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汇报》2014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昨日在头版发表评论员文章,批评非法「占中」是民主绊脚石,制造社会纷争,学联与特区政府对话时提出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和香港基本法更是无理要求。文章强调,人大决定体现「一国两制」宗旨和香港基本法规定,也考虑了香港各界意见,决定合法、合情、合理,权威不可撼动,不会作出修改,呼吁各界在法治基础上,理性务实商讨民主发展,如期落实特首普选。这篇题为《依法推进香港民主发展》的文章指出,香港特区实行特首普选是「一国两制」下的一个地方性选举,必须符合国家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规定,充分尊重中央依法具有的权力,有利于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合法情理 不会修改文章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了有关特首普选问题的决定,体现了「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和香港基本法有关规定,充分考虑了香港社会各界的有关意见和建议,澄清了偏离香港基本法有关规定的错误认识。决定合法、合情、合理,其权威不可撼动,也不会做出修改。文章强调,按照香港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落实普选,是正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的重要体现,是香港民主法治稳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切实可行的最佳制度安排。一些人发动非法「占中」,推动「公民提名」,偏离香港基本法和香港法律的轨道,脱离「一国两制」框架,试图以极端的「占领」方式来绑架民意、表达要求,更是与法律程序、民主精神背道而驰。...
发布时间:
2014
-
11
-
08
浏览次数:1397
来源:《大公网》2014年10月24日据海外华文媒体多维网报道,“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将于本月24日至26日之间择机发射,大约在绕月轨道飞行一星期后返回。10月22日,运载“嫦五”飞行试验器的火箭已经开始加注燃料,这标志着发射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另据了解,“嫦五”将在2017年左右奔月,将携带约两公斤月球样本返回地球。俄罗斯之声网站报道称,中国正一步步接近月球资源,下一步就是研发宇航设备从月球返回地面的技术。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热烈兹尼亚科夫(Alexandr Zheleznyakov)认为,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进行了类似的探月实验。中国走的是前人走过的路,但不这样它就无法加入为自己在月球地位和对月球资源的竞争他说,那些有兴趣在未来获取太空资源的国家,现在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了。为此马上就建立必须的技术是不可能的。朝这个方向的前进要循序渐进,50到100年后,当出现月球资源的必要性时,就应该准备好把它们带到地球。那些现在即将掌握这些被研发的技术的国家当然就会更接近实现自己的目标。热烈兹尼亚科夫指出,中国已经学会了绕月飞行,并使自己的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登陆。现在它准备再进一步,为地球带回月球土壤。他说,定于10月底的对月实验飞行具有关键意义。中国在研究从月球到地球、...
发布时间:
2014
-
11
-
08
浏览次数:1432
来源:《文汇报》2014年10月20日 俞可平学习时报发表俞可平评论文章称,离开民主去谈论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就像离开市场经济去谈论自由贸易一样不得要领。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法治是公平正义的根本制度保障,它们都是现代国家的底线。以下是全文内容:做人要有底线,治国同样要有底线。公平正义与依法治国,就是现代国家的底线。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公平正义当作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又将对建设法治国家和依法治国做出全面部署。这清楚地表明,公平正义和依法治国,也同样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底线。公平正义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政治价值,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追求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之所以最终要消灭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归根结底是为了消除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使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解放。因此,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关系到公民的基本权利,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
发布时间:
2014
-
11
-
05
浏览次数:1098
来源:《文汇报》2014年10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这是中国政治发展和改革中一件划时代的大事。种种迹象表明,这次全会把“依法治国”提到了中共执政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关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关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 需用制度为强势反腐护航中共十八大已明确提出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要实现的法治目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次四中全会举行的时间点,距离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已近两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已启动实施近一年,要实现“法治中国”的目标时间表上余下的时间也就数年之多。舆论认为,中国当下,全面深化改革势在必行,依法治国更是刻不容缓。法治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也是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
发布时间:
2014
-
11
-
05
浏览次数:1075
来源:《新华网》2014年10月20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邀赴德国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并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对意大利进行正式访问并访问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出席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随着李克强总理欧洲之行圆满收官,中国外交又结下沉甸甸的新硕果。新华国际通过一组数字为您梳理李克强总理的访欧成果。经贸与合作李克强访问德国期间,中德共签署了50项左右的商业和政府间协议,达成181亿美元的双边贸易与相互投资及技术合作协定。访问俄罗斯期间,中俄签署了39项重要双边合作文件,涉及经贸、金融、高铁、人文等众多领域。其中,770公里的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中俄央行签署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均是亮点。访问意大利期间,中意企业间签署的10余项合作协议,金额超过100亿美元,涉及双向投资和技术、金融合作等。双方一致同意加紧落实关于加强经济合作的3年行动计划,发挥两国经济体系的互补优势,逐步实现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平衡发展。磋商与会晤 访问德国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柏林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双方共26位部长参加。本轮中德政府磋商核心成果文件是一份超过1万字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纲要》以创新合作为重点,纳入200多项具体合作倡议、项目和举措,涵盖中德合作20多个细分领域,是迄今为止中德之间内容最丰富的一份共同文件,体现...
发布时间:
2014
-
11
-
03
浏览次数:1127
来源:《环球时报》 文/杨光斌华人世界首富李嘉诚曾经是无数香港年轻人的偶像和人生奋斗的坐标,但似乎一夜之间,李嘉诚由英雄变成了香港人眼中的“恶霸”。现在一些香港年轻人把自己生活的困境、失业和低收入都归罪于以李嘉诚为代表的富豪们。这绝对是观察香港社会的指标性事件。香港确实变了,从一个崇拜财富和成功的商业社会变成了仇富社会。李嘉诚等人的财富并非巧取豪夺,靠的是勤劳与拼搏。因此,这种仇富心态的背后是心理结构的大转型。而且当这种仇富情绪一旦有出口可以发泄,便如卸了闸的洪水一路奔腾,仇恨的洪流卷走了自己,也伤及无辜。香港正在洪流中沉沦。香港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被人忽视的是,原罪当然在港英当局。这首先是治理理念的问题。英国治下的香港是一种丛林规则式的自由主义经济。结果,香港一方面成为世界上最自由、也是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却有几十万人常年蜗居棚屋,贫富差距在发达地区位列前茅。这是典型的放任自由主义的遗产,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穷人的生计和福利都不是港英政府所考虑的。一些港民看不到这一点而妄想做“英国人”,只能说英国殖民统治的高明。这种历史结构一旦形成,接任者要在短期内改变历史遗产是很困难的,但却不得不面对历史遗产的负效应。其次,同样是殖民统治的遗产,即弹丸之地的香港只发展起两项可资骄傲的行业:房地产和金融服务。这两大...
发布时间:
2014
-
11
-
03
浏览次数: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