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明报月刊》2018年5月文/余英时我在香港的五年(一九五○─一九五五)一直生活在流亡知识人的小世界中,和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工商社会根本没有接触的机会。但现在回顾起来,这个小世界的独特性质是值得揭示出来的。这其实是中国自由派知识人汇聚而成的社群,生活并活跃在一个最自由的社会中。英国人对香港这块殖民地采用的是相当彻底的法治,只要不犯法,人人都享有言论、结社、出版等的自由。所以流亡知识人异口同声地说:「香港没有民主,但有自由」,事实真相确是如此。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一时期的香港为中国自由派知识人提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使他们可以无所顾忌地追寻自己的精神价值。更值得指出的是:当时流亡在港的自由派知识人数以万计,虽然背景互异,但在坚持中国必须走向民主、自由的道路,则是一致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群体,并拥有难以估量的思想潜力。因此我感到有必要对这一群体的主要精神动态,略加介绍。第三势力在香港的动态当时这一群体曾普遍被称作「中国第三势力」,无论在中国人或美国人之间都是如此。但「中国第三势力」和同时在国际上流行的所谓「第三势力」不可混为一谈。后者是印度尼赫鲁提倡的,要求独立于美国、苏联之外的国家组成一个「国际第三势力」,不受美、苏二强的控制。「中国第三势力」则企图在国民党和共产党两个「专政」的政权之外,建立起一个以民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为终极目标的精神力量。但香港的「第三势力」并未...
发布时间:
2014
-
04
-
07
浏览次数:4
本书的理论和概念框架在继续之前,我想再多说一些本书的理论和概念框架,以及引导我写这本书的一个思维过程。我属于这样一代人:1989年我18周岁,那一年不仅仅是法国大革命的二百周年,还是柏林墙倒塌的一年。我们这一代见证了苏联解体,并且对于这种政治制度或者对于苏联没有丝毫的喜爱和怀念。我一向对“反资本主义”那些传统而粗糙的论调免疫,有些论调直接忽略了共产主义运动在历史上的失败,很多则与超越它所必需的理性手段背道而驰。我没有兴趣去谴责不平等和资本主义本身—特别是,只要是合乎情理的,社会不平等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正如1789年《人权宣言》第一条宣告的,“基于公共福祉的社会差异”。(尽管这个社会公正的定义不严密但吸引人,它根植于历史。我们暂且接受它,我随后会重新回到这个问题上。)相比之下,毫不谦虚地说,我更热衷于讨论组建社会的最优方式,以及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秩序所需要的最合适的制度和政策。此外,我希望看到在法律框架下实现有效而高效的公平正义,法律应该平等地适用于所有人,并且是通过民主辩论而形成的大众都能理解的法规。也许我还应该补充一点,在我22岁的时候,我体验了一次“美国梦”,那时候我刚获得博士学位,受聘于波士顿附近的一所大学。从很多方面来说,这次经历对于...
发布时间:
2014
-
04
-
06
浏览次数:627
中文版自序拙作《21世纪资本论》先后于2013年9月和2014年3月出版了法文版和英文版,中文版即将问世,颇感荣幸。数十年来,中国一直在摸索自己的模式,从19世纪至20世纪西方实践经验的成败中汲取教训,同时立足于本国国情,寻找一条融合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优点的新路。希望本书所提供的历史资料有助于促进此类思考和有意义的辩论,有益于我们--——包括中国和全球其他国家——共同的未来。因为,尽管我们身处世界各地,但大家要面对同样的问题——调和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防止全球化及贸易、金融开放带来的利益被少数人独占,阻止自然资源发生不可逆转的衰退。如果说中国能从国外的经验教训中获益,其他国家同样也可以从中国的经验中学到很多东西。理想的社会经济体制仍然有待创立,所以,彼此的历史经验是我们最好的指引,我们应该互相学习,抛开一切意识形态,并尽可能地超越国家之间的敌对立场。本书回顾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收入及财富分配的历史,利用20多个国家众多研究人员精心收集的最新数据,尝试梳理出一部关于财富及其分配不平等所引发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矛盾的历史,一些鲜活生动的人类历史。我还尝试在本书的第四部分为未来总结若干教训,但主旨其实是提供史实资料,让每个人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由于主要数据...
发布时间:
2014
-
04
-
06
浏览次数:307
在权利方面,人人与生俱来而且始终自由与平等,非基于公共福祉不得建立社会差异。——法国《人权宣言》(1789)第一条财富分配已成为时下最广泛讨论和颇具争议的话题之一,但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其漫长的演进过程呢?私有资本的不断积累真如卡尔·马克思在19世纪预言的那样,将导致财富被少数人掌握吗?或者如西蒙·库兹涅茨在20世纪所设想的那样,增长、竞争与技术进步之间的不断博弈将会逐渐降低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平等程度,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地发展?我们对财富和收入从18世纪演变至今又真正了解多少?当下,我们从中又可以汲取怎样的经验?以上问题我都将在本书中一一进行解答。我也必须承认,书中的这些答案并不完善,但相比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这些答案采用了更加广泛的历史资料和对比数据,覆盖了近三个世纪、20多个国家,同时运用新颖的理论架构进行深度解析。现代经济增长与信息传播虽然规避了马克思理论演进结果的发生,但是并未改变资本深层结构与社会不平等的现实—至少不像“二战”之后十年中一些乐观主义者所想象的那样尽如人意。当21世纪的今天依然重复着19世纪上演过的资本收益率超过产出与收入增长率的剧情时,资本主义不自觉地产生了不可控且不可持续的社会不平等,这从根本上破坏了以民主社会为基础...
发布时间:
2014
-
04
-
05
浏览次数:822
转载《文匯报》2014年3月11 第A24版「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改革的表述,字字铿锵。改革,关键要看行动。陈经纬呼吁:广东应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 ,知难而进,向深化改革要动力,优化当前行政区划格局,将潮汕三市合并,合力打造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经济带。【本报讯】作为潮汕人,家乡情结让陈经纬成为上世纪90年代最早一批在汕头投资的港商。多年后,身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中国商会主席的他,又连续两年提出与潮汕发展有关的提案。在去年联合102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设立潮汕新区的提案基础上,今年陈经纬更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潮汕三市合并,合力打造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平台的提案》。「潮汕地区在中国与东南亚乃至世界经贸往来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改革开放以来,潮汕三市(汕头、潮州、揭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却未尽人意。」陈经纬在接受本报访问时指出,在中国经济以迅猛势头融入世界,国家致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携手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粤东经济的振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今天,打破潮汕地区现行的不合理行政区划设置,促进潮汕三市同心同德形成合力,重新擦亮「特...
发布时间:
2014
-
03
-
11
浏览次数:1485
为New Era、华纳兄弟、NBA等做休闲帽代工、曾经是港资厂「明星」级企业的飞达控股(1100)在上周五发布盈警,预告中期业绩将录得亏损,为削减生产成本,公司已决定缩减番禺的厂房产能,将订单将转至孟加拉国厂房。
发布时间:
2014
-
02
-
11
浏览次数:1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