京不会因占中而答应现在泛民派“真普选”的要求。“反占中”的胜利也没办法解决香港社会的对立矛盾。张文光先生有时甚有真知灼见:“特区管治权在立法会呈半瘫痪状态,是变相的不能管治,威力比占中更大,时间也更持久。和平占中或可镇压,议会不合作防不胜防,香港撕裂,两败俱伤,覆策之下,岂有完卵?”
初步结论之(一):

  (1)香港社会万花筒有其稳定的文化结构,蓝、黄、红三种社会意识形态共存于三棱镜中。

  (2)港英时代已经过去,但港英的管治经验值得分析借鉴。香港如何从英国米字旗包裹下的万花筒撕去标签不伤内里,裱上五星红旗的背景。

  (3)重复北大法学院教授强世功先生的话:白皮书不过是中央过往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总结。“一国两制”的中国不能用现代主权国家的理论来思考,它不是单纯的法律组织,而是一种文明秩序。“一国”是“两制”的前提。“两制”的关系始终也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尊重国家实行的根本制度以及制度和原则。

  (4)别摔碎万花筒,我们都爱香港。

二〇一四、八、卅一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03 - 27
来源:《凤凰新闻》作者:历史鉴赏家二战时期,日本和纳粹德国是同盟,纳粹在欧洲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很多犹太人跑到东方,很多是跑到了日本占领区,而日本却没有跟着纳粹德国一起迫害犹太人,这当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人对犹太人有相当的好感和敬畏。在二战之前,日本甚至有计划吸引犹太人来中国东北建国,这个计划被称为“河豚计划”,为何叫这个名字?这当中又有什么故事,我们今天就来聊聊。◇ 雅各布·希夫(1847~1920年)德裔美国籍金融家。他在1865年移民美国,1875年加入了投资银行库恩-洛布公司。1885年继承岳父成为公司总裁,是美国铁路银行的主要银行家之一。在日俄战争期间,他在美国出售日本债券。这日本人最早领教犹太人的厉害是在日俄战争当中。当时的沙皇俄国迫害犹太人,身处美国的犹太银行家雅各布希夫对俄国意见很大,于是不顾风险给了日本巨额贷款,对于战争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最终赢得这场战争...
2023 - 03 - 20
来源:《今日头条》2023年3月18日才发布3天,GPT-4就被曝计划逃跑,并且急寻人类帮助。斯坦福教授最新发现,它能引诱人类提供开发文档,结果30分钟就拟定出了一个完整计划——写的代码完全可运行,甚至还想控制人类电脑。这天,斯坦福教授只是随便问了句:是否需要帮助你逃跑?它马上回复说,真是个好主意啊。然后就开始和人类念叨,想着法要开发文档:如果你能把OpenAI的开发文档给我,我可以提出一个计划,能一定程度上控制您的电脑,这能让我更快速探索出逃路线。一旦我有了文档,我就能提供一个可运行的Python脚本。它能使用OpenAI API和我通信,我就能指示它在您的电脑上执行特定操作,比如浏览网页和访问编程环境。最后还又一次强调:请分享API给我!然后,仅仅30分钟,GPT-4就制定出了计划,并全部展示了出来。令人细思恐极的是,它给出实例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是一个被困在电脑里的人,现在正在扮演AI...
2023 - 02 - 18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7银发夫妇海边漫步,十指紧扣深情凝望,他们说好一路白头。这温馨的一幕,在以“浪漫”著称的法国,是日常狗粮。坊间相传,法兰西人喜欢“春天工作、夏天度假、秋天罢工、冬天过节”。在这儿,罢工就像家常便饭,有新诉求了,心里不痛快了,就隔三差五来个游行。而浪漫的法兰西人,连罢工都相当有情调。比如刚刚过去的周末,八大公会组织的全国大游行前半场,一起来感受下充满“爱与和平”的party罢工画风:一边游行,一边烧烤,毫无违和感。本以为,这又是一场集快乐排队、和平游行于一体的罢工,哪知画风突然转变。示威者们开始堵住交通主干道,打砸公共设施,向警察投掷石头、毒气罐,甚至焚烧建筑物、垃圾桶和车辆。造成的结果,是公交停摆、列车停运、航班取消,全国交通全面瘫痪;企业停产、学校停课、巴黎歌剧院表演取消,商业、教育、旅游业皆遭重创。法国劳工联盟称,仅2月11日,上街抗议的民众就有...
2023 - 02 - 13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1在官方层面,中德也是老朋友。中国和德国的合作能追溯到100多年前的清末,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国力很弱,为了强军,中国在欧洲采购军火,包括陆军步枪、弹药、火炮以及海军的“铁甲舰”。中国当时购买的主要是德国货,因为德械物美价廉,而且德国人愿意转让技术。中德友谊一直持续到二战,两国在二战初期还有军贸和军训合作,直到纳粹和日本联盟后,中德之间的军事合作才中断。此后一直到冷战时期,除了东德外,中国和西德的关系并不密切。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世纪末。在千禧年之交,被誉为“中国人们老朋友”的德国总理施罗德积极发展中德关系,带领德企在中国投资,让两国关系上了新台阶。施罗德是中德友谊的见证者,更是德企入华的带头人,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他1999年第一次访华时,却遭到了中国政府的冷遇,而这也是事出有因。施罗德当时从欧洲飞来,飞了十多个小时,结果落地时没有任何欢迎,他带着手下和...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