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艺术·人生
来源:《凤凰新闻》20190816古人说“文人相轻”,他们多是傲骨人才,说的在理,在近现代画坛中,文人墨客之间的冷嘲热讽便数不胜数,他们相互对骂,是为了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还是为解自己不如人的闷气?终究无人知晓,但真相自在人心,正如范曾大师,在如今便褒贬不一,而与他有所争论的人也不计其数,其中有一位如今两人仍然有着很深的过节。 范曾如今与范曾仍然有着过节?这句话听起来确实有些难以置信,毕竟如今的范曾大师已经是81岁的高龄,而与他发生争执的人,也多是与其年龄大差不差,从上个世纪跨越过来的人物,细数如今的画坛,也唯有一位与之相符的“死对头”。 黄永玉他便是95岁的著名画家黄永玉,两人相识于美院,按照辈分来讲,范曾确确实实该叫黄永玉一声老师,当初的范曾是国画系一年级学生,而黄永玉则是版画系的讲师,那既然是师徒辈分,为何却彼此对骂跨越两个世纪?甚至到如今仍然不解气呢?我们先来看近些年黄永玉的一幅画。黄永玉画作这幅画都能看懂,题词简单暴力,言简意赅,画面中指的人物,自然就是范曾大师,那为何黄永玉要说范曾大师“吹”呢?其实这源于范曾大师的自我评价,当时范曾对画家进行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分段,把不同造诣的画家分为“九品”,自己则是“坐四望五”,四品为大师,一个朝代大概十来人,五品为巨匠,是500年出一个得不世人才,那范曾等于自卖自夸,说自己是大师级别,即将是五百年出一个人的人物。范...
发布时间: 2019 - 10 - 19
浏览次数:37
来源:《凤凰新闻》20191004可能所有人都知道蔡元培是一代教育家,是北大校长,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个充满侠义的杀手。 名字多,头衔也多本名是蔡元培,又化名蔡振、周子鱼,先是字鹤卿,又字仲申啊、民友啊、孑民啊什么的,反正一大堆,估计厉害的人物都有这么多字。其次头衔也多,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学问家等等。当过国民党的中央执委、国民政府的监察院长、中华民国的首任教育总长等,都是部级大员。但是,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当过北大的校长。你见过造炸弹的校长吗?绝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蔡元培去北大教书之前是干什么的,他是造炸弹搞暗杀的。他也不是一出生就造炸弹搞暗杀的,在造炸弹搞暗杀之前,他也还是教书的,这其中有一段故事。但凡厉害人物,都有一个传奇的少年经历。蔡元培17岁中秀才,23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26岁成为翰林院编修,基本够得上传奇。正当亲友觉得他前途无量时,蔡元培却甩手不干。1898年10月,本当大展身手的蔡元培却打了个长期休假报告。悄悄地离开北京,跑回老家去了。放着前途无量的党校干部不做,非要跑回去做个连编制都没有的教书匠。一般人还未必敢,但蔡元培敢,他就是为教育而生。到校后的蔡元培,踌躇满志,聘任新教员,修订新章程。还把政府严厉查禁的《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拿来给学生看,学堂内一时哗然。有人改革,就有人阻拦,还是在大清朝的眼皮子底下,旧派教员薛炳、...
发布时间: 2019 - 10 - 12
浏览次数:17
来源:投行业务资讯2019年8月26日本文源自亚洲新闻周刊杂志,原文标题《李嘉诚公开回复国人:不要用那些空洞的道德来衡量我,我更像你的邻居老头而已》李嘉诚:我是一个商人,希望大家不要给我戴上什么帽子,无论高的,还是矮的,我都不想有。因为我不是道德家、教育家、更不是什么阴谋家、政治家,我仅仅就是一个商人而已。了解这一点,你就很容易读懂我的自我辩护。很多时候,我的选择,是因为我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不是因为我想进行这样的艰难选择。 1928年我出生在中国广东潮州,出生时没有什么特殊的异象,预示我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家,或者是一名出色的奸商。目前各种关于我的各种传记,绝大多数是基于文学演绎的穿凿附会,你们都不要信。如果我可以选择我的出生,我宁愿出生在富庶和平的国家。和多数普通潮汕人一样,父亲安排我祭拜孔子儒学,进入观海寺小学念书,读的是一些传统爱国爱家的思想书籍。我成绩既不优秀,也不很差,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放在街头,站在村口,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异样。如果没有战争,或者我就留在潮州,不会来香港,那么我可能度过平庸的一生,也或者过早死于战火,或者过早死于饥荒和疾病。当然,也可能侥幸度过这些劫难,现在潮州的某一个街道或村庄,悠闲地踱着步伐,没有被批判,也没有鲜花和掌声。当然,很可能比现在贫穷很多,但不一定就不如现在幸福。因为日本侵华,我逃到了香港。同时因为后来的中国内战,我留在了香...
发布时间: 2019 - 08 - 28
浏览次数:55
《亚洲周刊》2019年27期   文/李翰旸 闻人悦阅:《琥珀》歷史跨度近百年(图:闻人悦阅提供)闻人悦阅细腻又敏锐地感知著,记录下生活里未曾珍惜的美好和惆怅。那些看似温柔到有些疏离的文字,能将我们拖曳回自认为已经遗忘的过往。对于不了解闻人悦阅的读者,不少人会错以为这是一个笔名。其实「闻人」二字乃是复姓,「悦阅」则是父辈期许她能心悦于读书。作为九一一事件的亲歷者,闻人悦阅途经纽约世贸中心废墟时蓦地想到了「太平盛世」四个字,心生「文明的脆弱」之感慨,眼前这盛世好似在须臾之间即可倾颓,遂萌生了倾诉的念头,写下小说《太平盛世》。其后出版的同名小说集《太平盛世》被她称作「成长笔记」,谈及创作初衷,是「当时太珍爱那段岁月,觉得写下来才能不忘记」,其念旧由此可见一斑。也许怀旧的人对一切总是缱绻又温柔,她曾说,「人都有两面,每个人的心里都住著慓悍的兔子与慈善的狐狸。」在小说《掘金记》里,官、富二代们不似寻常刻板印象,她设身处地为每个人物著想,赋予他们独立的人格,从而描绘出大时代洪流里被裹挟前进的众生百态。众人庸碌奔波,年轻时最单纯的爱与憎都渐渐散落在光阴里,再也拼凑不出最初的模样。闻人悦阅却细腻又敏锐地感知著,记录下生活里那些寻常人也许经歷过却未曾留意或珍惜的美好和惆怅。她的小说人物多是虚构,然而不论是美国的九一一事件还是金融行业近二十年来的沉浮,又或者是上世纪八九...
发布时间: 2019 - 08 - 21
浏览次数:26
来源:凤凰网财经20190626 凤凰网财经独家稿件 文丨杨芳       “有一点非常难,他有他率性的一面,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很多人都做不到,像我就不行,我是很本色的人。”中信集团原董事长、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孔丹追忆前国家副主席、开国上将王震之子,原中信集团董事长王军时说道。       2019年6月10日,王军先生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78岁。王军执掌中信集团近11年,奠定了中信集团金融业战略发展方向,帮助中信度过了亚洲金融危机。为了追悼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金融领袖人物,致敬过去70年为中国梦奋斗的前行者。凤凰网财经【封面】对话孔丹,他是王军的兄弟、知己、工作搭档、接班人,也是建国70年的见证者和重要参与者。       谈起王军,已过古稀之年的孔丹面对镜头多次落泪,他遗憾近两年因忙于中信基金会草创时期的工作,未来得及前往广州看望养病的“老大哥”。他回顾,两人拍的最后一张合影是2016年3月1号在北京医院。孔丹清楚地记得,那时刚过完春节,王军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病房还贴着窗花,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氛围。去北京医院探望时,为了给王军解闷,孔丹会给他唱《信天游》、陪着下围棋、谈过往的趣事儿......“有时他会回应我,我唱歌的时候,他会跟着唱两句”...
发布时间: 2019 - 07 - 24
浏览次数:167
来源:凤凰新闻20190721凤凰网财经【封面】独家采访文丨杨芳       “半生长卷已斑斓,更有殊才上笔端,最是较真终不改,难得本色任天然。”2012年,孔丹过65岁生日时,时任国务委员马凯送给了他这首诗。       “我是很本色的人。”中信集团原董事长、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孔丹坦然道,“我也想过率性的生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回首我这一生,很多时候都在被动地做选择。”       孔丹出身于一个“红色家庭”,父亲孔原为原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母亲许明为原国务院副秘书长。他曾因“西纠”两度遭到囚禁,父母也因此被名为“西纠黑后台”,父亲被关押多年、母亲自杀。这段经历是他一生的梦魇。       1978年孔丹考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的硕士研究生,成为其开门弟子。硕士毕业后,历任国家经委主任张劲夫的秘书、光大集团总经理和中信集团董事长。在掌管两大央企期间,成功主持应对了光大信托巨额亏空事件,中信银行三百亿不良资产处置以及改制上市和中信泰富炒汇巨亏事件的三次重大危机。在他的带领下,中信集团成功渡过2008年金融危机,并于2009年首次进入“世界500强”。       1984年是...
发布时间: 2019 - 07 - 24
浏览次数:96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