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新闻详情

半导体去台化?台积电总裁魏哲家:门都没有

日期: 2022-12-19
浏览次数: 6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12-18

技术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好看,有了技术之后还要会生产,生产也是一门学问。

半导体去台化?台积电总裁魏哲家:门都没有

12月17日消息,据中国台湾媒体报道,玉山科技协会今(17)日举行半导体产业的新挑战论坛,台积电总裁魏哲家作为演讲者出席。在谈到近期热议的“半导体去台化”议题,魏哲家直言,“门都没有”。

魏哲家表示,近几年世界有一些变化,很重要的是地缘政治,美国联合日本、欧洲加大对中国大陆设备管制,对大陆半导体产业发展将增加不少困难,此外,期间还有疫情。

随着地缘政治、疫情及俄乌战争发生,半导体重要性尤为凸显。魏哲家说,每个国家都想生产半导体,要建半导体生产线,想要控制半导体产业链,不过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很长,例如终端产品是一个PC,可是首先要有人先想出来,市场需要什么东西,然后订出规格、有人设计、生产、包装,最后是销售,所以整体生态圈非常长。显然,要控制产业链并不容易。

魏哲家进一步说,可能有人想说,台积电的晶圆厂很好,可以赚50%,那我赚25%即可,如果这件事情有这么容易,世界上早就到处都是盖好的工厂。

魏哲家强调,盖房子和买机器是最容易的步骤,难的是要有技术,而这个技术必须符合客户需求还有自身要做的产品。厂建好了,难道技术就来了吗?“没那么容易”。

魏哲家表示,技术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好看,有了技术之后还要会生产,生产也是一门学问。此外,半导体产业用的是脑力,在大部分国家都有工程师不足情况。不是工厂搬到哪个地方,那个地方就会发展茂盛,“门都没有”。

虽然建厂对于水、电、土地都需要,不过,土地可以找到,水跟电也可以产出,最难的还是人才。魏哲家说,要培养一位可以用脑袋帮忙的好工程师,大概要8年时间。

除了技术之外,生态圈也是非常的关键。魏哲家强调,台积电如今稍微成功,是台积电与众多供应链厂商共同努力的成果。有钱可以建生产线,但不会有再进步的情形;盖一座工厂,就可以把产业移植到别的地方吗?答案是否定的。

以台积电当作标准,就算在台湾,台积电的新竹厂科技发展成功,要移到台南生产,必须要派500-600名人员过去,再加上整体生态圈的建立,这中间的难度很高,更不用说到美国,甚至什么都没有就要盖一个工厂,魏哲家直接了当的说“用想的比较容易”。

谈到半导体的挑战,魏哲家说,摩尔定律推进速度趋缓,最困难的挑战是成本,一台极紫外光(EUV)设备要2 亿欧元,一座厂估计要20、30 台,他说:“如果有要加入半导体生产行列的,欢迎。”

对于美国对华持续加码的半导体出口管制,魏哲家还忧心的表示,现在全球各国之间互相信任及合作开始减弱。他强调,信任与合作是人类往前进步的一大动力,如今慢慢降低,不是好现象。希望政治人物能有好智慧,降低影响。他说,成本对半导体永远都是很重要的因素,要互相合作,人类才可以重回过去进步的脚步。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03 - 27
来源:《凤凰新闻》作者:历史鉴赏家二战时期,日本和纳粹德国是同盟,纳粹在欧洲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很多犹太人跑到东方,很多是跑到了日本占领区,而日本却没有跟着纳粹德国一起迫害犹太人,这当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人对犹太人有相当的好感和敬畏。在二战之前,日本甚至有计划吸引犹太人来中国东北建国,这个计划被称为“河豚计划”,为何叫这个名字?这当中又有什么故事,我们今天就来聊聊。◇ 雅各布·希夫(1847~1920年)德裔美国籍金融家。他在1865年移民美国,1875年加入了投资银行库恩-洛布公司。1885年继承岳父成为公司总裁,是美国铁路银行的主要银行家之一。在日俄战争期间,他在美国出售日本债券。这日本人最早领教犹太人的厉害是在日俄战争当中。当时的沙皇俄国迫害犹太人,身处美国的犹太银行家雅各布希夫对俄国意见很大,于是不顾风险给了日本巨额贷款,对于战争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最终赢得这场战争...
2023 - 03 - 20
来源:《今日头条》2023年3月18日才发布3天,GPT-4就被曝计划逃跑,并且急寻人类帮助。斯坦福教授最新发现,它能引诱人类提供开发文档,结果30分钟就拟定出了一个完整计划——写的代码完全可运行,甚至还想控制人类电脑。这天,斯坦福教授只是随便问了句:是否需要帮助你逃跑?它马上回复说,真是个好主意啊。然后就开始和人类念叨,想着法要开发文档:如果你能把OpenAI的开发文档给我,我可以提出一个计划,能一定程度上控制您的电脑,这能让我更快速探索出逃路线。一旦我有了文档,我就能提供一个可运行的Python脚本。它能使用OpenAI API和我通信,我就能指示它在您的电脑上执行特定操作,比如浏览网页和访问编程环境。最后还又一次强调:请分享API给我!然后,仅仅30分钟,GPT-4就制定出了计划,并全部展示了出来。令人细思恐极的是,它给出实例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是一个被困在电脑里的人,现在正在扮演AI...
2023 - 02 - 18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7银发夫妇海边漫步,十指紧扣深情凝望,他们说好一路白头。这温馨的一幕,在以“浪漫”著称的法国,是日常狗粮。坊间相传,法兰西人喜欢“春天工作、夏天度假、秋天罢工、冬天过节”。在这儿,罢工就像家常便饭,有新诉求了,心里不痛快了,就隔三差五来个游行。而浪漫的法兰西人,连罢工都相当有情调。比如刚刚过去的周末,八大公会组织的全国大游行前半场,一起来感受下充满“爱与和平”的party罢工画风:一边游行,一边烧烤,毫无违和感。本以为,这又是一场集快乐排队、和平游行于一体的罢工,哪知画风突然转变。示威者们开始堵住交通主干道,打砸公共设施,向警察投掷石头、毒气罐,甚至焚烧建筑物、垃圾桶和车辆。造成的结果,是公交停摆、列车停运、航班取消,全国交通全面瘫痪;企业停产、学校停课、巴黎歌剧院表演取消,商业、教育、旅游业皆遭重创。法国劳工联盟称,仅2月11日,上街抗议的民众就有...
2023 - 02 - 13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1在官方层面,中德也是老朋友。中国和德国的合作能追溯到100多年前的清末,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国力很弱,为了强军,中国在欧洲采购军火,包括陆军步枪、弹药、火炮以及海军的“铁甲舰”。中国当时购买的主要是德国货,因为德械物美价廉,而且德国人愿意转让技术。中德友谊一直持续到二战,两国在二战初期还有军贸和军训合作,直到纳粹和日本联盟后,中德之间的军事合作才中断。此后一直到冷战时期,除了东德外,中国和西德的关系并不密切。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世纪末。在千禧年之交,被誉为“中国人们老朋友”的德国总理施罗德积极发展中德关系,带领德企在中国投资,让两国关系上了新台阶。施罗德是中德友谊的见证者,更是德企入华的带头人,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他1999年第一次访华时,却遭到了中国政府的冷遇,而这也是事出有因。施罗德当时从欧洲飞来,飞了十多个小时,结果落地时没有任何欢迎,他带着手下和...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