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自《明报》今年38岁的江西农民张立勇,家境贫寒,高中便辍学到广东打工,他艰苦、寂寞,但一直渴望读书和上大学。为了梦想,他当年辞去“高薪”工作,毅然跑到千里外的北京清华大学当厨师,挣取原本工作五分之一的酬劳,苦学英文4年半后,成功考入北京大学。以“一个普通农民”自居的他,为了帮助更多像他一样出身的农民子弟重拾自信,自费到各地贫困村落发表演讲,希望以“知识改变命运”的亲身经历鼓励和感染更多的,哪怕是陌生的人。为弟妹可读书 辍学打工张立勇接受本报电话访问时回忆说,童年他最害怕两件事:一是每逢开学时父母满村去筹借学费;另一件是春天因为一下雨屋顶就不停漏水,父母忙着接雨水的艰难身影。父亲唯一的财产就是一间老屋,为免父母负债累累,同时为了让弟妹继续学业,身为家中长子,年仅17岁的张立勇辍学南下广东打工。“父母死活不同意,说再穷也供我(读书)”。说到激动处,他哽咽再三,“我答应他们环境好了一定再去读书!”当时是1992年,由于没有高学历,张只能由擦鞋做起,他曾用擦鞋的余闲看书,却被老板指骂读书没用而被辞退。但不久让张立勇更痛心的是,其弟弟妹妹也因为家贫而辍学出外打工,“是...
发布时间:
2014
-
05
-
29
浏览次数:1126
先前对于加藤嘉一“热”在有担心之余,却有点不懈。现在加藤嘉一的泡沫吹破,也不把它看成小悲剧,只是小闹剧而已。国人固然要深省,且也不过是一小儿戏,值得自乐其乐。加藤嘉一的话语权从哪里来?迎合中国人的需要——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评论员 信海光由于日文杂志《周刊文春》的一篇揭露文章,“在中国最有名的日本人”、专栏作家加藤嘉一被迫承认伪造了履历,并在微博上向公众道歉。加藤嘉一是近年来中国陷入信誉困境中的一系列名人中的一个另类,因为他是个在华成名的日本人。他的“倒下”,也令很多曾经追捧他的中国媒体和读者感到尴尬,因为他并不是在成名之地——中国——被揭露出来的。事实上,早在半年以前,加藤嘉一因在中国出名而被“内销”回日本后,就有不少日本人对他表示怀疑。在其学历造假一事上,中国媒体粗心大意令人遗憾,但也不应苛求,毕竟中日两国文字不同,访查不便,而媒体判定一个专栏作家水平主要不是靠学历,而是靠学识。问题是,加藤嘉一的学识是否与其盛名“匹配”呢?客观说,从他的文章看...
发布时间:
2014
-
05
-
29
浏览次数:1249
今日欢呼胡锦涛,轻风虽去明月来。
发布时间:
2014
-
05
-
29
浏览次数:1023
上联:玉兔领跑建奇功,神舟天宫追芳踪下联:神龙见首露峥嵘,九州万众唤文明横批:中华万岁
发布时间:
2014
-
05
-
29
浏览次数:1040
承蒙肖玉华教授赠送博士论文专著《江南士风——中国当代散文的一种文化选择》。今早虽只翻看了“引言”与“后记”,马上感觉到是一本好书。文学有流派,文化也难免有地域的印记。江南多才子,水方多柔情。本来,人不分群,地不分域,文质彬彬之便是雅文,吾师张文勋先生诗云:“红颜象外存真韵,绿叶丛中忆故知。”但,由于百年动荡,中国留不住闲情;只有慷慨悲歌亮血性。近年,随俗反智,读者不相信灵性,到处假戏真唱逞风流。真是差点儿把“荷塘月色”忘却,把《故乡的野菜》与汪曾祺一起丢弃。当代文学研究目前甚是零落寂寞,肖教授的研究成果既清新,又沉稳。师出各门,学风甚正,既有历史感,又有时代新气息。值得推荐,请参看《彦山学堂》好书好文章栏目,《江南士风——中国当代散文的一种文化选择》《引言》全文。二零一二年三月三十一日
发布时间:
2014
-
05
-
29
浏览次数:1073
为New Era、华纳兄弟、NBA等做休闲帽代工、曾经是港资厂「明星」级企业的飞达控股(1100)在上周五发布盈警,预告中期业绩将录得亏损,为削减生产成本,公司已决定缩减番禺的厂房产能,将订单将转至孟加拉国厂房。
发布时间:
2014
-
02
-
11
浏览次数:1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