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林肯·佩因著作《海洋与文明》 转载2014年1月6日《参政消息》第12版参考消息网1月6日报道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月3日刊文评林肯·佩因所著的《海洋与文明书》。在论述人类与海洋交往的专著中,林肯·佩因开篇写道:“我想改变你们看世界的方式。”文章称,这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而佩因出色地实现了。大多数人几乎已经忘记海洋,也极少有人需要思考海洋的历史重要性。在西方,几乎没有人选择走水路出行,除非是乘坐游轮来一次仿真的航海。海洋仅仅是供娱乐的场所:大众可以在海滩休闲,富人可以乘游艇出海。以海洋谋生的人甚至更少。北大西洋曾经繁荣一时的捕鱼业如今也日渐衰落,只能从其他地方招募船员。集装箱革命助力全球化文章指出,50年前,码头曾是西方大城市的中心。成批的货物由起重机或码头工人装卸上岸。如今,一些码头已经被废弃,人们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也许还需要亲临印尼群岛——才能再次感受到海洋以其强大的威力控制着沿海所有人的生命、希望和恐惧。但是,正如佩因在其著作《海洋与文明:世界海洋史》中所指出的,人们仍然依赖海洋,而且这种依赖正在加强。今天,约有90%的世界贸易经由海洋运...
发布时间:
2014
-
01
-
07
浏览次数:1618
转自2013年11月27日 A21版《信报》苏格兰道德哲学家与经济学先驱阿当史密斯(Adam Smith)在爱丁堡Panmure House终老,这座旧建筑物近年展开修复工程募捐运动,以Buccleuch公爵十世与爱丁堡商学院Keith Lumsden教授为首;其顾问委员会由20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组成,主席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Orley Ashenfelter,可谓人才济济。我于本月14、15日两天,有幸在该运动的晚宴致辞,现收录并为文两篇,于本栏连载。阿当史密斯出生于苏格兰柯科迪镇(Kirkcaldy),14岁考入格拉斯哥大学,随后亦就读于牛津大学。两校之中他宁取格拉斯哥大学,在他眼中牛津大学的课程设计较古旧,教员亦较疏懒;此因牛津不像格拉斯哥,并不以学生数目来决定教授薪酬。 1751年,他获格拉斯哥大学委任教授一职,但于1763年辞职,转任年轻Buccleuch公爵Henry Scott的私人教师,随后三年与公爵居于法国,并同往瑞士游历。一语道破 利字当头在欧洲期间,他有缘结交法国启蒙运动始祖伏尔泰,以及其他大思想家如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魁奈(Francois Quesnay)、杜尔哥(Anne-Robert-Jacques Turgot)等。1766年,他重返苏格兰柯科迪故乡,随后十年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1778年获委任为海关专员,于爱丁堡Panm...
发布时间:
2014
-
01
-
03
浏览次数:1464
文:彭砺青 图:数据图片 转自2013年11月16日《文汇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饱含讽刺的厌世格言,出自日本颓废文学大师太宰治之口,实在最恰当地反映出这位作家的阴柔和辛辣。太宰治在生活细节里的弃世态度,充分表现在其代表作《人间失格》之中,但读者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太宰治如何厌倦世间的虚伪。文学,大抵就是追求人类语言中指称的“真实”,当作家的笔尖戳破了现实世界的“泡沫”时,我们在作品中看见的“幻灭”便是“真实”。然而,这种真实或许没有理由,就像太宰治在作品中呈现的感受,也同样没法以道德检验。这种作品,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所呈现的就只有作者最尖刻的人生感受和世界观。比如前一阵子出版的散文合集译本《离人》,读上去感觉和半自传式小说《人间失格》差不多,有些作者以强烈个性化的语调而受读者欢迎,太宰治明显就属于这一类,他不会告诉你处世之道,或针砭社会,也不会追随任何唯美主义信条,他就是他,他身上的颓废也彷佛与生俱来。但如果要从他的作品里找出与社会有关的事物,也许那就是活在这社会里的苦闷,他对各种人生道德的厌倦,这些来自任何想当领袖人物的教训和原则,其中,也曲折地反映出当时军国体制下的日本社会...
发布时间:
2013
-
12
-
04
浏览次数:1478
转载自2013年10月27日《亚洲周刊》 文/江迅加拿大女作家孟若荣获今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最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再度「陪跑」。村上春树与孟若有一段奇妙的关系,原来他也是孟若作品的日文版译者。一个月前推出的村上春树翻译作品―海外短篇小说选集《亲爱的》,其中一篇就是孟若的作品。有文学评论家认为村上春树的作品缺乏政治、社会问题要素,且偏向通俗又太畅销,因此迟迟与诺贝尔奖无缘。孟若档案Alice Munro,爱丽丝•孟若,又译为门罗、芒罗。1931年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文汉镇,父亲养殖狐狸,母亲是老师,11岁立志当作家。曾进西安大略大学念书修读英文和新闻学,1951年因结婚离开大学,嫁给第一任丈夫詹姆斯•孟若,两人育有四名女儿,其中二女儿早夭。1963年迁往西岸维多利亚市,开了孟若书店(Munro'Books)。1968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1972年离婚,在母校西安大略大学担任驻校作家。4年后再婚,与地理学家符雷姆林结婚,符雷姆林在今年4月去世。孟若目前住在安大略省西南部的克林顿社区;2009年10月透漏,接受癌症治疗和冠状动脉绕道手术。2009年荣获布克国际奖,三度获加拿大最高荣誉“总督文学奖”,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村上春树档案1949年生于日本兵库县,早稻田大学戏...
发布时间:
2013
-
10
-
31
浏览次数:929
转载自2013年10月29日《文汇报》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葛冲 北京报道)被称为“十年浩劫”的中国文化大革命已结束37年。开国元勋、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日前因自己在文革时期批斗老师的行为“公开而正式”地道歉,以偿还多年的心债。陈小鲁在凤凰卫视前日播出的节目中表示,文革基因从没有彻底肃清,文革最大的教训就是要树立宪法权威。陈小鲁在节目中称,虽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已对文化革命做了一个政治结论,但其实内地对文革的反思不够。“但是关键是你汲取了教训没有?你以后还是不是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就从社会上来讲,你那个文革释放出来那股暴戾之气啊,你能不能给消灭掉、减少掉,这是一个问题。”文革教训大 应树立宪法本月7日,在北京市第八中学对面的一家茶室里,今年69岁的陈小鲁作为北京八中老三届同学会会长,与学生代表们一起,为文革时期的所作所为,向当年的老师“公开而正式”地道歉,偿还多年的心债。陈小鲁认为,如果现在要说文化革命他有什么领悟的话,那就是其的最大问题就是违宪。最大的教训就是应该树立宪法的权威。
发布时间:
2013
-
10
-
30
浏览次数:959
转载自2013年10月29日《文汇报》杨帆 傅雷、朱梅馥夫妇的骨灰前日安葬在上海南汇,这对在文革中被诬陷迫害、愤然自杀的智者,终于在47年后魂归故里。而对于那些曾经亲历、拥护甚至参与那场浩劫的健在者,灵魂何以安顿?反差于目前社会上一股为文革翻案的暗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站出来,直面历史,以忏悔的方式自我救赎:山东的刘伯勤、河北的宋继超、安徽的张红兵、湖南的温庆福、山东的卢嘉善、福建的雷英郎……过去的“红卫兵”们今年以来纷纷在报纸上向“文革”中被自己伤害过的人道歉。最近,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再续文革致歉“接力”,公开表示:希望能代表老三届校友向曾经批斗伤害过的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郑重道歉。对于40多年前的文革受害者,今天的公开致歉或许来得太迟,但绝不过时!当下理性沦丧、良知泯灭的社会病根尚未消除,漠视宪法,践踏人权的权力现象时有发生,极左挂帅的文革遗风或许会借尸还魂。正如陈小鲁在忏悔时所说,“文革的基因从来就没有彻底肃清。”文革会不会再来一次?有人说:“再发生?不可能吧。”」对此,被誉为“中国良心”」的巴金先...
发布时间:
2013
-
10
-
30
浏览次数: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