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新闻详情

香港和解毋忘法治反港独

日期: 2019-08-29
浏览次数: 104

来源:《亚洲周刊》2019年28期  

 香港和解毋忘法治反港独

港独示威者

       香港政局的和解,要破除政坛心结,警惕泛民被极端派绑架,或是自甘情愿搭上仇警与港独的列车。只有全民奋起,对法治的破坏者说不,对港独说不,香港才可以衝破迷雾,浴火重生。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七月九日宣布修订「逃犯条例」的议案已经「寿终正寝」,指出港府的修例工作「完全失败」,因而「The bill is dead」。她期望近期的政治风暴可以平息,并且对学生伸出了橄榄枝,说可以和他们公开对话,了解他们的诉求。

       但这样的低姿态却没有获得反对派的正面回应,反而对她继续严厉批判,大学学生会也拒绝与她会面。政局的纷争与动乱,似乎看不到黑暗隧道的尽头,而美国的强力介入,也导致中美关係增加了新的变数。但在纷乱中寻找大和解,需要超越政治的分歧与愤怒,找到香港和平稳定发展的底线与共识。

       香港政治风暴最令人担心的就是对暴力的崇拜、对警察的仇视、对基本法治的漠视、对港独的公然宣扬、对文明社会的基本底线的践踏。这不但带来香港长远的统治危机,也将腐蚀香港社会的基本价值。

       香港基本价值就是法治。长期以来,虽然香港没有全民选举,但由于有独立的法治、高效的行政体系,因而拥有一个国际称羡的法治社会,而香港的警队,更以高破案率而让香港成为亚洲治安最佳城市之一。但这次政治风暴中,反对派就是以妖魔化警察作为宣传的主旋律,透过社交媒体的「二次创作」,将香港警察的形象丑化为恶魔。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仇警的做法在现实上与民众的观感出现落差。尤其是七月一日攻打立法会一役,示威者的粗暴蛮横与警察的温和退让,恰成强烈的对比,也在全球电视转播中让民众看清了真相。

       但香港泛民主派的一些精英却被极端势力绑架,或是自我甘愿地搭上了暴力与仇警的列车。香港考评局通识科目委员会主席、通识教育老师联会主席赖得鍾就公然地在脸书发布「黑警死全家」的图片,后来在群情汹涌下被迫辞职道歉。曾在前特首曾荫权时代任职中央政策组顾问的刘细良不但没有谴责攻击立法会的示威者,反而倒果为因,说「根源是警察滥用暴力」,引起争议。这都是香港一些反对派的特色,他们支持仇警,破坏法治,但却说反对运动是为了维持法治,自我矛盾。

       支持这次群众运动的西方媒体,也开始警惕反对派目无法纪的街头运动带来负面效应。英国《金融时报》七月八日就报道,商界对于街头乱象都戒慎恐惧,深恐对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带来影响,而旅游业最是敏感,港府估计已经有百分之五的业务受到衝击;业者都恐怕香港这个「动感之都」会沦落为「动乱之都」。

       当然,香港的另一个重要底线就是要和港独划清界线。争取民主、自由与法治,都是港人支持的普世价值,但却不能藉此宣扬港独。香港泛民与反对派的主流力量越来越对港独採取暧昧的态度,不会与这极端、不负责任的言论切割。这都使反对派在大部分市民心中带来迷雾重重的疑虑。很多市民都说:反对修订逃犯条例,全力支持,但绝对不能支持港独,也当然不会支持那些高举英国米字旗的示威者。

       泛民势力的歷史,从司徒华到张文光到何俊仁,本来就强调爱国、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承担,即使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有强烈的批判,但他们心中都有一把尺,就是不能支持国家分裂。司徒华时代的不少社会运动者都会认为自己是「亲中不亲共、反共不反华」,也绝对反对港独、台独、疆独等分裂主义。但如今一些新一代的反对派,从黄之锋到周庭等,都是港独支持者,而在攻打立法会的晚上,那位在撤退前拿下面罩、发表演说的梁继平,就是二零一四年港大学生会报《学苑》总编辑,他刊登「香港民族论」的港独论述,扭曲香港的歷史。

       港独言论不但与香港绝大部分民意相违背,也被中国十四亿人民所谴责。因而香港的反对派在推动普选之际,就必须在港独的问题上表态清楚,否则以目前泛民的内部氛围,就是不断的「玩暧昧」,说些模棱两可的话,但实质上就是以民主自由之名,行推动港独之实。

       这也让北京高度警惕,因而不可能放鬆政治改革,远离原来所提出的「八三一框架」,也就是在一千二百人的提名委员会选出二至三名候选人,由三百八十万香港选民投票选出特首。因为北京必须要确保候选人都是反对港独,否则就是引狼入室,祸起萧墙了。

       但这也肯定会引起泛民与港独势力的阻扰。因而香港政局的大和解,还要破除政坛的「心有千千结」。没有法治,没有斩钉截铁的反港独,就不可能有大和解。香港政局纷乱,在法治缺席、港独言论猖獗情况下,也许就成为一种新常态。这是香港的悲哀,也势将是香港走向衰败的开始。只有全民奋起,对法治的破坏者说不,对港独说不,香港才可以衝破迷雾,浴火重生。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03 - 27
来源:《凤凰新闻》作者:历史鉴赏家二战时期,日本和纳粹德国是同盟,纳粹在欧洲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很多犹太人跑到东方,很多是跑到了日本占领区,而日本却没有跟着纳粹德国一起迫害犹太人,这当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人对犹太人有相当的好感和敬畏。在二战之前,日本甚至有计划吸引犹太人来中国东北建国,这个计划被称为“河豚计划”,为何叫这个名字?这当中又有什么故事,我们今天就来聊聊。◇ 雅各布·希夫(1847~1920年)德裔美国籍金融家。他在1865年移民美国,1875年加入了投资银行库恩-洛布公司。1885年继承岳父成为公司总裁,是美国铁路银行的主要银行家之一。在日俄战争期间,他在美国出售日本债券。这日本人最早领教犹太人的厉害是在日俄战争当中。当时的沙皇俄国迫害犹太人,身处美国的犹太银行家雅各布希夫对俄国意见很大,于是不顾风险给了日本巨额贷款,对于战争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最终赢得这场战争...
2023 - 03 - 20
来源:《今日头条》2023年3月18日才发布3天,GPT-4就被曝计划逃跑,并且急寻人类帮助。斯坦福教授最新发现,它能引诱人类提供开发文档,结果30分钟就拟定出了一个完整计划——写的代码完全可运行,甚至还想控制人类电脑。这天,斯坦福教授只是随便问了句:是否需要帮助你逃跑?它马上回复说,真是个好主意啊。然后就开始和人类念叨,想着法要开发文档:如果你能把OpenAI的开发文档给我,我可以提出一个计划,能一定程度上控制您的电脑,这能让我更快速探索出逃路线。一旦我有了文档,我就能提供一个可运行的Python脚本。它能使用OpenAI API和我通信,我就能指示它在您的电脑上执行特定操作,比如浏览网页和访问编程环境。最后还又一次强调:请分享API给我!然后,仅仅30分钟,GPT-4就制定出了计划,并全部展示了出来。令人细思恐极的是,它给出实例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是一个被困在电脑里的人,现在正在扮演AI...
2023 - 02 - 18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7银发夫妇海边漫步,十指紧扣深情凝望,他们说好一路白头。这温馨的一幕,在以“浪漫”著称的法国,是日常狗粮。坊间相传,法兰西人喜欢“春天工作、夏天度假、秋天罢工、冬天过节”。在这儿,罢工就像家常便饭,有新诉求了,心里不痛快了,就隔三差五来个游行。而浪漫的法兰西人,连罢工都相当有情调。比如刚刚过去的周末,八大公会组织的全国大游行前半场,一起来感受下充满“爱与和平”的party罢工画风:一边游行,一边烧烤,毫无违和感。本以为,这又是一场集快乐排队、和平游行于一体的罢工,哪知画风突然转变。示威者们开始堵住交通主干道,打砸公共设施,向警察投掷石头、毒气罐,甚至焚烧建筑物、垃圾桶和车辆。造成的结果,是公交停摆、列车停运、航班取消,全国交通全面瘫痪;企业停产、学校停课、巴黎歌剧院表演取消,商业、教育、旅游业皆遭重创。法国劳工联盟称,仅2月11日,上街抗议的民众就有...
2023 - 02 - 13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1在官方层面,中德也是老朋友。中国和德国的合作能追溯到100多年前的清末,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国力很弱,为了强军,中国在欧洲采购军火,包括陆军步枪、弹药、火炮以及海军的“铁甲舰”。中国当时购买的主要是德国货,因为德械物美价廉,而且德国人愿意转让技术。中德友谊一直持续到二战,两国在二战初期还有军贸和军训合作,直到纳粹和日本联盟后,中德之间的军事合作才中断。此后一直到冷战时期,除了东德外,中国和西德的关系并不密切。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世纪末。在千禧年之交,被誉为“中国人们老朋友”的德国总理施罗德积极发展中德关系,带领德企在中国投资,让两国关系上了新台阶。施罗德是中德友谊的见证者,更是德企入华的带头人,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他1999年第一次访华时,却遭到了中国政府的冷遇,而这也是事出有因。施罗德当时从欧洲飞来,飞了十多个小时,结果落地时没有任何欢迎,他带着手下和...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