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岭东文化
来源:《凤凰新闻》2022年8月14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摘自李绅的《悯农》李绅这首诗,真是太过于经典,从流传的广泛程度上来看,完全可以媲美骆宾王的《咏鹅》,甚至可以说,连牙牙学语的孩子都能背诵。但这首《悯农》背后的故事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因为老师几乎不会去讲,也不太敢讲。另外,《悯农》是有两首的,另一首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文大概释义为: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被无端荒废的土地,却经常有被饿死的农民;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有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汗珠顺着脸颊落到了地上,可有谁能明白,我们碗中的白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作得来的呀!毫无疑问,这是一首很有正能量的诗,记得袁老过世的时候,连央视主播也在荧幕上咽声朗读了这首诗。几欲落泪。正因为如此,才没有人愿意去过深解读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因为那的确不是一件具有教化意义的事情。但“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有些真相了解了反而不是坏事,它能让人更清楚地看清世界的规则和人心的复杂。现在我们来解读作者李绅。多情的文字,往往来自于一支绝情的笔,多年以后,李绅终于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曾经,他是一个穷苦的孩子,父亲在他5岁过世后,他一直跟随母亲苦学;曾经,他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希望将来能实现理想,经邦济世,匡扶社稷。如果没有他,元稹就不会写《莺莺传》;...
发布时间: 2022 - 08 - 15
浏览次数:15
来源:《凤凰新闻》2022年8月7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摘自杜甫的《望岳》这首诗未必是杜甫最好的作品,但一定是流传度和知名度最广的诗作之一,和另一首《春望》同为学龄前必读唐诗。所以诗中所表达的含义,大家也应该都是很清楚的。但这首诗背后蕴藏的故事,可能老师在课堂上也不会讲,如果你是个学生,希望你能认真看看;如果您是家长,空闲之时也可以讲给自己的孩子听听。会很有趣,并富有一定的人生意义。甚至可以说,通过这首《望岳》,我们能了解“诗圣”杜甫的一生。因为,杜甫笔下有三首《望岳》,分别作于老、中、青三个时代,后世的学者为了方便,便把这三首诗归结到了一起,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首描写“泰山”的,可视为《望岳》的初章。于学生而言,了解“诗圣”杜甫的生平,对将来写论文、作学问都有很大帮助,就诗词爱好者来说,也可以培养对古典文化的浪漫主义情怀。我们先来看这首泰山《望岳》,这首诗是杜甫24岁时所作,此前刚刚在洛阳科举落榜,于是漫游齐、赵之地。你可能会有些疑问,泰山在山东,那应该是“齐鲁之地”啊!如果你有这样的疑惑,那恭喜你,已经开始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古典文化中的歧义了。这是很重要的事情。至少我见过许多自媒体人,一起提《望岳》就说杜甫登泰山之巅,之后又怎样、怎样……这是不符合事实的。既然是“望岳”,那说明是远看,而“会当凌绝...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8
浏览次数:7
来源:《凤凰新闻》2022年8月7日无论夏季的炎热多么让人心浮气躁,但终归秋天的脚步正在应声而至。一晃,已经是立秋了。我一直认为,把时间标注出节点,是一件很残忍的事,那意味着,你要不停地和过去告别,并且要习惯着接受新的事物。比如,要适当地去考虑换季衣服,以及要不要给小猫“美芽”做个节育手术。甚至会为三个月的“苦夏”愤愤不平,蠢蠢欲动想报复性地去尝试喝上几杯烧仙草,狠狠吃一顿海鲜大餐。这些都是叫人烦恼的事。或者说人从来都不能停止烦恼,又不珍视已经拥有的幸福。纳兰容若在《木兰花》中写: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这是他的“秋思”,也是他的闲愁,年少的时候会特别想不通,纳兰这一生到底在愁什么呢?他是康熙身边的近侍,深得圣眷,又是纳兰明珠家的贵公子,权倾朝野,满身荣耀。甚至可以说,一个凡人可能拥有的一切,他都拥有。但他还是忧伤,无法自持。后来长大了才慢慢明白,一个人最怕的就是缺少自由,由于“不信任和不理解”造成的性格缺失,是用一生的勇敢也无法弥补的心灵创伤。他甚至,都不能很轻松地去谈一段恋爱,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初恋,成为皇帝的妃子。之后,纳兰又经历了丧妻之痛,待卢婉君过世后,再结识江南才女沈宛时,又被“满汉之别”隔于世俗桎梏。所以我越来越相信,人其实是有宿命的。比如南唐后主李煜,他在《相见...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8
浏览次数:10
来源:《凤凰新闻》2022年8月7日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攻打南宋。中原百姓不堪金人压榨,自发加入起义军,与朝廷军队共御外敌。次年,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不得已向北撤退。正当形势一片大好之际,一支起义军的首领耿京却被部下出卖,惨遭杀害,失去了主帅的起义军溃散颓然,士气大减。而叛徒张安国却踏着主帅的鲜血,向金人投诚。这时,一个籍籍无名的青年,却做出了惊人之举。他率领五十余位骑兵,直入驻扎着几万金军的敌营,将张安国生擒,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这个青年就是辛弃疾,这一年,他二十二岁。经此一役,辛弃疾名声大噪,宋高宗任命他为江阴监判,从此开启了政治生涯。这要放在小说里,辛弃疾妥妥拿的是少年将军的剧本。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可惜,生活不是剧本,他也没有主角光环。他的性格太过刚直,注定无法在官场中虚与委蛇,而懦弱求和的南宋朝廷,也磨灭了他的斗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受弹劾而被贬官,开始了闲居带湖的生活。宦海沉浮二十载,梦想也被雨打风吹去。闲居期间,他写下了不少经典词作,而其中最触动人心的,便是这首《鹧鸪天》:《鹧鸪天·代人赋》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鹧鸪天”为词牌名,而“代人赋”则是说,这首词并不是他为自己写的,而...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8
浏览次数:6
来源:《潮州日报》 2022-07-24  乾隆《潮州府志·坊表》:“万代瞻仰坊,在道巷口,为惠潮兵备道谢琏建。”  谢琏(1585-1632),字君实,号韶石,湖北监利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历任福建泉州、河南汝宁知府,江西按察副使。天启七年(1627),转广东布政右参政。崇祯元年(1628),任广东副使、惠潮海防分巡道。三年,升江西布政使,改山东布政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五年,任右副都御史、巡抚登莱。  明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战役以后,后金政权在东北迅速崛起,到崇祯年间,已基本上控制了东北地区,并伺机入关,山东半岛成为明朝防御后金渡海南下的前线。为了防御其渡海入侵,设立登莱巡抚,驻登州,并置水师。登、莱州遂成为明末北方的军事重镇。崇祯四年(1631),登莱巡抚孙元化命令驻扎于莱州沿海的孔有德、李九成等部3000人渡海(渤海海峡)增援辽东军队。在渡海的过程中,遇到大风而折返。孙元化又让孔有德率部火速由陆路赴辽东,引起了该部不满。于是年闰十一月廿八日,行至河北吴桥时发生兵变,叛军兵戈回指,攻城拔寨,连陷山东诸县,最终攻克山东重镇登州并包围莱州数月,在山东半岛肆虐十八个月。直到崇祯六年正月,在明朝从辽东、四川等地调集大军征讨下,方逃出登州,从海上逃亡,遭到明朝海上驻军和朝鲜援军的截击。四月,孔有德、耿仲明等降于后金,为后金带来急需的舰队、红夷大炮及匠人,所以...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1
浏览次数:11
来源:《潮州日报》 2022-07-27金山坐落于潮州古城北面,濒临韩江,自古便是登临胜地。南宋景炎三年(元至元十五年,1278)三月初一,元军铁骑攻陷潮州城,摧锋寨正将、摄军州事马发举家于金山子城壮烈殉节,将军之忠义令潮人垂泪追思。钟灵毓秀的金山(一名金城山),隋唐宋元时期,一直是州、郡、路之治所。北宋大中祥符间,知州王汉大规模开辟金山,遂成一方登览胜境。千年以来,金山既回荡着英雄悲歌,又绵延着鼎盛文脉。北宋至和间,知州郑伸修筑金山子城;南宋庆元间,通判廖德明修建周敦颐祠;明天顺间,知府陈瑄修建玉华、北山书院;清光绪间,总兵方耀创建金山书院……明代梁国树《金城山诗》有“几度登临未忍还”之叹。时至今日,徜徉金山麓俯仰皆风华,摩崖石刻蔚为大观,潮州八景独占其二,恰如梁诗所云。忠烈埋骨 苍松映翠金山之巅,至今矗立着一座茔墓,墓主正是南宋潮州摧锋寨正将、摄军州事马发。碑石现已残缺,《潮州志补编》录其碑文为:“宋安抚使、摧锋寨正将、知潮州事马公暨阖门全节之墓。中华民国元年元月光复本郡之二月后,粤省第四军司令部副长孙丹崖重修。”金山上的马发墓马发墓民国拓片(资料图片)历代方志对马发墓之记述较为简略。清乾隆《潮州府志·古迹》载:“摧锋寨正将马发墓,合家死难,同葬金山,有碑。”《潮州志补编》引清代谢鍊《红蕉吟诗钞》云:“同治丁卯重立墓碑。”而前人诗作中的只言片语,反映出马发墓更多信息。...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1
浏览次数:13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