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新闻详情

明治维新与新世纪国家认同

日期: 2018-06-06
浏览次数: 398

 来源:《明报月刊》20185

/川岛真

对于日本来说,二○一八年适逢明治维新一百五十周年。明治维新意味着至一八六八年为止长期统治日本的江户幕府土崩瓦解,日本成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全新的明治政府。明治维新和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战败是日本近现代史的两大分水岭,这两大事件与日本这个国家的认同息息相关。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持续不断接纳西方的「现代」,其目标是成为亚洲最为现代化的国家,并成为西方和东方沟通的桥梁。耐人寻味的是,这种认同在一九四五年后依旧保持着连贯性。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后,日本的认同中又新加入了「和平国家」这一要素。

二战前,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日本,作为世界大国而成为了国际联盟的常任理事国。但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开始,日本明确成为了国际秩序的挑战者,侵略中国,并在二战后成为了战败国。战后,日本作为和平国家而重生,在美国的支援下发展经济,又在一九六八年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而这一年刚好也是明治维新一百周年。

明治维新的性质

关于明治维新性质,存在着许多种看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鼎盛的时代,明治维新究竟意味着绝对主义的诞生,还是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间存着争论,近年来,这种带着意识形态倾向的观点退出了舞台,开展实证研究成为了主流。

明治维新如同一场革命,却又不同于处死国王的法国大革命。明治维新后,德川幕府将军并没有被处死,将军所在的江户城也实现了无血开城,尽管明治维新宣告了德川幕府将军统治的终结,但德川将军家依然得到了静罔地区的领地并迁移至此处,在废藩置县后,德川将军家仍在华族制度中位列公爵,武士们作为明治维新的主力,终结了德川将军家统治,而他们和幕府将军有着同样的阶级属性,只不过这些武士是来自萨摩藩,长州藩等地的地方武士,从阶级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明治维新是统一阶级内部的斗争,而将江户幕府逼人绝境的萨摩藩和长州藩的领主,与德川幕府将军相比并没有什么区别,最终,天皇被推上了最高位,而萨摩藩,长州藩以及几乎全国的下层武士们则成为了政权的骨干,这便是明治维新。民众的起义也好,国民对武士发起的叛乱也好,都不能说是明治维新。

这种意义上说,明治维新是武士阶层内部的斗争,即是地方武士对江户中央武士斗争的产物,也是下层武士对上层武士斗争的产物,如此看来,作为同一武士阶级内部斗争的明治维新或许不算是革命,但是从地方武士和中央武士以及下层武士和上层武士之间的关系来看,明治维新确实是革命性质的。而从国际社会的角度来看,明治维新是日本这一国家去顺应所谓“近代”这一时代的结束,明治政府确认了日本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性质,废除了长期以来存在的藩(以地方领主为统治主体),并设置都道府县,直接就统治整个国家。并且,明治政府还致力于修改不平等条约,富国强兵和殖产兴业。当然,作为一个现代国家,日本的国家性质也包括了对外谋求资源和市场,因此在亚洲各国中,也有观点认为明治维新才是日本对亚洲国家侵略的起点。但在日本国内,认为明治维新本身就是对亚洲国家侵略原点的观点比较少,而是把日本对周边国家的侵略看作是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外交的结果。

明治维新在亚洲的评价

外界对明治维新的评价多种多样。例如,蒋介石等人就曾对明治维新这种顺应世界史潮流,并且具有很强内发性倾向的革命表达了赞许。蒋介石也曾称赞过能够进行自我变革的阳明学和“武士道”。另一方面,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科书则称,明治维新使得原本资源缺乏、人口众多的日本成为了现代国家,但同时,这也必定伴随着为获取资源和市场而引起的对周边国家的侵略。

那么,明治维新在当时日本周边国家中的评价究竟如何呢?实际上,从明治维新同时代的视角来看,至少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前后为止。明治维新在周边国家几乎未曾被称道过。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的不平士族频繁叛乱,明治政府为平定这些叛乱造成财政紧张,直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松方正义主导的紧缩财政,才使得国家能够维持住。周边国家对明治维新持肯定评价,则被认为是日本赢得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时候了。

过去,先进国家只有美国、西欧各国及日本的时候,明治维新被定位为日本成功的原点,明治维新确实为日本设定了近代国家建设宏大目标,这一目标作为日本国家目标也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之后,明治维新一百周年,即一九六八年,日本耀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便是这一目标的终点之一。

但是二零一八年,在迎来明治维新一百五十周年之际,日本国内看待明治维新的眼光与一九六六年相比,变得不同了,在一九六八年,世界先进国家中日本是唯一的亚洲国家,仅此,就可以从“为何只有日本能够成为先进国家”的观点出发去评价明治维新,也就是说,明治维新正是日本这种成功体验的原点,而日本能够成为先进国家,即日本能够顺应“近代”潮流,也是日本的认同的原点,日本作为当时亚洲唯一的先进国家而骄傲,也可以说这种骄傲的原点正是明治维新。

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亚洲许多国家的人均GDP均突破两万美元,也出现了人均GDP值超过日本的国家。而到了二零一零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结果,对于日本而言,作为“亚洲最为现代的国家”和“亚洲唯一的先进国家”的认同开始动摇了。

诚然,日本国内尚无法凝聚出全新的认同以取代上述的认同。仅仅是去追赶并超越西方或者是成就亚洲之巅,这样的思想已经与现实不再相称。这不仅仅是日本的经济实力退居到了世界第三位,而是对于高速老龄化等一系列正摆在日本社会面前的事态,西方先进国家已经没有先例可循了。因此也可以认为日本作为一个“课题先进的国家”,有着“最前沿”的一面。

除此之外,明治维新时的西方各国强迫亚洲各国开放,构筑起新的国际关系,那正是一个时代的转折期,而如今,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逐步增强,可以说我们现在也处于一个国际社会秩序的变革期。十九世纪日本顺应了当时全新的时代,那么日本又要如何顺应二十一世纪这一新时代呢?

迎来明治维新一百五十周年的日本,在回首明治维新的同时,也需要去探索如今日本的定位和新的认同,但是这绝非易事。因为现在的日本和十九世纪的日本不同,如今的日本已经成为了以西方现代为主轴的秩序的拥护者。不同于秩序的挑战者,日本是既有秩序的拥护者。过去,日本自己也曾说脱离既有的秩序,反抗称霸的英国和美国而发动战争,也侵略过周边国家。在反省那段经历的基础上,又应该如何顺应新的时代呢?明治维新一百五十周年或是思考这一问题的良机。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03 - 27
来源:《凤凰新闻》作者:历史鉴赏家二战时期,日本和纳粹德国是同盟,纳粹在欧洲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很多犹太人跑到东方,很多是跑到了日本占领区,而日本却没有跟着纳粹德国一起迫害犹太人,这当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人对犹太人有相当的好感和敬畏。在二战之前,日本甚至有计划吸引犹太人来中国东北建国,这个计划被称为“河豚计划”,为何叫这个名字?这当中又有什么故事,我们今天就来聊聊。◇ 雅各布·希夫(1847~1920年)德裔美国籍金融家。他在1865年移民美国,1875年加入了投资银行库恩-洛布公司。1885年继承岳父成为公司总裁,是美国铁路银行的主要银行家之一。在日俄战争期间,他在美国出售日本债券。这日本人最早领教犹太人的厉害是在日俄战争当中。当时的沙皇俄国迫害犹太人,身处美国的犹太银行家雅各布希夫对俄国意见很大,于是不顾风险给了日本巨额贷款,对于战争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最终赢得这场战争...
2023 - 03 - 20
来源:《今日头条》2023年3月18日才发布3天,GPT-4就被曝计划逃跑,并且急寻人类帮助。斯坦福教授最新发现,它能引诱人类提供开发文档,结果30分钟就拟定出了一个完整计划——写的代码完全可运行,甚至还想控制人类电脑。这天,斯坦福教授只是随便问了句:是否需要帮助你逃跑?它马上回复说,真是个好主意啊。然后就开始和人类念叨,想着法要开发文档:如果你能把OpenAI的开发文档给我,我可以提出一个计划,能一定程度上控制您的电脑,这能让我更快速探索出逃路线。一旦我有了文档,我就能提供一个可运行的Python脚本。它能使用OpenAI API和我通信,我就能指示它在您的电脑上执行特定操作,比如浏览网页和访问编程环境。最后还又一次强调:请分享API给我!然后,仅仅30分钟,GPT-4就制定出了计划,并全部展示了出来。令人细思恐极的是,它给出实例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是一个被困在电脑里的人,现在正在扮演AI...
2023 - 02 - 18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7银发夫妇海边漫步,十指紧扣深情凝望,他们说好一路白头。这温馨的一幕,在以“浪漫”著称的法国,是日常狗粮。坊间相传,法兰西人喜欢“春天工作、夏天度假、秋天罢工、冬天过节”。在这儿,罢工就像家常便饭,有新诉求了,心里不痛快了,就隔三差五来个游行。而浪漫的法兰西人,连罢工都相当有情调。比如刚刚过去的周末,八大公会组织的全国大游行前半场,一起来感受下充满“爱与和平”的party罢工画风:一边游行,一边烧烤,毫无违和感。本以为,这又是一场集快乐排队、和平游行于一体的罢工,哪知画风突然转变。示威者们开始堵住交通主干道,打砸公共设施,向警察投掷石头、毒气罐,甚至焚烧建筑物、垃圾桶和车辆。造成的结果,是公交停摆、列车停运、航班取消,全国交通全面瘫痪;企业停产、学校停课、巴黎歌剧院表演取消,商业、教育、旅游业皆遭重创。法国劳工联盟称,仅2月11日,上街抗议的民众就有...
2023 - 02 - 13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2-11在官方层面,中德也是老朋友。中国和德国的合作能追溯到100多年前的清末,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国力很弱,为了强军,中国在欧洲采购军火,包括陆军步枪、弹药、火炮以及海军的“铁甲舰”。中国当时购买的主要是德国货,因为德械物美价廉,而且德国人愿意转让技术。中德友谊一直持续到二战,两国在二战初期还有军贸和军训合作,直到纳粹和日本联盟后,中德之间的军事合作才中断。此后一直到冷战时期,除了东德外,中国和西德的关系并不密切。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世纪末。在千禧年之交,被誉为“中国人们老朋友”的德国总理施罗德积极发展中德关系,带领德企在中国投资,让两国关系上了新台阶。施罗德是中德友谊的见证者,更是德企入华的带头人,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他1999年第一次访华时,却遭到了中国政府的冷遇,而这也是事出有因。施罗德当时从欧洲飞来,飞了十多个小时,结果落地时没有任何欢迎,他带着手下和...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