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新闻2019年2月9日 对比霍金,我们的确欠杨振宁一个道歉。 霍金去世了,有人说:这是全人类的损失。 确实,霍金21岁患渐冻症全身瘫痪,却仍然能够在理论物理学中取得非凡成就!平常人若是遭此不幸,估计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更不要说成长为一名杰出的物理科学家了。 作为全球最畅销的物理科普书籍作者,西方媒体对霍金的宣传和重视,也是霍金家喻户晓的重要原因。 但是,西方媒体怎么评价自己的科学家,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我们管不着。但是作为中国人,不假思索地跟着西方媒体的尾巴炒作,甚至越过西方媒体直接给霍金封神的做法,是有失公允的。 各种“最伟大的科学家”逝世、“最聪明的大脑”离开了、“爱因斯坦之后的第一人”去世,等等不实文章流传出来,估计连西方人都会目瞪口呆。 为什么这么说呢,霍金一生的杰...
发布时间:
2019
-
02
-
11
浏览次数:31
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10月14日文/毛峰 日本京都大学特别教授本庶佑和美国免疫学家艾利森斩获今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两人创立癌症治疗新方法,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攻击病变细胞。本庶佑的研究催生了新型抗癌药「OPDIVO」的诞生,已在多国使用。 全球热切期盼人类攻克癌症威胁生命的「抗癌药神」出现了,用人体免疫系统新方法抗击癌症也将给更多癌症患者带来新希望。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十月一日宣布,将二零一八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日本京都大学特别教授本庶佑,以表彰其对抗癌症免疫疗法上突破性重大贡献;同时获奖的还有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博士。本庶佑是继前年的大隅良典教授之后,第五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日本教授,也是第二十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 癌症是目前人类最难攻克的痼疾,每年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目前世界上对癌症的传统治疗方法基本只有三种,并混合使用: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抗癌药物。这些传统治疗法具有一定效果,但由于难以彻底从遍布全身的细胞中杀灭癌细胞,因此呼唤新方法和「抗癌药神」成为全球期盼的医疗夙愿。 作为今年的两位生...
发布时间:
2019
-
01
-
31
浏览次数:93
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10月7日文/黄宇翔 光纤之父高锟逝世,享年八十四岁。他毕生活出了「真善美」的精神,以光纤发明广为人知,却放弃专利权,使世人可以自由使用。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期间,宽容治校。 九月二十三日,香港唯一曾获诺贝尔奖的高锟教授逝世,享年八十四岁。高锟以物理学、工学研究知名,尤其以光纤的发明广为人知,及后放弃专利权,使世人可以自由使用该科技,对讯息自由、互联网建立作出卓著贡献。此外,高锟对香港生物科技院、香港科学园的创立影响深远,林文杰教授誉之为「香港科技之父」、「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其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期间,以性格冲和、建立宽容氛围为师生所称道。 高锟原籍上海,于法租界成长,书香世代,祖父为清末民初著名南社文人高燮(字吹万),家族于国共内战后期移居台湾,及后再移居香港,是典型的香港移民家庭。高锟在香港接受中学教育,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取得本科及博士学位,科研成就之外,他心系香港科技发展,因此于七十年代参与香港中文大学电机工程及讯息工程系的创立,又参与香港生物科技院的创立,成为董事局主席,对香港科技发展贡献良多,前香港生物科技院院长林文杰就曾长期与高锟合作,当时常与高锟打网球,形容高锟「从来不动怒」,...
发布时间:
2019
-
01
-
19
浏览次数:99
来源:数学与人工智能(微信) 数学大师丘成桐:中国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以目前的本科教育模式,国内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中国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修养和学风在下降 哈佛毕业生的论文水平比国内有些院士的文章都好如果不重视学风建设,中国科技至少后退20年。 基础教育不扎实,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 “如果不重视基础教育,以目前的本科教育模式,国内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8月6日,数学大师丘成桐在北京接受记者专访时,开门见山道出了他的隐忧。作为目前华人数学界的领袖人物,丘成桐先生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而且十分关注国内数学人才的培养。他所在的哈佛大学近年来频繁接触国内大学及大学生,对于两国高等院校的差距,丘先生当然最有发言权。然而,通过和国内学校的直接接触,丘成桐却抛出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结论:“这些年,中国大学的基础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修养和学风在下降。” “有人说中国的基础教育不比美国差。但是在实践中我发现,国内大学的教育水平并非人们想象得那么高,美国的大学教育比中国好得多。研究生教育美国比中国好得更多。” 他举例说明:哈佛大学理学院每年大约招收20名念理科的中国留学生。“这些都是中国最好的学生,多数来自北大这些名校。...
发布时间:
2019
-
01
-
14
浏览次数:86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文/齐欣妍“重要的物理观念不能错,即使是在模型上。”“不要让学过物理的人看到这个,当成笑话!”一位82岁的老人,在3个小时内,给一批世界顶级设计师纠正了42处技术性错误……7月12日晚,在山东省日照市科技馆发生的这一幕,让在场的科技工作者们深受震撼。而这位老人,正是美籍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高能物理学家丁肇中。 丁肇中祖籍日照,当天,日照市科技馆展出了丁肇中科学生涯中6个著名的实验模型,而且是不惜重金邀请全球知名模型制作工程师和展陈设计师前来打造的,没想到,在丁肇中眼中却是问题重重。在听取设计师汇报过程中,丁肇中把自己的座位挪到大屏幕旁边,眉头紧锁,紧盯PPT上的每一处细节。当屏幕上出现一组实验效果图时,他马上表示有几张“看不明白”,追问设计师这些图是在哪里找到的,谁提供的。当设计师回答是“网上找的”时,丁肇中立马严肃起来:“这个不是实验效果该有的样子,这些图连我都看不懂,让别人怎么理解?”后来,在审查国际空间站的设计模型时,丁肇中又发现了错误,并要求马上纠正。这难住了设计师:“设计和制作国际空间站的模型存在一定难度……”丁肇中反问他:“你们跟国际空间站那边有联系吗?”设计师回答:“没有。”丁肇中便直接拿起电话和国际空间站工作人员沟通,而当时已是深夜。 日照市科技馆当天展出场景 汇报直到晚上10点才...
发布时间:
2018
-
11
-
22
浏览次数:25
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6月10日文/章海陵小说家赵树理凭借《小二黑结婚》走红。现实中,恶霸村长金旺打着革命旗号,杀害小二黑和夺走小芹,广大革命者与群众对这些败类绝不陌生。赵树理作品昭示国人反思制度改革的弯路,提出以“工具理性”规范权力者。今年二零一八是改革开放纪念年,真是一个特殊而重大的年份。四十年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严肃告别“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教条,快速融入国际社会,神州开始翻天覆地,人民发出“换了人间”的喜悦惊叹。中国改革开放的成绩有目共睹,但近年后劲不继、逆水行舟的态势也是不争的事实。但就在此刻,一个陶醉乡土文学的作家对“中国向何处去”显示了特别启示,他就是赵树理。作为一个作家,赵树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与作用当然无法跟“目光远大、意志坚定”的改革派政治家比肩,何况作家早于一九七零年因文革迫害而去世。但是,赵树理当年的文学创作与思想探索对中国日后的改革大业,仍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昭示国人反思制度改革的弯路,更展望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赵树理是何许人?今天年轻一代中知晓者可能不多。他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难得而卓越的小说...
发布时间:
2018
-
07
-
11
浏览次数: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