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京报》2022年9月29日地球上现存99.8%的脊椎动物都具有颌骨(上颌与下巴),统称为有颌脊椎动物或有颌类。有颌类的出现与崛起是“从鱼到人”的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最关键的跃升之一。这一跃升具体发生在何时?又是如何发生的?近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在重庆、贵州等地志留纪早期距今约4.4亿年的地层中发现“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填补了全球志留纪早期有颌类化石记录的空白,首次为有颌类的崛起与最早期辐射分化提供确切证据。重庆生物群中的化石。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团队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对鱼类化石开展了详细研究,在有颌类最早期分化、重要器官和身体构型演化等重要科学问题的探索中取得新进展,刷新了传统认知。英国《自然》杂志于北京时间9月28日23时发表团队的4篇学术论文,集中报道了这批研究成果。化石缺失曾使“有颌类”起源成谜“颌”的出现,应运而生的是脊椎动物的“崛起”、没有颌,噬人鲨、恐龙都将无法捕食。人类的很多重要器官与身体构型都可追溯到有颌类演化之初。有颌类的起源与崛起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中最关键的跃升之一,然而,有颌类化石直到泥盆纪之初(4.19亿年前)才大量出现,而分子生物学资料证明,有颌类起源时间应早于奥陶纪晚期(约4.5亿年前)。因此,有颌类的早期演化存在一段至少绵延三千万年、横跨奥陶纪晚期和志留纪(约4.4亿年前-4.2亿年前)的巨大记录空...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9
浏览次数:9
来源:《今日头条》2022年9月23日你相信外星生物的存在吗?诺贝尔获得者纳什声称自己同时经历着两个世界,并且总是有神秘的黑衣人在跟踪自己。那么纳什究竟发现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又为何坚信外星人的存在呢?天才纳什2011年,美国国家安全局解密了约翰·纳什在上世纪50年代所写下的信。在信中,纳什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加密解密机器,同时他也提出了很多基于计算机复杂程度的现代密码学概念,令很多人不可思议。然而就当纳什破译了这些密码之后,一些奇怪的现象出现了。纳什不断声称,他总是可以看到有神秘的黑衣人出现在他的身边,令他寝食难安。以至于在一次演讲大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纳什再次看到了黑衣人出现,于是他立刻停止了演讲,转身掉头就跑。这一幕令在场所有人一头雾水,人们纷纷以为纳什已经疯掉了。可后来纳什却对外宣布,他坚信外星生物的存在,就像他坚信数学一样。此外,他还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细思极恐的一句话:理性的思维阻隔了人们和宇宙之间的亲近。难道说,纳什并没有疯,而是他真的可以进入到另一个维度吗?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纳什的履历了。纳什的一生,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天才和传奇。1928年6月的一天,纳什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布鲁菲尔德,他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父亲是一名高级电子工程师,母亲则是一位教师,一家人都受到过高等的教育。也许天才生来都是孤独的,纳什从小就十分孤僻,每当别的孩子在一...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9
浏览次数:10
来源:《凤凰新闻》2022年9月26日- 想人生最苦离别 -….人这一生最好的修行,就是渡了枕边人。王弗16岁嫁给苏轼,“唤鱼池”前抚掌结缘,奈何天妒良姻,27岁香消玉殒。苏轼亲手为爱妻撰写了墓志铭,10年后又写下了《江城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她本是他的小师妹,也是他全部的青春回忆。王宴媄15岁初遇25岁的李商隐,一见倾心,原是郎才女貌,结秦晋之好,但是13年后,王宴媄不幸病逝,为此李商隐写下了《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后,李商隐未再娶,直至终老。卢婉君嫁给纳兰性德时,纳兰正陷入对表妹雪梅的追思之中,自她殉情以后,他一度以为自己不会再爱上任何人了。但是三年后,卢夫人难产病逝,给了纳兰沉重的打击,那是时候他才明白,陪伴才是最深情的告白,于是他写下了《浣溪沙》: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当时他才23岁,8年后纳兰也与世长辞。同样是23岁的欧阳修科举中第,恩师胥偃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这位大才子。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本是人生最美的两件事,但是两年后胥夫人产子后不幸染病,溘然长逝。为此,欧阳修作《玉楼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从那以后,欧阳修的诗词,便多了几分忧伤。20岁的韦应物,曾为16岁的元苹弃武从文,并安心过着俭朴的日子,始终陪伴。可...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7
浏览次数:12
视频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7
浏览次数:6
来源:《凤凰新闻》2021年10月20日地球一直都在进行自转和公转,这是大多数人都已经认识到的事实,而整个太阳系和银河系也在同时进行运动。事实上放眼整个宇宙,我们都很难找到一个绝对不动的物质。有句话说“坐地日行八万里”,就是说的人类就算在地球上不动,也能跟着地球本身的自转运动。而除了自转和公转,地球还在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影响,和太阳系一起以每秒630公里的速度在宇宙中飞奔。这个神秘的力量是什么?它要将地球带去哪里?运动?拿捏了物质的本质与运动,并且这些运动永远都不会停止。在整个宇宙中,不会存在绝对静止的物质。所以,相对的静止和绝对的运动才是世间万物的常态。在我们稳步行走在地面上的时候,地球正在带着所有物质一起完成自转。它的平均速度以24小时为大致周期,纬度不同的地方,速度也不同,越是靠经极点速度越慢,最大速度大约是465米每秒。同时,地球的自转沿着自转轴和太阳黄道面之间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大约是66.34度夹角。而在太阳系中,地球的公转时间就比自转长得多,一个周期大约是365天,但其速度却快了不少,最大速度约为30.29公里每秒,大约是自转速度的65倍。和地球一样,太阳系的其它星球也在围绕太阳转,而这个时候,这个太阳系还在围绕另一个主体运动。地球的运动速度往上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太阳系的运动自转和公转几乎是所有星球都会具备的基本运动技能,除了八大行星的公转,太阳系整体也在运动...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7
浏览次数:13
来源:《青山的视角》 2022年09月21日张中行与杨沫哲学家、散文家张中行先生1909年出生于河北省香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后在中学和大学任教。1949年以后,他一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任职,从事中学语文教材的编辑工作。他一生笔耕精勤,著述颇丰,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著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月旦集》、《禅外说禅》、《顺生论》、《流年碎影》……张中行研究国学,逻辑学、哲学,不仅思索老庄、孔孟、佛学,而且研究罗素、培根,这在当代文人中并不多见,其成就令众人仰视。与张老有半个多世纪交情的好友启功这样评价张中行:“说现象不拘于一点,谈学理不妄自尊大。”熟悉他的人评价他是性格耿直,心地善良,有长者风范。可张中行一生清贫,85岁的时候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屋里摆设极为简陋,除了两书柜书几乎别无一物。可老人对此却从未有怨言,甚至还为自己的住所起了个雅号叫“都市柴门”,安于在柴门内做他的布衣学者。曾经有记者采访张中行时问他:“一个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情感是什么?”张中行答曰:“男女之情”,再追问对暮年老人来说最重要的情感是什么时,张中行还是回答男女之情,可见张中行绝对是位多情才子。张中行先生部分著述也许正因为一个“情”字,在他与杨沫长达半个世纪的恩怨情仇里,无论外界如何众说纷纭,张中行始终沉默以待。张中行1931年与杨...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3
浏览次数: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