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新闻详情

冲绳,能摆脱美军基地吗 ——一位寓居冲绳近二十年的独立学者之观察和思考

日期: 2016-06-29
浏览次数: 1144

 来源:《环球时报》2016623

/刘刚

  美军基地在冲绳已存在几十年,但它不仅没让冲绳社会各方面好起来,反而出尽丑闻。美军士官时不时被爆杀人、偷盗、抢劫等不端行为,还享受“治外法权”,一再侮辱冲绳民意,惹得民怨四起,日美政府尴尬不已。那么冲绳能够摆脱美军基地的存在吗?作为一名寓居冲绳已近二十年的华人独立学者,笔者以自己多年的体验和观察,结合当地实际,拟为读者排疑解惑。

  摆脱美军基地?雾里看花的猜想

  中国和冲绳(昔时琉球故地之一部)相隔近130多年再开往来,留学、经商、旅游等络绎不绝,从北京仅3个多小时、从上海仅需约1.4小时即可到达,真可谓近在咫尺。不过,很多人的意识似乎还停留在100多年前,比如,媒体误传1996年的冲绳县民大会为独立大会之类,学界有人误解所谓创立“琉球学”就可以涵盖“琉球处分”(1879)后直到今天的冲绳研究。诸如此类的误会不胜枚举。其中,还有一个特别吸睛的话题,就是美军基地的裁撤和“琉球独立运动”能否实现之间的内在关联。

  驻日美军基地的74%集中在冲绳,但“基地经济”早已不占冲绳经济的主要部分(冲绳的基地依存度在1986年度时为5%左右,之后在4%5%之间进行推移,现在在冲绳经济总体比例中只占一小部分)。冲绳能摆脱美军基地吗,比如大力发展旅游业?冲绳当局以及学者有这方面的思考和规划吗?冲绳内部有没有思考根本解决的声音?诸如此类的议论和猜测似乎都离题太远、雾里看花。

  冲绳是一个复杂社会,这里提出的问题也凸显其复杂性。该问题显示出它“亦此亦彼”的独特性质,而答案是既能也不能。美军基地的冲绳存在,和日本国策攸关。如果日本政府政策无改变,基地不存在是难以想象的。由此又牵出冲绳的“琉球独立运动”走向问题。独立运动的动力有两个基本支柱,一个是美军基地的存在,再一个是日本政府的政策。反过来说,如果美军基地撤销,独立运动因失去一个逆向行驶的动力,会受到很大冲击,其存续会更困难。

  先说可能性的确存在。首先,冲绳是日本强行吞并琉球王国而来,日本昔日的行为从法理上不符合今天的国际潮流——民族自决权的拥立,所以冲绳人近年发现,可以通过向联合国等国际社会追诉等,来从道义和伦理上使日本政府背上令其头大的负罪包袱。赶上日本早已进入民主主义时代,冲绳人的诉求等权利受到保障,政府机构包括警察司法均不能任意胡为。所以这种追求“主权”(即自决权)的运动才可以风生水起,日本政府当权人士哪怕恨得牙根痒痒,也只好干瞪眼。

  “冲绳意识”和逆反精神已深植当地土壤

  日本自明治政府开始,对冲绳推行了一系列同化措施,既有强制同化,也有自然同化下的经济同化、文化同化、政策同化。除了经济上的投入和文化上的怀柔,在教育、社会福祉等方面,日本历届政府在冲绳推行和本土一样的政策。这让冲绳的“日本化”不断加深。

  但是,美军基地等问题上凸显出的另类和不公,催生了冲绳以自主、自立、自治为核心的“主权”意识,即以“自我决定权”为内涵的“冲绳意识”。甚而言之,也许一个不经意间,日美的作为会“催熟”冲绳社会走向独立的进程。很明显,当地民众对日本政府及美军基地集中存续于冲绳之不满持续发酵,并对右翼鼓噪的“你们反对美军只会引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威胁日渐不屑,讨厌这类动辄以外部势力介入左右冲绳命运的意识,表达出较之过去更浓烈的“冲绳人”意识:(我们)自己不仅是日本人,更是有着“万国津梁”(指琉球王国,曾为世界东方海上贸易的“万国之桥梁”)背景的“冲绳人”!

  回顾过往,冲绳苦难之多令人瞠目。从1972年至今,冲绳人最大的不满就是美军基地的存在。由于日美“美军地位协定”规定美军享有“治外法权”,美军作奸犯科却不受日本司法制裁。每次出事,都是通过日本政府向美国政府要求严肃查处,但美军屡教不改。使得冲绳人日渐起腻,觉得日本政府不靠谱,没有真正视冲绳如本土。

  有冲绳人质问:“如果东中国海(东海)水域或岛樵发生战火怎么办?如果台海两岸诉诸武力并且美军像以前朝战、越战一般介入咋办?假如东亚成为战争发源地并引发大战,冲绳势必再成战场付出牺牲?冲绳总被大国间的政治博弈所翻弄!难道我们的宿命如此?”

  冲绳不是孤立的,而是日本一个行政管辖地。日本的国策除非回到战时那样的天皇独裁体制,否则只会是和美国捆绑,推行安保政策。基地问题就是安保政策的结果之一。冲绳还有一个选项就是脱离日本而独立,但这个选项“遥远而复杂”,充满不确定的或然性。

  一位冲绳人士曾对笔者说,现在的冲绳存在很多政治势力,自然意味着很多可能性。比如,独立运动尽管弱小但仍存在。和台湾“独立”势力不同,台湾的祖宗是中华,而冲绳的祖宗并不是大和日本,而是琉球。就现状来说,独立虽然不可能,但需要我们进一步朝着自主、自立、自治的方向不懈努力。

  对日本来说,逆反精神已深植冲绳土壤。冲绳县厅知事和东京中央政府围绕基地搬迁的“官司”反映了这一点,最近奥武山6.5万人大集会也反映了这一点。此次集会的一个插曲说明一个变化,即笔者提到的“冲绳意识”得到张扬。集会一反往日旗海一片的场景,主持者提出统一使用标示牌“撤走陆战队”。途中有独立组织屡屡打出旗帜,均被劝收起:“我们的活动是对死者的追思哀悼和对美军陆战队的反对!”

   冲绳话近年在当地更受重视,被称作“我们自己的语言”。冲绳大学每年春天的开学典礼上,由学生团队上台用冲绳话致辞。1972年“回归”后的前20年,冲绳人很自卑,被歧视得严重,被大和人认为是“非正常的日本人”,甚至前往日本本土就学就业的冲绳人都不想被人以为是从冲绳来的。但最近二十多年来,他们对“冲绳人”身份越来越感到自豪,冲绳人的意识曾在是趋同大和日本还是复归传统(琉球)之间纠结摇摆,但最近乡土意识之花遍地开放。

  冲绳县前知事大田昌秀先生前年和笔者一起去北京途中曾对笔者说,“我拟重新研究琉球的历史,探寻冲绳未来发展的选择问题。就琉球独立学会成立(20135月)而言,毕竟此事关涉敏感,本人身份地位所限不好随意赞否,但年轻学者们客观公正、系统科学地进行学术研究,对探索琉球未来走向的精神值得正面地予以肯定和评价。”

  十字路口的冲绳将何去何从?

  种种情况表明,冲绳岛内出现了新变化。作为一个“复杂社会系统”,美军撤走或者冲绳实现理想的“独立”,都不那么直观易行。选项诱人,但具体到实践层面,大多数冲绳人会质疑和犹豫。

  一位民间有识之士对笔者说,冲绳被“编成”日本100多年,“回归”也已快50年,请问,在教育、福利、经济等关涉百多万人们安居乐业的基础层面,假如脱离日本,如何实现对接?财力从哪里来,胜算有几何……

  冲绳的自我意识结构已经不同于过去,他们认为自己是“冲绳人+日本人”,其中尤以年轻人为多。不过,迄今的许多认同调查均没有对琉球和冲绳加以区别,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和遗憾。笔者最近做过一项调查,在大多数冲绳年轻人中,自认为是“琉球人”的一个也没有,约有1/4对“琉球”有“记忆”,但都认为自己是“冲绳人”和“日本人”(注意,不是“大和人”)

  笔者对他们做了有关美军基地存废的调查,他们认为基地存在为好。这类意见又包括两种,一是认为美军走了,其他外国军队也会进来;还有人认为,反正日本政府不会让基地离开,与其这样,不如留下来,好好防范犯罪就行。还有人认为美军基地是一个观光热点,作为文化多样性的一个象征,像“美国村”的存在受到东亚特别是中国大陆和台湾游客的欢迎。

  “冲绳意识的凝集或许与冲绳人对基地问题的不满和愤怒有关系。日本政府处理不力激发的失落感,促使冲绳人寻求自立自主的道路”,一位来自日本本土的大学生这样对笔者说。实际上,“冲绳意识”所代表的主体,还是尽量在日本的框架内,尽量实现基地缩小、治外法权取消,即修改日美有关“美军地位协定”的内容。

  正处于十字路口、面临非确定性拐点的冲绳,在复杂的内外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下,将如何做出选择呢?这实在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难题。

  再看中国应该怎样对应。中国绝对是影响冲绳的一个因素。但有部分人士,民间的、官方或者学界的,仍直观、先入为主地看待冲绳。有个笑话讲的是一名来自清朝的要人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北京,要坐飞机去琉球。飞机飞到冲绳上空,机上广播说很快就要到达冲绳县那霸机场了。结果这个清国人慌了手脚,连说错了、错了,我要到的是琉球,怎么到了什么冲绳。机长再三解释他也不听,飞机盘旋、等待,最后燃料将要耗尽,机长直叫:再不降落就只好掉在海里了……

  虽是笑话,但颇富哲理性,形容一些所谓专家自以为是,认为使用了“冲绳”一词就等于承认日本当年吞并琉球。笔者的调查表明,今天冲绳年轻人中,自认“琉球人”的一个没有,都认为自己是“冲绳人”。所以,面对相隔100多年的冲绳,不管是官民还是学界,需要放弃先入为主的观念,切实从“冲绳学”或“冲绳·琉球学”层面和视野出发,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冲绳的未来。(作者是华人独立学者、冲绳大学教授刘刚)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03 - 20
来源:《今日头条》2023年3月18日才发布3天,GPT-4就被曝计划逃跑,并且急寻人类帮助。斯坦福教授最新发现,它能引诱人类提供开发文档,结果30分钟就拟定出了一个完整计划——写的代码完全可运行,甚至还想控制人类电脑。这天,斯坦福教授只是随便问了句:是否需要帮助你逃跑?它马上回复说,真是个好主意啊。然后就开始和人类念叨,想着法要开发文档:如果你能把OpenAI的开发文档给我,我可以提出一个计划,能一定程度上控制您的电脑,这能让我更快速探索出逃路线。一旦我有了文档,我就能提供一个可运行的Python脚本。它能使用OpenAI API和我通信,我就能指示它在您的电脑上执行特定操作,比如浏览网页和访问编程环境。最后还又一次强调:请分享API给我!然后,仅仅30分钟,GPT-4就制定出了计划,并全部展示了出来。令人细思恐极的是,它给出实例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是一个被困在电脑里的人,现在正在扮演AI...
2023 - 02 - 18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7银发夫妇海边漫步,十指紧扣深情凝望,他们说好一路白头。这温馨的一幕,在以“浪漫”著称的法国,是日常狗粮。坊间相传,法兰西人喜欢“春天工作、夏天度假、秋天罢工、冬天过节”。在这儿,罢工就像家常便饭,有新诉求了,心里不痛快了,就隔三差五来个游行。而浪漫的法兰西人,连罢工都相当有情调。比如刚刚过去的周末,八大公会组织的全国大游行前半场,一起来感受下充满“爱与和平”的party罢工画风:一边游行,一边烧烤,毫无违和感。本以为,这又是一场集快乐排队、和平游行于一体的罢工,哪知画风突然转变。示威者们开始堵住交通主干道,打砸公共设施,向警察投掷石头、毒气罐,甚至焚烧建筑物、垃圾桶和车辆。造成的结果,是公交停摆、列车停运、航班取消,全国交通全面瘫痪;企业停产、学校停课、巴黎歌剧院表演取消,商业、教育、旅游业皆遭重创。法国劳工联盟称,仅2月11日,上街抗议的民众就有...
2023 - 02 - 13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1在官方层面,中德也是老朋友。中国和德国的合作能追溯到100多年前的清末,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国力很弱,为了强军,中国在欧洲采购军火,包括陆军步枪、弹药、火炮以及海军的“铁甲舰”。中国当时购买的主要是德国货,因为德械物美价廉,而且德国人愿意转让技术。中德友谊一直持续到二战,两国在二战初期还有军贸和军训合作,直到纳粹和日本联盟后,中德之间的军事合作才中断。此后一直到冷战时期,除了东德外,中国和西德的关系并不密切。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世纪末。在千禧年之交,被誉为“中国人们老朋友”的德国总理施罗德积极发展中德关系,带领德企在中国投资,让两国关系上了新台阶。施罗德是中德友谊的见证者,更是德企入华的带头人,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他1999年第一次访华时,却遭到了中国政府的冷遇,而这也是事出有因。施罗德当时从欧洲飞来,飞了十多个小时,结果落地时没有任何欢迎,他带着手下和...
2023 - 02 - 13
来源:《百度网》 2023-02-09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研发的聊天机器人最近火爆全网,凭借聊天、咨询、翻译甚至写研报等技能,ChatGPT注册用户很快破亿。不仅如此,微软、亚马逊、谷歌等美国客机产业巨头也开始布局相应产业,不过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引发了外界的担忧,尤其是ChatGPT此前曾在一位工程师诱导下,写出了毁灭人类的计划书。这并非是科幻小说中的场景,ChatGPT写出的毁灭人类计划书中,已经详细到了入侵各国计算机系统、控制武器、破坏通讯、交通系统等的具体步骤,甚至还写出了相应的Python代码。而2022年11月底开放注册至今,ChatGPT已经吸引了大量的注册用户,一旦这些用户中有别有用心的人或者恐怖分子等,后果将不堪设想。虽然受到计算机硬件的限制,ChatGPT目前还不足以毁灭世界,但是用它来搞一些小的破坏的难度并不大。截至目前,美国威胁情报公司Recorded ...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