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学术·人生
来源:《凤凰新闻网》2022-04-081946年至1958年期间,美国在马绍尔群岛进行了数十次核试验。马绍尔群岛是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一部分,不过当地人被赶出了该地区,30多年来都无法返回。大部分的测试都在位于夏威夷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埃尼威塔克环礁和比基尼环礁进行。而选择这些岛屿,有以下几个原因:1、位置偏远,2、远离大量人口,3、靠近航道。在此期间,共试验了67枚核弹和大气层核试验。仅在1958年,太平洋试验场就进行了35次核试验。测试完成后,留下了大量的放射性废料。对环境的担忧和对核污染的恐惧,促使美国政府试图清理这个位于太平洋的地方——在某种程度上。不过维持埃尼威塔克环礁的清理工作非常困难,因为一个叫做鲁尼特岛Runit Dome核废料正在恶化。Runit Dome核废料场是由美国陆军在一个火山口内建造的,以容纳有毒核废物。但是,随着海平面的上升,人们越来越担心Runit Dome核废料场污染物的泄漏,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美国最初想把这些放射性废物倒入海洋美国国防核机构(DNA)在该地区完成核试验后,花了近10年时间试图清理该地区。当国会决定不再为该地区的宜居性支付费用时,该机构考虑了自己的选择。他们的第一选择是把废物倾倒到海里。然而(谢天谢地),该机构被有关危险废物的国际协议和其他法规阻止了。不过没有人愿意将放射性废物转移到美国,所以接下来该怎么办?相反,美国将受钚污染的土...
发布时间: 2022 - 04 - 10
浏览次数:3
来源:《今日头条网》 2022-03-01新冠疫情对于全世界而言算是一个噩梦,目前我国已经控制住了疫情,疫苗的接种也在有序地进行中。根据相关数据的统计显示,新冠疫苗的接种量已经超过了25亿次,这么庞大的接种量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努力和艰辛。不少人都庆幸,我国的疫苗研制如此的快速,并且可以经过时间的考验,实际上除了科研人员的辛苦之外,还离不开一种生物的帮忙,那就是“鲎”。鲎,这种生物可能有不少人都看到过图片,很难相信这样的物种可以帮助到新冠疫苗的接种。这里还有一组数据可见鲎的珍贵性,科研项目方面对于鲎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它的血液上,市场上它的血液已经到了千金难求的地步,达到了一升血液十万元的高额价格,当然,针对鲎而言,它的血液是不可替代的,即便是十万元也不过为。鲎和新冠疫苗有何联系,想必有不少人产生了好奇心,说到它们两者之间的联系之前,我们还需要认真地了解鲎这个神奇的物种。一个物种能存在多久的时间呢?我们人类起源至今也不到4000万年,对于地球进程的大浪潮而言,我们人类只是一朵小浪花而已。那么鲎有多少年呢?针对鲎的研究发现,早在4亿年前就有了它的踪迹。四亿年前,地球还属于古生代时期,这个时候的地球才刚刚出现了森林,海中有着非常丰富的物种,但是陆地上的物种少得可怜。也就是这个时候,鲎的祖先登场了,4亿年前的鲎的外形和现在的鲎有着极大的差别,这也是环境的改变导致的,直到2亿年前的侏罗纪,鲎的外形...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2
浏览次数:9
来源:《凤凰新闻》 2022-02-11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称他为“近代哲学之父”,他是近代唯理主义的开拓者,他的哲学自成体系,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融为一体,在他之后的欧洲哲学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他的影响。他又是一位数学家、物理学家、心理学家,他便是笛卡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位法国哲学家的十句至理格言,体会文字背后的深刻意义与真谛,读懂绝对受用。据说,笛卡尔曾经做了三个梦,也就是构建“普遍科学”、“科学的科学”、“基本的方法论”,这三点成为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他虽然是一位法国人,但在当时喧嚣与动荡的法国,并非适合哲学的“生长”,因此他来到安静又深沉的荷兰,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哲学著作。在他的哲学著作中,能够体现出他试图解答那个时代的所有课题,为新时代赢得知识的方法,寻找知识确定性的根据。笛卡尔哲学思想背景是什么?在他生活的年代,经院哲学处于统治地位,所以当时人们的思想是被禁锢的,是被控制的,人们毫无自由可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世界不断探索,新时代下,经院哲学已经不能适用于人类,所以,人类意识到经院哲学必须走下历史舞台。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要获取自由,获取新科学,笛卡尔批判陈旧的经院哲学,开启寻求适用于人类发展的新哲学道路。“唯理主义”哲学是笛卡尔思想的核心,该哲学思想是认为人类的知识必须建立在理性基础上,只有理性才能获得知识。在笛卡尔的内心中,认...
发布时间: 2022 - 03 - 04
浏览次数:20
来源:《原鄉書院》 2020-02-251进入晚年之后,张洁开始一次一次地处理掉自己的物品,她的朋友会接到这样的邀请:你过来看看,有没有你用得着的?喜欢就拿走,剩下的我处理了。她的衣服、首饰、日常用品、摆件、纪念品、书籍、画册、画儿……我就从她家搬走过书、画册、客厅挂了几十年的一幅画,顺手还把作协给她贺生日送来的大蛋糕拉走了,直接拎到台里,让各工种的同事分着吃了。她还对各历史阶段的资料做了处理并分批销毁,包括信件、日记、照片及一些手稿,我曾目睹她的女儿向她抗议:“你不可以这样做!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孩子想要看看姥姥的样子,不能一张照片都没有。”最后她还是会留下一些吧?我也问过她:“好好儿的,这是何苦?”她说:“我一辈子不愿意麻烦别人,也希望死后不添麻烦,能安排的事儿自己预先安顿好。”至于文字和照片为何不愿留存,她的意思是,死后不希望被人记住、讨论、猜测、研究,不希望谁再回忆她什么,唯愿从这个世界彻底消失!所以,此刻这文章我写得忐忑,我应该写吗?我还记得,很多年前,第一次的交谈,她对我说:“我看过你写的文章、做的节目,挺喜欢,我们可以聊天做朋友,但我不会接受你的采访。”于是,我从未要求采访她,尽管我有过这种愿望,我甚至写好过一份完整的采访提纲,却从未出示。日子久了,信任和了解多了,大家心无芥蒂,谈话时常涉及隐私,亦包括文坛的一些鲜为人知的风云掌故,我有意识地掐灭作为记者的精明和主持人的好...
发布时间: 2022 - 02 - 11
浏览次数:5
来源:《凤凰网》 2021年12月20日图 | Lance Oditt/Friends of Pando在美国犹他州有一片颤杨林,里面所有的树木都是一株雄性颤杨无性繁殖出来的,而它们的树根由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个体。这整片树林就是一棵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树,如果按干重计算,它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如今,这片树林正受到食草动物的威胁,新生的树干正在被鹿吃掉。这棵最大的树能否挺过下一个一万年?编译 | 白德凡审校 | 二七提起“世界上最大的树”,你脑海中出现的是不是某种参天的杉树?的确,像“谢尔曼将军树”这样的巨杉,单株能长到50~80米高,需要二十来个人才能合抱,称得上是树木中的巨无霸。然而谢尔曼将军树只是单株(single-stem)植物中体量最大的。发挥一下想象力:“一棵树”并非只能有一个树干,如果一整片森林中所有树的根系都相互连接,还拥有相同的DNA,那从生物学定义上来说,这片森林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也就是一棵树!在美国犹他州就存在这样的一片颤杨(Populus tremuloides)林,绵延43.6公顷,却都是由一株雄性颤杨无性繁殖出来。在地面上,我们能看到47 000多株树干,但实际上都是这一株颤杨生长出的;而在地下,这些看似独立的树其实根系相互连接,整个森林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个体。这片颤杨林被称为“潘多”无性系(Pando clone),整个个体重约6000吨,它才...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4
浏览次数:7
来源:《今日头条》2021年11月5日引言:人类史上有无数天才,成就最突出的几乎能用一己之力改变时代走势和引发科技变革。这些天才中如果有排名,闻名遐迩的爱因斯坦、特斯拉、牛顿等等绝对是其中翘楚。他们用某个方面的天才,还有涵盖多学科的全才,成就一生传奇。但真要说全才到堪比神的存在,最牛的那一位中绝对有仅仅活了54岁的约翰·冯·诺依曼。这个人除了是天才之外,还全才到让无数专业领域的精英大神敬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先举出他的一系列成就。他是实用电子计算机之父,图灵这个理论计算机之父要不是他赏识,恐难有出头之日。他是博弈论之父,没有他的启发和研究,纳什哪有肩膀可站? (冯·诺依曼和博弈论)他是数学家,集合论、算子论、测度论皆出自他的贡献,还独创了冯·诺依曼代数。他是物理学家,数学严格化、量子逻辑、流体力学、激波理论等是他做出的独有贡献。他是维纳研究“控制论”的最大帮手,控制论是比肩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重大成就。他是气象学家,最早的天气预报团队就是他带领下创立的。他是生物学家,跟乌拉姆配合,研究创立了元胞自动机理论,给DNA的发现打下了基础。他是经济学家,数理经济学派的奠基人。他是战争威慑论专家,这个学说直接让苏联人放弃了斯大林主义。他还是曼哈顿工程重要参与者之一,原子弹研发背后,他贡献无数。任何一个科研工作者,能成就上述所有中,某个学派的一个成...
发布时间: 2021 - 12 - 12
浏览次数:11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