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贾行家1.读《棋王》 一世就是三十年。我们这一拨,和阿城先生正好相距三十年。 也不敢感慨什么。太多的时间被浪费在感慨时间上。近几年只见到一句好的:“越古老的沙粒,越接近球型”。 电影《星际穿越》形容时间是粘稠柔韧的,也可以列在架子上,一览无余,方向可逆。要不是娱乐电影,我这样的人,不可能知道世界有这一面。还有位热爱跳伞的人说:从天上看,地面就是球型。 半个世纪前,时间还剩下什么意思,得放到城市这边说,乡下是无始无终的。 我父亲赶上六十年代最后那次高考。他没有像同学那样,酒喝到饱满就合唱革命歌曲——人人需要祷告,词语和对象倒不要紧——但也泄露过一回,他九零年代去湖南出差,说见到韶山有个水洞,洞里有九条天生的龙,大概还有个石头人像吧。我那时肚子里暗笑,现在回想:这个工科生在抒情而已。他赶上了,是第一批没有历史问题的知识分子,前后比一比,很想通过感激对这种幸运加以合理化。 那时候的时间,真像是列在架子上,任人搬来搬去的。彼时是非,此时是非,“历史问题”是一种面向未来的问题。我...
发布时间:
2019
-
05
-
29
浏览次数:176
来源:《读者》作者:梁文道 念书的时候,穷极无聊,常常没事找事,其中一件就是写悼念文章,而且写的还是仍然在世的作家思想家,非常缺德。由来是当年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去世,为戴天先生主编的《信报月刊》赶了一份六七千字的东西出来。当时自觉满意,又是个做功课的良机,于是发愿要替一批看来活得差不多了的大师写悼文。写好了就放在抽屉里,时辰一到就交到报馆去,多么方便快捷。后来我才知道钱钟书先生说得没错,文人尽爱干这等没良心的事,不只中国人,连老外也是这样。许多国际知名的大报时刻都在准备着,人一死,讣闻第二天就见报,效率奇高。更专业的甚至会为一些富商事先写好葬礼上用的悼文,让老人家看过,满意了,就能领到一笔可观的酬礼。难呀,写悼文可是门专业。且看英国杂志《前景》2007年5月号的刚上版,有一篇纪念人类学大师玛丽•道格拉斯的文章,开头第一句就好:“少数的思想家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更少数的思想家则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的看法。玛丽•道格拉斯以八十六岁之龄去世了,她就是那罕见的例外。”说得对极了准极了,她就是那种改变了大家思考方式的人物。 怎么改变?很多年前我向香港作家董启章介绍她的想法时曾经以一块面包做例子。大家都知道一块面包要是放在碟子里,自然是干净可食的,但它要是掉到地上,那就...
发布时间:
2019
-
05
-
28
浏览次数:190
来源:大风号2018年12月5日 今天推送的这篇文章,摘选自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江苏中心”理事长罗一民先生近日发表的一次演讲,演讲主题系《政治家张謇和南通精神》。 在这篇长达25000余字的演讲(原)稿中,罗一民先生系统介绍了张謇的一生,并且重点突出了张謇作为一个出色政治家的种种特质。此外,演讲还介绍了张謇给今人留下的精神文化遗产,以及他与故乡南通之间的种种关联,篇幅所限,今天文章仅摘选了作为政治家的张謇这部分。 值得一提的,罗一民先生曾主政南通长达十数年,在他的主导和带领下,南通经济发展迅猛,成为江苏乃至全国的“经济重镇”。机缘巧合有幸结识了罗先生,几年交流下来,发现他不仅是一位难得的改革实干家,更是一位在学术上颇有造诣的思想家。 最后,特别感谢罗一民先生惠赐稿件! 我认为,张謇之所以是一名政治家,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说: 首先,张謇的“状元”身份就是一个政治身份。 ...
发布时间:
2019
-
05
-
08
浏览次数:193
来源:聆雨居士(微信公众号) 摘要:民国时期的全面抗战之前,革命文学阵营内部产生激烈争论。对立的一方主要为郭沫若、成仿吾和冯乃超为代表的创造社,以及蒋光慈、钱杏邨(阿英)为代表的太阳社;另一方则以鲁迅为最主要人物。经共产党调和,对立双方基本停止争论,创造社、太阳社解散,左联成立。在革命文学阵营基本停止论争的过程中,著名马克思主义者杜国庠起到重要作用,他要求团结鲁迅。杜国庠对鲁迅的态度,既服从中共统一战线需要,又和个人早期经历、个性和处事风格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杜国庠;鲁迅;创造社;太阳社;我们社;左联 中图分类号:I209.9 上海左联纪念馆 杜国庠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史学家,其学术兴趣在后期主要集中在先秦诸子研究方面。然而,杜国庠在早年也是现代白话文学的重要参与者。本文梳理杜国庠加入的太阳社、我们社和鲁迅的关系,由于创造社和上述两个社团有较大关系,文中同时介绍创造社情况。需要说明的是,鲁迅和新文学成员、团体的关系,学界研究成果已经极多,甚至用“汗牛充栋”来形容都不过分,但有关鲁迅和杜国庠的关系,迄今没有看到深入研究成果。厘清鲁、杜之...
发布时间:
2019
-
04
-
27
浏览次数:213
来源:理想国imaginist2019年3月18日文/许倬云(本文摘自许倬云《观世变》) 1.中国历史上的几次价值转换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感慨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好像今天的世界缺少了大家可以遵循的伦理与道德原则。这种感慨何代无之,在四五千年前的古代埃及记录上,曾有人有过这样的感慨。而中国的经典里,也时时充满了这种感慨。其实,每隔一段时间,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都会有所转变,于是新时代的价值和旧时代的价值就会不同。 我们以中国历史上的几次价值转换时期作为证明。新石器时代,人类是在村落里聚族而居。小区很小,人群也很少,其伦理原则基本上是内外有分,对自己人是一种标准,对外面的人又是另一种标准。甚至到了人死亡以后,都有鬼不歆非类的说法。西周时,建立了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提出天命的理论:上天是公平的,对有道德的人会加以庇护,而周人是受命于天来做当时中国天下的统治者。上天所订定的道德原则应该是普世的,不受部族与小区的限制。这个普世的道德观,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但它是否是真正的普世呢?倒也未必。封建道德大概只行于当时的贵族阶层,即所谓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对贵族阶层以外的一般人,贵族们并不觉得他们也应该遵从同样的道德,拥有同样的...
发布时间:
2019
-
04
-
11
浏览次数:142
来源:《凤凰新闻》2019年4月4日 企业界很流行一句话:“企业内部的制度是砖瓦,再好的设计也会有缝隙;而企业的文化是泥浆,见缝插针,无处不在。” 在2018年中化集团经理人年会上,央企掌门人中最前瞻、最市场化、最懂管理、最没有官僚作风的 “异类”——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发表了内部演讲,对中化集团半年工作高度总结的同时,也对华为企业文化进行了高度地赞扬。 其中,宁高宁对任正非一句话的精辟点评,称任正非是30年来中国唯一将研发创新引领持续发展的企业家,更是震惊企业界。 年会演讲前一天,宁高宁也公布了中化企业文化系统,并号召全体员工好好学习、自觉践行。中力知识科技现将宁高宁在此次年会上谈及到的关于企业文化认知的核心观点总结发布如下: 1企业文化像空气一样影响着每个人 99%企业的企业文化没用,别人记不住,更没有发挥作用去影响员工。因为企业文化像空气一样影响着每个人,但谁也改变不了它,改变必须是整体的; 企业文化又是非常细腻的,它...
发布时间:
2019
-
04
-
08
浏览次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