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日期: 2023-02-27
浏览次数: 7

来源:《凤凰新闻》 2022/03/26  作者:物镜世界 

综述

人类面对这个世界总是会有许多好奇,尤其是对这个一片黑暗,毫无边界的宇宙。

虽然以目前的技术,我们只能实现短距离的载人航天飞行,唯一抵达的星球也只有卫星月球而已,但是通过其他的高科技工具,我们的观测范围已经扩展到了一个直径足足有930亿光年的范围。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通过观察,我们再一次意识到了人类的渺小以及大千世界的无限可能性。在这里有数以亿计的星系,每个星系都充斥着许多耀眼的恒星,他们大多都比太阳要大上好几个个头,凭借自己的引力组建了自己的星体。

而我们的太阳系只不过是其中非常普通的恒星系统罢了,但是可悲的是,人类发现,即便是这个太阳系,人类可能也永远无法飞出这个范围。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太阳系

据猜测,太阳系应该是形成于46亿年前的引力坍缩,太阳系的所有物质都来自于这个大型的星际分子云,经过了长期的演变才有了现在稳定的恒星系统。

太阳系除了恒星本身之外,由八大行星以及约五百颗卫星、百万计的小行星等各类天体组成,如果以奥尔特星云为界,太阳系的最大直径大约为20万个天文单位,也就是三光年左右,相比许多系统来说,这个范围并不算大。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对于人类来说,光速这个极限人类目前还达不到,迄今为止,人类发射的速度最快的飞行器是2018年的“帕克号”太阳探测器,平均速度大约为95000公里每秒,极限速度也达到了200000公里每秒,不过与光速之间还是相差了一百五十倍的差距。

但只要想要探索的话,人类其实并不缺乏这个耐心,毕竟曾经一个沥青滴漏的时间可是熬死了几代科学家才得到了沥青看似是固体,实际上只是个粘度非常高的液体这样的结论,为了探索太阳系之外的世界,花上一百多年的时间也未尝不可,甚至更加具有影响和意义。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人类唯一要解决的问题大概就是飞船动力的供应,因为即便是想要利用太阳能进行存储,越到太阳系边缘,能够获取的能量也就更弱,一百多年的不间断航行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能即便是有这个梦想,硬件也限制了我们。

可是一次偶然,一个名为旅行者的探测器帮助我们带到了离梦想最近的地方。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最远的探测器

1977年9月,美国宇航局发射了一颗空间探测器,它最开始被赋予的使命是探测木星以及土星周围的情况,在结束任务之后,意外的是,这台探测器的发动机比想象中的耐用。

它主要是利用三块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原理的发电机作为动力,相关人员当时估测,其动能大概还能支撑到2020年左右,所以便临时决定,让它飞向更远的地方。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1980年,旅行者一号路过土星,中断了前进的指令,被派去勘察土卫六的情况。而与他同期工作的兄弟则来到了海王星和天王星附近。因为在土卫六旅行者一号遇上了额外的引力作用,工作人员不得以结束土卫的探索,向着宇宙更深处前进。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在2011年2月的时候,有报道提到,它已经来到了太阳系的边界处,即将抵达星际空间了,并且预言,旅行者的电量最多支撑到2025年。

到那时我们将失去对旅行者的控制和联系,它也永远无法回来了,因为惯性的作用还会继续深入银河系,至于哪里是极限,也就和人类没有什么关系了。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目前人类飞行最远的探测器,它历时44年的时间,以大约17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穿越了211亿公里。

面对这个突破,不论是百姓还是天文学家都是无比振奋和喜悦,甚至还有报道传言旅行者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不过领域专家仍然是清醒的。

旅行者一号几乎已经到达极限了,即便是提供动力,面对具有强大能量波动的太阳风,探测器可能为因此被干扰运行的程序,或者断联,并且因为太阳风在不停的流动,我们甚至无法确定这天具体何时会到来。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北京的天文馆馆长朱进还表示,旅行者一号至少要三万年才能飞得出去。

以一种悲观的情绪来看,别说旅行者了,即便是用光速,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持,人类可能永远都无法离开太阳系。其背后离不开宇宙运动的贡献。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逃不出的太阳系

排除所有的因素,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旅行者一号以自己的速度,大概总共需要至少三百年的时间,然而,探测器在不断前进,这些外围的部分还在不断扩张。

而奥尔特星云已经发展到十万个天文单位的程度了,其发展趋势仍旧没有缩减的意思。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即便是人类达到了光速的技术,但是又怎能挨过这些射线和辐射的腐蚀呢?

根据探测器带来的消息,宇宙中的这些辐射和射线的速度已经已经要和光速媲美了,其携带的能量也是不容小觑的,也有可能,在未知的前方,这种能量和速度还要夸张。在光速飞行的状态本来就很容易吸引周边的星际物质撞向飞船,大概面对强烈的射线,不用坚持多久就面临解体的窘况了。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小结

另外,宇宙还在不断的膨胀中,这个速度接近光速,奥尔特星云的扩张或许也与此相关,这样看来,太阳系也会受到影响出现扩张的现象,以现有的进度想要驶出太阳系基本是不可能了,除非未来的技术有质的飞跃,例如虫洞或者空间扭曲的实现。

当然,我想所有人都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8 - 06
来源:灵寒青文2025年7月8日一个女人得有多特别,才会让两个男人,一生都忘不了她?一个是她青春年少时的初恋,即便没能走到一起,却在她去世后坚持扫墓十三年,从不间断;另一个是她的丈夫,在她离世后终身未娶,孤独度日三十年。而这,就是真实发生在王世瑛身上的故事。那么,她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她的人生又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王世瑛新时代女性1899年,王世瑛出生在福州。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许多家庭或许会为降生的是女儿而愁眉不展,但王家不同。王家是福州有名的书香世家,世代官宦,门第赫赫,家中也自有女儿当自强的教育氛围。她的父亲任职教育部,是地方士绅中颇有声望的人物,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儿更是寄予厚望。得益于此,王世瑛识字早,性子稳,听说读写样样精通,尤以作文为长。11岁那年,王世瑛考入福州女子师范。但王世瑛是同学中的“异数”,她一袭旗袍配以及腰长发,举止大方、性情温婉,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却在笔下锋芒毕...
2025 - 08 - 05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7月22日于炳然,原名于斌,1903年生,黑龙江省望奎县人。1917年7月,16岁的于炳然考入齐齐哈尔黑龙江省立第一中学。在校读书期间,被推选为学联主席,先后领导了反对军阀吴俊陞和贪官耿之光的两次学潮。1923年,于炳然中学毕业后,被选送日本留学,恰逢东京大地震,在生死线上挣扎15天后,脱险归国。1924年9月,他又考入国立北平法政大学。“五卅惨案”发生后,北京各大学为声援上海学生的斗争,举行示威游行。于炳然是这次游行的组织者之一。1928年冬,日本侵略者要在东三省强修铁路,北平各大学东北籍学生,联合起来组织“东北旅平学生路权保持后援会”,掀起声势浩大的护路运动,于炳然是总指挥、请愿总代表。1930年夏,于炳然大学毕业。不久,黑龙江省招考公费留欧学生,于炳然在考试中一举夺魁,于1931年4月动身赴英国,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研究国际问题。九一八事变后,他苦苦...
2025 - 07 - 28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7月28日1949年3月23日,当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时,五大书记中年纪最轻的任弼时却只能坐在吉普车里随行。这位年仅45岁的革命家,此刻正被多种疾病折磨得形销骨立。苏联医生诊断书上"动脉血管硬化、糖尿病"的字样,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年轻生命承受的沉重负担。从西柏坡到北平的这段路程,成为任弼时生命中最后的平静时光——抵达北平后,他终于获准彻底休息。在中央领导集体中,任弼时的健康状况始终是最令人揪心的。1948年春进驻西柏坡时,他的病情已相当严重。苏联派遣的医疗组经过详细检查后确认,这个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的领导者,正被多种老年性疾病困扰。即便如此,任弼时仍坚持要求工作,直到毛泽东以中央名义强行要求他休养。这种近乎自虐的工作状态,源于他内心深处对革命事业的极度责任感。1949年4月12日,任弼时强撑病体在北平西郊玉泉山为青年团一大...
2025 - 07 - 28
来源:古道地图 2025年07月21日 1927年8月11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第119号(特字第97号)记录(摘录):听取:3——关于中国问题(见政治局1927年7月21日会议第118号记录,决定:5(报告人:温施利赫特、加拉罕同志)。 决定:3——(1)认为有必要满足乌拉尔斯基同志打算装备大约一个军的请求。为此目的拨给15000支步枪、1000万发子弹(算在库伦储备物资帐上)、30挺机关枪和4门山炮,带2000发炮弹,总金额110万卢布。 (2)只有取得上级机关特别允许后才能开始将货物运往海参崴。 (3)米高扬同志要紧急弄清楚在汕头设立商务代表处或另外一种经济机构的可能性。 (4)将41名中共党员暂时留在库伦。 (5)关于向中国派遣共产国际执委会工作人员的问题和关于伯纳1927年8月9日的电报问题,等布哈林同志回来后再议。...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