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其实,学历越高的儿女,越容易断绝家庭血脉

日期: 2022-12-19
浏览次数: 4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07-30

其实,学历越高的儿女,越容易断绝家庭血脉

01

每一个家庭的父母,都有这么一个想法——希望儿女可以考上大学,过得比父母这一代要好。

要求儿女的学历高一点,那是好事。可所有好事的背后,都蕴涵着不好的一面。

比如说,高学历的儿女,可能在感情上,会淡漠一点。比如说,高学历的儿女,很有可能会存在“单身不婚”的观念。

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新闻就知道了。

在新闻中,我们经常看到,丁克的人,多数都是本科以上的学历。婚姻要求极高,甚至不婚的人,他们的学历也不低。反之,那些没读过什么书的人,根本不会有丁克以及不婚的想法

试想,没读过书的人,会丁克吗?也许他们连“丁克”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说到底,学历高了,人们的想法就多了,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就更深刻了,那他们的观念,就会背离传统。

所以说,高学历的儿女,有他们的好。而不懂得读书,低学历的儿女,也有他们的好。反正,学历的高低,很有可能会影响家庭的传宗接代。

其实,学历越高的儿女,越容易断绝家庭血脉

02

《2021年中国当代不婚主义白皮书》中有这么三组数据。

数据一:不婚人群中,45%是企事业基层员工,20%是职场的中高层人员

数据二:不婚人群中,本科学历比例占比高达73%

数据三: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不婚人群,以47%的比例占据着首位,其次5001-8000元月收入的不婚群体占比为34%

因此,调查人员就给出了这么一个结论:高学历、高收入的年轻人,往往是不婚以及丁克的主要群体

很多人都会疑惑,没钱没学历的人,特别喜欢结婚生子。而有钱有学历的人,却选择不婚不育。这种奇怪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呢?

有人采访过广漂,沪漂以及北漂的年轻人,想得知他们的想法。

一位北漂的985硕士觉得:“我在北京买不起房子,连一个厕所都买不起,那我为什么要结婚呢?难道说,我要回到大山深处,让孩子重新走回我的老路吗?

一位广漂的211硕士觉得:“人活着,无论学历有多高,也仅仅是为了打工以及996而已,生孩子来为别人打工,有必要吗?”

一位沪漂的985硕士认为:“明知道婚姻是一座牢笼,结婚了也不会幸福,反而一辈子都活得痛苦。这,其实没有必要。做人,又何必如此死脑筋呢?”

其实,学历越高的儿女,越容易断绝家庭血脉

03

上述的数据,以及高学历年轻人的回答,让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对于生活的认知,就越是深刻,根本不会糊里糊涂地过一生

这一点,我们不妨对比一下农村和大城市的年轻人,就一清二楚了。

农村生活的年轻人,没有什么学历,也不会思考什么人生意义,所以他们一窝好几个孩子,那是很正常的。

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他们至少有本科学历,有些人还是名牌大学毕业,崇尚高质量的生活,不希望后代活在低质量的生活中,所以他们就不会轻易结婚。

有一位婚恋专家说过,晚婚晚育的人,多数都是高学历的年轻人。而早婚早育的人,多数都是没有什么学历的年轻人。

对此,很多父母都特别感慨,我辛辛苦苦供他们读完大学,谁知道他们竟然没有“传承家庭血脉”的想法,那我岂不是白养他们了吗?

其实,像“传承血脉”这种观念,没学历且传统的人,也许会特别支持。而高学历,却不传统的年轻人,那就不会过分在乎

人之观念,会随着教育程度的提升,而发生改变。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其实,学历越高的儿女,越容易断绝家庭血脉

04

学历越高的儿女,越容易让家庭无后。

我们都知道这么一个故事,名为《牧羊娃》。

牧羊娃的父母,是放羊的,根本不知道生活为了什么。到了牧羊娃这一代,他也继续放羊,到了年纪就结婚。也跟父母一般,在大山深处,糊里糊涂过了一辈子。

我们原以为,这个故事到此就结束了。谁知道,它还有后续。

做了别人父母的牧羊娃,就希望儿女可以继承他的事业,继续放羊。可他的孩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城市的大学,从山沟沟去到了大都市。

在大都市读了大学的儿女,竟然跟父母这么说:“现在放羊,都智能化了,牧羊人也终究被淘汰。况且,代代都放羊,代代都过着相似的生活,真的有意义吗?”

牧羊娃无话可说。到最后,牧羊娃的家庭,到了儿女这一代,就断绝了。因为他的儿女,在大都市买不起房子,只能单身一辈子。

其实,学历越高的儿女,越容易断绝家庭血脉

人,读过书,和没有读过书,思想终究是不一样的。传统的观念,终究会败于现代的教育理念。说到底,学历改变的,不仅是人之想法,更是人们对于生活的选择。

只能说,无论儿女的学历高不高,都有好有坏,父母只能坦然接受。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7 - 07
来源:视频号客家人才辈出 崇文重教 家国情怀
2025 - 07 - 05
来源:终南文字客 2025年7月4日我的人生底气来自教书生活◎  黄景忠从1987年分配到韩师工作至今,已经38年,该做一个小结了。很多人,包括我,在进入回忆的时候总会感叹日子过得太快。但真正沉潜到过往中,才能够体会到这很快的日子,其实经历了许多外人所未知的惊涛骇浪。所幸,我的人生还是幸运的:一直未离开我所热爱的学校,也一直未离开我所喜欢的教书生活。 一、师长与朋友一个人的成长,早年周围的长辈与朋友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先谈师长。八十年代的韩师有许多名师,罗英风教授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我到中文系工作的时候,罗教授是中文系主任,此前他当过外语系主任——在八十年代,能够同时胜任中文系和外语系主任的职位,是有点传奇的。罗教授1949年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中文系,接着又学习俄语,所以他既能讲英语,又能讲俄语。50年代他在揭阳一中任语文教师,那时就很有名气了,一中一直有“三士一英风...
2025 - 07 - 04
来源:视频号欧洲历史上最后一个旷世全才
2025 - 06 - 30
来源:视频号猜猜苏东坡与潮州八贤之一吴复古是什么关系?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