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城市文明病:大流感与禽流感

日期: 2013-04-09
浏览次数: 841

 

文章转自:2013年4月9日《信报》 占飞/文

  谁都忘不了1996年至1997年爆发的禽流感,那是H5N1,禽鸟(特别是鸡)尸横遍野,自此教世人惊觉“大流感”(the great influenza)原来一直阴魂不散,与人类的文明并存,只是不断变种,以不同的亚型(subtype)遗祸人间;然后是2003年的SARS,那是变种的冠状病毒,据说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之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然后是H9N2、H7N7、H3N2、H7N9,都是与城市文明相关的流行病。

  “流行病”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可追溯至2400至2600年前,即成书于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400年的《希波克拉底文集》(The Hippocrates Corpus),那是西方医学的经典著作,分析公元前四世纪希腊的流行病传播方式,基本上与季节、气候、地理环境相涉,现代医学史专家从中发现,城市与文明正是一切流行病的温床,换句话说,疾病与死亡乃城市与文明必须付出的代价。

  H与N:文明之劫

  及至2000年前,罗马名医盖伦(Claudius Galen)将希波克拉底的体液(humours)学说发扬光大,他指出拉丁文pestis意指引发大范围死亡的“瘟疫”,现代医学史从古代医学文献中考证,在罗马时代曾爆发多次大规模的瘟疫大流行——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引致瘟疫,日死万余人;公元125年蝗灾之后,传染病导致八十多万人死亡;公元164年到180年,罗马帝国爆发黑死病,那是帝国沦亡的主因。

  中国文献也不乏瘟疫的记载,比如《周礼•天官•冢宰》说:“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厉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说:“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从中可见,瘟疫(厉疾、疾疫)古已有之,也说明了瘟疫一年四季皆可随时爆发,那是因为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此所谓“非时之气”,那不就是人为的结果吗?

  “大流感”是最恐怖的瘟疫,目下在华东肆虐的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H为血细胞凝集素,N为神经氨酸酶,H分为十五个亚型,N分为九个亚型,两者合共有一百三十五种亚型,最恐怖的是H7N9——如SARS,以往仅仅存在于禽鸟体内,从未发现人类受到感染,此例一开,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那是文明之劫。

  文献记载,在1580年、1675年和1733年,流感曾三度爆发为大规模的“流行病”。文献记载了三十一次流感大流行,包括1957年爆发H2N2,即“亚洲流感”、1968年爆发H3N2,即“香港流感”、1977年爆发H1N1,即“俄罗斯流感”。

  大流感:致命瘟疫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禽流感在意大利被首次确认。话说1960年,一千多只普通燕鸥在南非死亡,这是史上第一次发现禽流感引发的高死亡率案例,此乃H5N3型,从“大流感”到“禽流感”再到SARS,这个世界的发展步伐愈是高速,流行瘟疫的爆发频率便愈是频密。

  约翰巴里(John M. Barry)在《大流感:史上最致命的瘟疫》(The Great Influenza:The Story Of the Deadliest Pandemic in History)考据纵横,记述了有史以来最具毁灭性的的大流感史料,此书将医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描绘得细致入微,旁及科学家、医疗工作者的勇气或怯懦,当中也对信仰、价值观、研究态度和方法,作出发人深省的探讨。

  该书提到1918年春天,“西班牙流感”蠢蠢欲动,但潜伏至秋季才全面爆发,那就是诗人奥登(W.H.Auden)笔下的《罗马的秋天》或《罗马的沦亡》(The Fall of Rome):“红腿的小鸟/蹲在它们带斑点的蛋上/注视着每座流感肆虐的城市。”“在一起移向别处/无敌,成群结队的驯鹿横穿/一片又一片金黄苔藓/沉默而迅捷。”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8 - 13
时间:1975年6月21日下午5时15分至6时20分地点:中南海参加人:柬方——柬共中央常委英萨利,柬共中央委员、军需军备大臣明山,柬共中央委员杜姆,柬共中央委员、东部地区副书记彭中方——邓小平翻译:谢月娥、齐宗华记录:王海容、唐闻生(毛主席同布特书记热烈握手)布特书记: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欢迎你!布特:谢谢!毛主席:Very welcome(非常欢迎)!布特:我们今天能在这里会见伟大领袖毛主席感到非常愉快!(毛主席同英萨利握手)毛主席:(伸出两个手指)第二次见面了!英萨利:祝毛主席长寿!毛主席:(手指柬方人员)Long live you(你们长寿)!(毛主席同明山握手)明山:毛主席是杰出的领袖!(毛主席摆手)(毛主席同杜姆握手)杜姆: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同彭握手。宾主入座)毛主席:我眼睛不行,腿也不行,讲话也不行。不行了,靠你们!布特:我们很愉快地接受。我们很高兴能会见主席。毛主席:...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傅国涌 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哪一些人在中国近代转型中起了关键作用。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汪篯,北大第一位殉道者,被陈寅恪逐出师门的教授!
2025 - 08 - 06
来源:灵寒青文2025年7月8日一个女人得有多特别,才会让两个男人,一生都忘不了她?一个是她青春年少时的初恋,即便没能走到一起,却在她去世后坚持扫墓十三年,从不间断;另一个是她的丈夫,在她离世后终身未娶,孤独度日三十年。而这,就是真实发生在王世瑛身上的故事。那么,她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她的人生又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王世瑛新时代女性1899年,王世瑛出生在福州。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许多家庭或许会为降生的是女儿而愁眉不展,但王家不同。王家是福州有名的书香世家,世代官宦,门第赫赫,家中也自有女儿当自强的教育氛围。她的父亲任职教育部,是地方士绅中颇有声望的人物,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儿更是寄予厚望。得益于此,王世瑛识字早,性子稳,听说读写样样精通,尤以作文为长。11岁那年,王世瑛考入福州女子师范。但王世瑛是同学中的“异数”,她一袭旗袍配以及腰长发,举止大方、性情温婉,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却在笔下锋芒毕...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