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日期: 2023-02-06
浏览次数: 8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1-15

地球上的物种变更是一个我们人人都不能忽视的现实。

地球发展的这46亿年的历史中,有数以千万计的生物走向了灭绝,它们在地球上谱写了属于自己的故事,但最终还是因为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问题而变成了化石,被当前时代的人类摆在博物馆当中。

这让我们不由得担心:人类是否也和这些生物一样只是地球上的过客,在突然到来的天灾中没有自保能力,只能走向灭绝呢?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宇宙旅行家

对于这个问题,许多科学家都发表了属于自己的看法,著名的史蒂芬霍金博士就曾表示,如果人类继续放任温室效应的加剧,那么地球上的环境很有可能就会被加热到一个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程度。这样的担心看上去的确有理有据

不过还有一个科学家,曾经给人类的命运提出了一个看似荒诞的预言:人类将在2779年彻底消失……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宇宙旅行家

科学家的预言

这位发表预言的科学家名叫理查德哥特,他来自于普林斯顿大学,这所大学是美国著名的高校,爱因斯坦曾经在这里任职。

所以,这位来自名校的科学家的说法自然还是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的。他认为我们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将自身的状态舍弃从而进化成一个意识层面的物质。

他的这项说法当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抨击,人们纷纷指责他背离了科学。但是这位科学家却指出他所用的方法其实是科学界当中的“哥白尼原则”。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宇宙旅行家

什么是哥白尼原则?

我们所有人都了解哥白尼这个人物,他是历史上第一批敢于否定地心学说的人,虽然哥白尼的研究主要是属于天文学的层面,但物理学家理查德戈特却认为哥白尼的研究在物理层面也可以被借鉴过来,用以预言地球上所有事物的运转

简单来说,哥白尼原则就是第三视角观察原理:在一个物质存在的任意时间节点对其进行分析,如果我们处在事物存在的正中,那么这个事物还会存在于自己已存在的一倍时间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宇宙旅行家

如果处在这个事物存在的后1/3处,则可以推断其已经存在的时间。这样的理论虽然听上去有些滑稽,但是理查德哥特却曾经成功的利用哥白尼原则进行了大量的数学运算,而成功推断出了柏林墙被推倒的具体时间

这件事曝出之后,所有人都对理查德有关于人类未来的研究提起了兴趣,如果他所言是真,那么我们人类真的会在2779年彻底走向灭绝吗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宇宙旅行家

人类目前的现状

截止到目前,人类总数已经几乎达到了八十亿,但是我们在当前时代,依旧依赖于地球已有的自然资源,在这些自然资源当中有着许多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资源的耗尽是未来人类发展历史上必然要面对的事情

而且在我们自身发展科技的过程中,人类已经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宇宙旅行家

这些二氧化碳直接导致地球上的厄尔尼诺效应加剧,两极冰川和高纬度地区的冻土持续融化,致使整个地球的气候处于一个极其不稳定的阶段,因此每年我们都能够经受长时间的干旱或者突然而来的暴雨。

理查德表示:人类将会在2060年左右被迫开始迁移,地球上的绝大部分区域会变得不再适宜,人类居住为了保存自身的状态,人类很有可能会将自己与机器靠拢。就像是赛博朋克文化作品当中的那样,利用机械义体来扩展自身的存在。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宇宙旅行家

人类的主动进化

理查德还认为,人类目前的进化还没有体现出对于可能到来的环境改变的适配性,因此在未来我们也许需要借助科学仪器来转移自己的意识到AI当中,而自身的肉体则会被舍弃。

这样的说法听上去就像是恐怖的科幻作品,但许多科学家都对该项技术的研究前景表示看好,人类对于意识的储存也成为了一项崭新的课题,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不少科学家将自己致力于该项研究当中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宇宙旅行家

脱离了肉体的生物

以狭义来说,如果一个物种脱离了自身的肉体,而将意识永久的封存在一片虚拟的数码空间。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个物种的确是灭绝了,理查德有关于人类灭绝的理论,正是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开展的。

人类的体质在自然界其实并不优秀,我们没有其他动物那样先进的攻击器官,也无法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针对性的适应。

我们之所以能够成长为一个现代化的强盛文明,完全是由于我们发达的大脑。所以保留大脑其实也就保留了人类的文明火种,大脑中的意识也正是我们人类文明本身。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宇宙旅行家

结语

虽然理查德的学说听上去有模有样,而且还将人类灭绝的具体年份都表述了出来。但截止到目前,这样的说法依旧没有受到科学界的主流认可。有不少科学家也把理查德打成了神棍。

人类是坚韧的种族,我们可以凭借自身的大脑来强化自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环保行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人类亡羊补牢式的做法,也给自己的生存争取到了一定的空间。理查德所表述的终究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数学模型,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能够真正影响到人类文明延续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们也不必在意理查德的所言。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宇宙旅行家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8 - 06
来源:灵寒青文2025年7月8日一个女人得有多特别,才会让两个男人,一生都忘不了她?一个是她青春年少时的初恋,即便没能走到一起,却在她去世后坚持扫墓十三年,从不间断;另一个是她的丈夫,在她离世后终身未娶,孤独度日三十年。而这,就是真实发生在王世瑛身上的故事。那么,她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她的人生又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王世瑛新时代女性1899年,王世瑛出生在福州。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许多家庭或许会为降生的是女儿而愁眉不展,但王家不同。王家是福州有名的书香世家,世代官宦,门第赫赫,家中也自有女儿当自强的教育氛围。她的父亲任职教育部,是地方士绅中颇有声望的人物,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儿更是寄予厚望。得益于此,王世瑛识字早,性子稳,听说读写样样精通,尤以作文为长。11岁那年,王世瑛考入福州女子师范。但王世瑛是同学中的“异数”,她一袭旗袍配以及腰长发,举止大方、性情温婉,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却在笔下锋芒毕...
2025 - 08 - 05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7月22日于炳然,原名于斌,1903年生,黑龙江省望奎县人。1917年7月,16岁的于炳然考入齐齐哈尔黑龙江省立第一中学。在校读书期间,被推选为学联主席,先后领导了反对军阀吴俊陞和贪官耿之光的两次学潮。1923年,于炳然中学毕业后,被选送日本留学,恰逢东京大地震,在生死线上挣扎15天后,脱险归国。1924年9月,他又考入国立北平法政大学。“五卅惨案”发生后,北京各大学为声援上海学生的斗争,举行示威游行。于炳然是这次游行的组织者之一。1928年冬,日本侵略者要在东三省强修铁路,北平各大学东北籍学生,联合起来组织“东北旅平学生路权保持后援会”,掀起声势浩大的护路运动,于炳然是总指挥、请愿总代表。1930年夏,于炳然大学毕业。不久,黑龙江省招考公费留欧学生,于炳然在考试中一举夺魁,于1931年4月动身赴英国,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研究国际问题。九一八事变后,他苦苦...
2025 - 07 - 28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7月28日1949年3月23日,当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时,五大书记中年纪最轻的任弼时却只能坐在吉普车里随行。这位年仅45岁的革命家,此刻正被多种疾病折磨得形销骨立。苏联医生诊断书上"动脉血管硬化、糖尿病"的字样,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年轻生命承受的沉重负担。从西柏坡到北平的这段路程,成为任弼时生命中最后的平静时光——抵达北平后,他终于获准彻底休息。在中央领导集体中,任弼时的健康状况始终是最令人揪心的。1948年春进驻西柏坡时,他的病情已相当严重。苏联派遣的医疗组经过详细检查后确认,这个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的领导者,正被多种老年性疾病困扰。即便如此,任弼时仍坚持要求工作,直到毛泽东以中央名义强行要求他休养。这种近乎自虐的工作状态,源于他内心深处对革命事业的极度责任感。1949年4月12日,任弼时强撑病体在北平西郊玉泉山为青年团一大...
2025 - 07 - 28
来源:古道地图 2025年07月21日 1927年8月11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第119号(特字第97号)记录(摘录):听取:3——关于中国问题(见政治局1927年7月21日会议第118号记录,决定:5(报告人:温施利赫特、加拉罕同志)。 决定:3——(1)认为有必要满足乌拉尔斯基同志打算装备大约一个军的请求。为此目的拨给15000支步枪、1000万发子弹(算在库伦储备物资帐上)、30挺机关枪和4门山炮,带2000发炮弹,总金额110万卢布。 (2)只有取得上级机关特别允许后才能开始将货物运往海参崴。 (3)米高扬同志要紧急弄清楚在汕头设立商务代表处或另外一种经济机构的可能性。 (4)将41名中共党员暂时留在库伦。 (5)关于向中国派遣共产国际执委会工作人员的问题和关于伯纳1927年8月9日的电报问题,等布哈林同志回来后再议。...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