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百度2023年1月16日姚亚平现在,人们评价“鹅湖之辩”,多半是在书籍里读,在纸面上说,却很少到实地去看。其实,从“四贤祠”到“文宗书院”,再到“鹅湖书院”这800多年的历史,鹅湖书院里那几万平方米的建筑群、那8块匾额和14块碑刻等文化遗产,就反映了人们对“鹅湖之辩”的态度和评价。江西铅山鹅湖书院这些立在大地上的建筑和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更真实、更直接地记录和反映了“鹅湖之辩”的历史影响,积淀着千百年来人们对“鹅湖之辩”“朱陆学说”“朱陆异同”等问题的看法与评论。“鹅湖书院”是如何评价“鹅湖之辩”的呢?下面从三个方面做一归纳,以期对鹅湖之辩和朱陆异同的认识和评价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其一,侧重于鹅湖之会那次事件的历史意义,侧重于她对鹅湖书院这块地方产生的文化影响。时人和后人对这场“鹅湖之辩”都给予高度评价。时人朱亨道就说:“鹅湖讲道切诚,当今盛事。”历代统治者对“鹅湖之会”以及朱陆等四贤极其重视,十分关注鹅湖书院。有宋理宗、元仁宗、清康熙三位皇帝题写匾额,这三位皇帝的题额中,宋理宗的“文宗书院”、元“会元堂”是从其地位来说的。李淳只是铅山县令,但他在西礼门背面题额“圣域贤关”,在石牌坊题写的正面额匾“斯文宗主”和背额匾“继往开来”,都是确认此处的历史地位。鹅湖书院石牌坊上的“斯文宗主”额从古代名人在鹅湖书院的题额、楹联里,也可看出文化界、思想界、学术界等社会界的思想认识。鹅湖书院讲...
发布时间:
2025
-
03
-
19
浏览次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