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涌专栏

News
江涌专栏

货币实质:过去、现在与未来

日期: 2018-11-24
浏览次数: 116

来源:《金融的神话》

文/江涌、高寅

        货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从猿人演变而来的智人(Homo sapiens)的出现,人类历史开始了。” 在人类诞生后,随着生产生活资料的积累,随着生产、分配、消费尤其是交换的广泛而深入展开,需要一般等价物作为交易媒介,货币便应运而生。货币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自从被人类赋予所谓的货币称谓那一刻起,就天然地承担了一般等价物职能。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货币不管自身形态以及所处社会形态如何变化,其所充当的中性的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始终未变。在可预期的未来,货币形式将随着时代变迁而相应变化,但是其本质不会改变,否则就不能叫货币。

        一、从自然到电子:货币形态演进

        (一)纯自然等价物

        人类在诞生之初,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匮乏的生产生活资料、野兽猛禽的危害以及自身免疫力低下等一系列严峻问题,人们终日为生存而忙碌,通过狩猎与采集所得食物仅够饱腹之用,很多时候都处于半饥饿状态。部落之间只存在偶然的、个别的、零星的物品交换,无需交换媒介,货币没有存在的必要。

        在原始狩猎基础上,演绎发展了原始畜牧业,游牧民族逐渐诞生,形成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原始采集基础上,演绎发展了原始农业,生产生活资料被更多地生产出来。由于社会组织方式改进,生产技术进步,劳动生产力提高,畜牧业与农业出现积累与剩余,如此在一定区域内,畜牧业、农业内部以及产业之间的交往交换频繁,交易关系不断扩大,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也渐趋成形。当部分人群逐渐从原先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商业活动后,一些特定的物品便从其他物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如此也就有了最早的货币,纯自然等价物的货币。

        在货币被人类赋予特定涵义之初,囿于当时技术以及工艺的原始,人类从“拿来主义”角度出发,货币完全是以纯自然物品而存在的,比如古代人类所使用的龟壳、兽皮、珠宝、贝壳、牛马等等。“‘金钱’(Pecuniary)这个词就来源于拉丁文中的pecus,意思是‘牲畜’,牲畜曾经作为货币使用的东西中的一种。其他的东西还包括盐、丝、毛皮、鱼干、烟草甚至羽毛。” 尽管原始而粗糙,但是这时的货币已经具备了一般等价物的本质,作为交易双方共同接受的纯自然等价物。

        (二)半自然等价物

        以珍妮纺纱机以及蒸汽机的发明为开端,近代工业登上人类发展历史舞台。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获得显著提高,物质财富也变得相对丰富,社会分工前所未有,城市化与城乡二元体制改写经济社会历史。在商品、原料、市场的不断拓展中,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也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传播到世界各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人类的活动范围从区域内向区域之间直至全球范围转移。作为纯自然等价物的货币,在数量、便利性上已经不能满足日常交易需求。关键问题是,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对纯自然等价物的可用性与接受度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在非洲大陆广泛使用的贝壳货币,一旦进入欧洲,就完全得不到任何承认,那只是海中贝类的躯壳而已。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金银等金属货币,就是在社会需要中,被推向了货币历史舞台的中心。卡尔·马克思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作为世界各国共同认可的货币,自然地执行着世界货币的职能。金银属于贵金属,不适用于小额交易,于是以铜、铝、铁等为代表的硬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也活跃于货币历史舞台的边缘。一般而言,金银在国内外都是得到认可的世界货币,而铜、铝、铁等为代表的金属货币则主要限于本国或特定地区内使用。金、银、铜、铝、铁等金属货币是人类对自然形态金属的简易改造,通过融化、铸造以及压模形成了圆形、方形、砖块形、马蹄形等各种形态。除金属货币外,“香烟和科涅克上等白兰地都成了替代货币,并获得了远远超过它们作为纯粹用于消费的商品时所拥有的经济价值” 。相对于纯自然等价物,这些被显著打上人类文明烙印的货币属于半自然等价物。

        (三)纸币等价物

        金、银、铜、铝、铁等金属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市场交易中依然存在诸多缺陷。例如,金属货币会自然、更有人为的磨损消耗,一段时间之后,原有的重量乃至质量不再符合原先的定量;当遇到大额交易时,金属货币携带十分方便,不仅沉重而且不安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属货币成色不同,某区域使用的金属货币未必能得到其他区域对该货币的接受。因此,需要专业人士(货币专家)与专业机构(银行)的参与,这显著增加了交换与交易成本。

        纸币正是在这种情势下粉墨登场。纸币是“纸制的货币,一般由国家银行或政府授权的银行发行” 。“只要这些纸票确实是代替同名的金额来流通,它们的运动就只反映货币流通本身的规律” ,“纸币是金的符号或货币符号。纸币同商品价值的关系只不过是:商品价值观念地表现在一个金量上,这个金量则由纸象征地可感觉地体现出来” 。世界最早的纸币是出现在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所发行的“交子”,比西方国家最早发行的纸币要早六七百年。纸币在诞生之初以及随后的近一千年间,纸币的发行通常是以一定量的金属货币储备作为基础,但是有关政府当局总是倾向于多发直至滥发,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如此毁坏了纸币的声誉。在发行纸质纸币的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主要用于纪念钞载体的塑料纸币。与纸币相配合的,是制工精良的硬币。纸质纸币、塑料纸币已经成为国家符号,是人类发明纸张的高级衍生品,属于纸质“虚拟等价物”。

        (四)电子等价物

        第三次工业革命涉及电子计算机、原子能、新材料等领域,使人类大步跨入数字化信息时代,这也为货币表现形式发生飞跃提供了前提条件与技术准备。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货币找到了全新的物质载体,互联网络的全球联通为货币找到了全球共同认可的虚拟空间,电子货币由此应运而生。如今,随着电子转账、手机银行、网络理财等如火如荼,电子货币深入企业经营与大众生活,已经占据货币市场半壁江山,成为主流使用以及支付手段,大有取代实体货币之态势。

        电子货币完全是在信息时代,人类综合电子计算机、光电技术、互联网络以及现代金融等先进技术与市场需求,所制造出来的前所未有的货币形态,看得见(也只是电子数据信号)但是摸不着。电子货币以电子存储账户形式存在于金融机构,按照特定的设置,能够自动收支,自动产生价值增值。电子货币是电子“虚拟等价物”。

        二、从有形到无形:货币本位变迁

        (一)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本位的制度安排,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是金本位制的最早形式,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流通、自由输出入,自由铸造包括政府和民间都可以铸造。金块本位制主要是用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支付结算等大额交易。“金币和金块本来只有形状上的差别,金始终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它离开造币厂的道路,同时就是通向熔炉的道路。” 金汇兑本位制则是一国货币同另一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相联系,该国货币汇率的波动受到所挂钩国家货币的影响。1944年由美国牵头成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典型的金汇兑本位制,但为时短暂,1971年便寿终正寝。

        “到19世纪中叶以后,欧美的主要国家都实行了金本位制,从而金本位制至此已发展成了国际性的货币制度。” “20 世纪20 年代重建金本位制的努力因为30 年代的危机而失败,英国在1931 年、美国在1933 年、法国在1936 年相继放弃金本位制。” 严格意义上讲,唯有以金币(块)调节的自由经济,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市场经济,随着金本位的崩溃,市场经济也就解体了。今天盛行于世界“市场经济”实质是一类混合经济。尽管金本位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黄金依旧发挥着重大作用,每当世界经济发生风吹草动甚至是国际金融危机时,黄金必将成为相关各国、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实现财富避险乃至保值增值的最后一道屏障。尽管黄金被很多经济学家所不屑乃至咒骂,但是这一“野蛮的遗迹”迄今依旧是货币稳定之锚,国际金融稳定之锚,世界经济稳定之锚,这是不随一些经济学家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二)银本位制和金银复本位制

        在货币史中,银本位制比金本位制出现的时间更早,包括银两本位制和银币本位制。在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之后,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引发持续近两个世纪的“价格革命”。白银价值变得很不稳定,总体上不断贬值,“银记号或铜记号的金属含量是由法律任意规定的。它们在流通中比金币磨损得还要快。因此,它们的铸币职能实际上与它们的重量完全无关,就是说,与价值完全无关” ,很多国家因此放弃了银本位制。

        在中国货币史上,白银自汉代就已成为货币。自古代某个时期开始直至中华民国初期,中国通常实行的是银两制,以白银金属的重量计值,属于称量货币制度。1910年清政府颁行《币制条例》,正式确定银本位制。但是,主导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的西方国家普遍采取金本位制,白银贬值泛滥,很难作为稳定之锚,有鉴于此,1935年民国政府宣布废止银本位制。其他实行银本位制的国家也有类似于旧中国的货币发展历程。银本位制被废止,至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实现咸鱼翻身,重返货币历史舞台。

        金银复本位制在18至19世纪被英美法等国长期使用。在该本位制下,黄金和白银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可以自由铸造、自由流通。但是,在一定时期内,金银之间总有一种价值相对较高,另一种价值相对较低,在“格雷欣法则”作用下,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果。因此,金银复本位制总是以黄金或者白银一种货币为主导。从长期来看,金银本位制是复本位制,但是在短期内,仍旧是特定的金本位制或者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实际上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往往只是执政当局出于货币市场波动避险所采取的权宜之计。

        (三) 信用本位制

        生产力显著提高使得物质财富更为丰富,原有的金本位制、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交易的需求,突破货币发行储备的货币本位制呼之欲出。“金的铸币存在同它的价值实体完全分离了。因此,相对地说没有价值的东西,例如纸票,就能代替金来执行铸币的职能。” 各国政府纷纷摒弃受到多种约束的贵金属本位制,转而采纳信用本位制。

        在信用本位制度安排下,各国发行货币不再受到一定储备的约束,货币在理论上甚至有时就在现实中被无限量发行,形成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在《货币最优数量》(The Optimum Quantity of Money)中所描述的“使用直升机对民众撒钱”的壮观场面。“一旦停止以贵金属为基础的自由兑换,中央银行制造货币的权力就具有潜在的无限性” ,而电子货币这一“虚拟等价物”的出现与盛行,更是将信用本位制推至登峰造极的境地,即在增加货币供应时,连制造纸币和硬币的成本都节省了,在电脑前敲击键盘或触及某个网络终端按钮,就能够实现资金转移乃至资产增加。一个人在互联网与电信系统中所拥有的电子数字,就可以标识该人在实际社会中所占据的财富和地位,真是“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三、货币的作用与本质

        (一)货币作用:从促进交易到聚敛财富

        在商业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主要承担着促进商品流通交易的关键作用,商人最关心的是实现商品交易与货币流通,完成从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跳”,使商品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方、价值让渡给售卖方。货币在商业资本主义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充当交易媒介的职能,交易媒介就是一般等价物的最直接体现。

        工业资本主义是商业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资本家在具有一定的货币资本积累之后,就将货币资本投入到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的再循环过程中,与工人劳动相结合,通过资本不断循环,获取源源不断的剩余价值。货币要么作为货币资本被投入再生产,要么作为资金购买其他生产生活资料被投入再生产,这个过程依然充当着一般等价物的角色。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中央银行发挥的作用要比现在小得多。特别是其创造货币的能力,严重受限于现存的金银存量。” 但是,在金融资本主义这一高级阶段,作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美国操纵货币发行,使得美元成为实现美国霸权的利器,也成为金融寡头获取巨额利润的不绝源头。金融寡头一方面将货币资本投入实体经济,实现对实体经济的控制与盘剥,分享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在金融市场上,通过投机炒作,直接以钱生钱。列宁在20世纪初所描述的资本主义寄生性腐朽性,在此可以直接而清晰地体现出来。

        (二)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实质

        货币没有“色彩”。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货币本身既不“左”也不右,就是一般等价物,没有任何政治色彩,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为国家和各种阶级所用,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同样为国家和各种阶层所用。货币的缘起出现与广泛使用,是人类社会商品交易的阶段性偶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性必然,货币实质是中性的,中性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货币实质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表现是有差别的,货币在资本主义国家为贪婪成性的私人垄断(工业与金融)资本服务,成为盘剥民众的工具,对外掠夺的工具;货币在社会主义国家服从政权的组织性质,成为国家积累资本的有力工具,服务大众,造福人民。

        货币没有“特殊”。任何货币都是一般等价物,不是特殊等价物。作为一般等价物,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能够为共同约定的区域和人群所接受。尽管全世界二百多个国家或地区有着数百种完全不同的货币,但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汇率比价已经将各国货币放在形式同等地位上,只要按照一定的官方或者黑市汇率价格,任何一种货币都可以顺利地兑换为另外一种货币,每一种货币理论上都是平等的,货币理论上没有特殊化。

        货币没有“终点”。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只要存在人类社会,存在商品交易,存在自由买卖,一般等价物就不会消失。“在18世纪和19世纪,较为繁荣的富裕社会无一例外都伴随着非常稳定的货币环境,在如此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延续。” 货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出现,伴随着技术进步以及客观交易的需求,可能会改变为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只要人类社会存续一天,商品经济存在一天,一般等价物就一天不会消亡,货币的使命周期已经与人类的存续周期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三)货币文明的到来

        “一种被称为德本的金属货币与古埃及文明如影随形;1000年之后在恒河流域,古斯塔金币见证了古印度文明的辉煌;1500年之后在黄河流域,诞生了古中国文明;2000多年后在地中海沿岸,诞生了古希腊文明,雅典狮币成为地中海沿岸通用的货币。” 从纯自然等价物、半自然等价物,再到纸币等价物、电子等价物,表面反映的是货币形态演进,实质反映的却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变迁。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已历经数百万年,从古代中国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到当代的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以及其他各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人类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复杂化、多样化、高级化。货币形态演进一方面反映了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另一方面又反映了人类社会生产组织方式不断向高级演进。作为中性的一般等价物,作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交易手段与世界货币等“五位一体”的货币,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人类文明早于货币起源,但是货币出现则将人类文明带入新的高度,货币文明成为人类文明迈向更高层级的新行动力。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18 - 09 - 01
江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江涌,1969年生,安徽无为人。经济学博士、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巡视员,主持、参加过多项国家重大课题研究,迄今境内外报刊上发表论文、随笔数百篇,著作多部,应邀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国防大学、浦东干部学院等地讲座逾百场。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经济、社会、文化等国家安全以及世界经济理论研究。  出版专著:《道路之争——工业化还是金融化》、《安全也是硬道理》、《资本主义还能走多远》、《我们的好日子到头了吗》、《中国困局》、《猎杀“中国龙”》、《国际实现社会和谐的经验与启示》。
2019 - 01 - 02
来源:《金融的神话》文/江涌、高寅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占据明显优势和主导地位。资本主义从诞生之日起,便“以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在从自由竞争向国家垄断迈进的进程中,资本主义发展依次经历了商业资本主义、产业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三个阶段。金融资本主义作为当代世界资本主义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已经渗透扩张至世界经济所有领域,每个角落。正是在经济金融化的作用下,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已然蜕变为赌场资本主义。一、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一)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两种划分形式14世纪至15世纪,得益于东西方的经济技术文化交流,欧洲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部分农业劳动者游离出来,从事工商业生产经营活动,由此增加了可供交换的商品,促进了各行业分工合作范围的扩大,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部分地区,开始了资本主义萌芽,开启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殖...
2018 - 12 - 29
来源:《金融的神话》文/江涌、高寅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正式拉开资本主义时代帷幕。此后兴起的工业革命,使得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的主导地位,促进了资本主义大发展大繁荣。20世纪之交,金融资本又取代工业资本成为引领资本主义发展方向,并日趋牢固地控制着商业资本与工业资本,成为垄断集团操纵经济社会政治的工具。资本主义从此由商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迈入金融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内部的固有矛盾因为金融资本的统治而更加扩大与深入,并使之趋向更加不可调和。相比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金融资本更有可能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的“掘墓人”。一、传统资本合力催生金融资本(一)传统资本:传统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政治经济学范畴中,资本按照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具体形态以及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可以被划分为商业资本...
2018 - 12 - 26
来源:《金融的神话》文/江涌、高寅现代金融主要是英美金融模式,即资本市场导向模式。当今世界话语权主要掌握在英美手里,因此多年来,该模式近乎被渲染为国际金融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世界经济发展的不二法门。那些逐渐丧失主体性与判断力的国家,从政府高层、企业高管,到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对现代金融顶礼膜拜,趋之若鹜,把英美模式吹嘘得神乎其神,制造出一系列神话。这些神话极度夸大现代金融的积极作用,认为现代金融能够促进一切、发展一切、拯救一切,只要与现代金融相结合就能够点石成金、变灰暗为光明、化腐朽为神奇,现代金融俨然成为哈利波特的“魔法手杖”。然而,在英美,在世界,一而再、再而三的事实反复印证:现代金融促进经济稳定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小,而用于投机掠夺、暴富敛财、加剧经济动荡的功效越来越大。传统金融的核心要义是服务实体经济,现代金融的明显趋向是控制实体经济,自成一体...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