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一套 2023年11月28日洪波涌起,潮水往复,潮州之名,由此而来。居岭南之东,当闽广之冲。隋人由此经略台湾,控南海诸岛;丝路商船于此补给物资,远通非欧。始建于唐,成型于明,潮州古城格局外曲内方——城外,悠悠韩江水穿城而过,三山一水环抱城郭;城内,三横四纵楼厝俨然。是古建,也是寻常巷陌,百姓人家。从2.3平方公里,到3146平方公里,它古意盎然,又新潮澎湃。看!生猛的天际线赵子龙救阿斗、穆桂英取降龙木……这一出出绚烂生猛的大戏是在屋顶檐角上演的吗?在潮州,不经意一抬头,就会遭遇一台大戏:将色彩艳丽的碎瓷片“剪裁”镶嵌成各式人物和动植物立于屋顶檐角,这些英雄名臣、神仙异兽在潮汕大地天际线自有另一番鲜活气象!吃!鱼肉当饺子皮包的饺子冬天到,又是吃饺子的季节,你吃过鱼肉皮的饺子吗?潮州人先祖为避战乱,从中原南迁到潮州,潮汕地区虽坐拥山海间的丰富物产,却不产小麦。于是,想念北方面食的先祖以鱼肉代替面粉做饺子皮,流传至今。 对于美食这件事,中国人的天赋一直在路上!巧!红糖水修复200多年麒麟照壁红糖水加入贝壳粉和贝灰膏,充分搅拌,这可不是黑暗料理,而是潮州传统灰雕技艺。潮州古城西马路的一面200多年的麒麟照壁,就是用灰雕技艺进行修缮的,既遵循了古建筑保护原则,也成就了令人眼前一亮的网红打卡地。逛!古城中轴线几十米就有一座牌坊不到2000米的路上竟有23座牌坊是什么气势?到...
发布时间:
2023
-
11
-
28
浏览次数:9
来源:视频号这位梅州人曾是华人首富,面见慈禧不用下跪。他身家曾达8000多万两白银,当时比清朝国库还多一千万两白银
发布时间:
2023
-
10
-
24
浏览次数:4
来源:视频号无所不能的潮汕人却在台湾意外式微,这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
2023
-
10
-
24
浏览次数:8
来源:客往客来 2023/4/15客家人,又称客家民系,是中国南方广东、福建、江西等省的本地汉族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据有关学者估计,全世界约有1亿客家人。客家四州:惠州、梅州、赣州、汀州;客家大本营城市:梅州市、惠州市、河源市、深圳市、韶关市、赣州市、龙岩市。远离客家大本营,而客家文化占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是台湾的高雄市、台北市、广西贺州市、玉林市、防城港市、北海市,海南省儋州市,广东省茂名市、云浮市、湛江市,以及马来西亚的沙巴州(沙巴州是海外一个纯客家州)。世界客都·中国梅州客家名人政治人物孙中山、叶挺、叶剑英、叶选平、张发奎、薛岳、廖仲恺、朱德、刘光第、吴伯雄、马英九、胡耀邦、他信(泰国)、英拉(泰国)、李光耀、谢非、黄华华等。客家名人体育明星林丹、何雯娜、谢育新、李惠堂、郭亿军等。客家名人娱乐界侯孝贤、杨德昌、张国荣、罗大佑、周润发、曾志伟、王心凌、彭佳慧、黎明、万梓良、陈小春、钟汉良、钟楚红、成奎安、刘惜君、罗晋、何杜娟、谭杰希、林好、光良、品冠、巫启贤、戴佩妮、曹格、范文芳(新加坡)等。客家名人科教文、社会经济界郭沫若、热带医学奠基人钟惠澜、肿瘤学和放射疗学先驱吴恒兴、桥梁大师李国豪、数学皇帝丘成桐、黄旭华、潘毓刚、梁伯强、黄子卿、李国平、张如心、杨遵仪、杨简、黄秉维、黎尚豪、张作梅、钟世镇、曾毅、汪懋华、王佛松、张楚汉、饶芳权、郑度、...
发布时间:
2023
-
04
-
17
浏览次数:7
作者:环球情报员 2023/3/30自古以来,华人华侨在海外建立政权立足称王的故事屈指可数。梁启超就曾写过一本《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记录了八位在海外称王称帝的传奇华人,而在历史上众多海外华人国王之中,最为耀眼的,就是泰国的吞武里大帝——郑信。▲《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作为泰国唯一的华人国王,郑信曾在泰国历史上外族入侵山河破碎之时,带领泰国人民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攘外安内并光复国家。▲郑信画像直至今日,郑信在泰国人心目中的历史地位依然很高,被尊崇为“民族英雄”,冠以“大帝”的称号,被誉为是泰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五大国王之一。泰国曾发行过一版纪念钞票,其中二十泰铢纸币上就刻印着郑信纪念碑,泰国内阁更是规定郑信的加冕日12月28日作为官方节日“郑王节”以纪念郑信。▲泰铢纪念币上的郑信那么,作为华人的郑信,是怎样当上泰国唯一一位华人国王,并深得泰国人敬重的呢?一、潮州来泰,得遇贵人中国与东南亚的人口交流自古便存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完善使得华人下南洋这一活动自唐宋时期便开始初现端倪。自15世纪郑和下西洋之后,华人下南洋的活动越发频繁,大量的闽粤籍华人由于经商,务工迁徙到东南亚。而在清军入关之后,大批不愿意臣服满人的汉族人也纷纷向东南亚迁徙,一时之间18世纪在东南亚与中国之间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洪流。▲15世纪初的东南亚而18世纪的东南亚,越南正在南北对峙,老挝分裂三分天下,缅甸四...
发布时间:
2023
-
04
-
10
浏览次数:4
来源:今日头条 2023年1月24日清末至民国日人所编潮汕情报述略清咸丰十一年(1861)汕头开埠,日本人扮演着重要角色。自日本1895年据台之后,汕头成为台湾主要商品输出地。从清末到二战期间,日人在情报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一战期间,趁欧美忙于战事,日货甚至取代英货成为汕头市场垄断地位;至二战期间(1939年汕头失陷),为谋划侵华战事,日本在潮汕的数十年情报搜集工作更是事无巨细,无孔不入,近百年间编制了一系列有关商业、文化、人口、水文、矿产等的志书、商业名录、数据统计、作战纪录等等系列报告。这些报告成为研究在潮海关成立、汕头开埠之后汕头如何从澄海治下一片滩涂快速发展为国际性港口的重要文献,也是在潮海关文献之外的重要历史资料。近代学者研究潮州汕头近代商业史多引饶公主撰的《民国潮州志|实业志》,《实业志》按林、渔、矿、商、金融等科目录有一些基础数据,时间跨度从同治三年至民国二十七年。除此之外,潮海关系列文献也提供了详尽的数据,对当代区域经济学者、史学家也有资益。与之相较,日本人的情报资料也是非常重要却易被突略的佐证。因政治、语言等因素影响,目前仅有大正十一年(1922)刊行的《南支汕头商埠》一书在国内以《华南汕头商埠》为名列入潮汕文库被引进翻译出版。《南支汕头商埠》作者安重龟三郎为民国时期汕头东瀛学校校长。事实上日本人在潮州汕头的情报工作在清末日本明治期间便已开始。早在安重龟三郎编著《...
发布时间:
2023
-
03
-
23
浏览次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