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半生落魄啸晚风

日期: 2015-12-14
浏览次数: 1222

来源:《信报》2015年11月14日/15日

  社会和时代形成艺术与文化,家庭和环境酿成个性及命运。

  历代留下的诗、书、画,可让我们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珍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副徐渭的《墨葡萄图》,奇特的构图形影相吊,饱含水分墨晕浸渗,若草书飞动的用笔,水墨酣畅点染淋漓,墨痕浓淡相间,写出茂盛之叶,枝叶纷披于风,藤条错落低垂,珠玑密如骤雨,颗粒晶莹欲滴,气势疏放动人。

  书面上端左侧行书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字势歪斜跌宕,落笔锐如刀戳,转折凝重铿锵有力。

  孤傲耿介

  他将心声升腾于笔墨、物象之上。概括了他饱经患难的寂寞,伛宕坎坷的人生,孤独耿介的性格,无可奈何的心情,激越奇屈的情怀。真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书,书中有画,诗、书、画熔铸一炉,从中力求蕴藉,简笔而意阔,法度之内情溢画外。

  涉笔潇洒的墨宝《墨葡萄图》,宣泄出作者对身世遭遇的悲叹,对抱负难酬的感慨,对世态炎凉的愤恨,对封建仕途的抗争!

  徐渭(1521至1593年)生于山阴(今浙江绍兴),字文长、号青藤道士、青藤老人、天池生、天池山人、天吃鱼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

  这位中国明代的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虽然出生于官宦世家,但不到百日便失怙,庶出之子地位低微,生母又被逐出家门。从小识见敏感,6岁可日诵千余言,书一授数百字,不再目,立诵师听。10岁作文《释毁》指掌之间万言可就,少年时天才闻名乡里。

  到了20岁考到秀才,成年时家道衰落,入赘潘家,新娘14岁,夫妻十分恩爱,惜妻19岁即病故。丧妻后迁出潘家,一次次参加乡试,连续应考8次均榜上无名,到中年也未能中举,与仕途无缘,诗文会友,书画自娱,以教书、做幕僚、卖书画糊口。

  徐渭屡试不第,一无所有,苦难曲折,交织着三段甜酸苦辣的婚姻。发妻潘氏体贴,夫妻相敬如宾,“掩映双鬓绣扇新,当时相见各青春。傍人细语亲听得,道是神仙会里人。”娇妻仙逝13年后,生活所迫入赘王家,王氏凶悍恶劣,数月不欢而散。

  浙闽总督胡宪钦慕徐渭学识,纳入幕府,书生拜大将,意气风发,伸展才华,协助平倭,深得赏识。帮他续弦,迎娶年轻貌美的张氏。可是好景不长,胡宗宪被政敌构陷,涉严嵩同党罪案,入狱自杀身亡。

  徐渭悲怆忧惧,曾多次自杀未遂。精神大受打击,幻觉中疑张氏不规,恍见与他人相拥于床,冲入房以钝器袭击,张氏当场致命。原来是他的一件棉袄,误以为陌生男人,错手杀了妻子,悔恨莫及!不但革掉生员资格,而且关押牢狱。

  沥干血泪静心参佛,大彻大悟在狱中完成《周易参同契》注释,并专心揣摩书画。他犯案后,几位状元出身的至交,翰林编修张元忭等予以援助,借万历皇帝几位大赦之机释放,53岁获解除7年的枷铐。

  旧友吴兑在北部边防担负重任,邀他北上宣化幕府,他再次得到了尊重。无奈身体欠佳,一年未满便返家乡。真是“鸡鸣紫陌曙光寒”。花甲之年又应张元忭之招去京,不受束缚的徐渭与恪守礼教的张元忭,各执其间难以融合,他在官僚交往中,深感不平等的对待,内心郁愤旧病复发,3年后重归故里。

  桀骜不驯

  徐渭从此痛恨达官贵人,数千藏书变卖殆尽,有南至北四处浪游,他向河山慷慨悲歌,又常忍饥月下独徘徊。不为当政官僚作画。潦倒不堪贫病相煎,73随暴愤而卒。连一床席都无,只有凌乱的稻草,身旁仅一狗相伴!

  他的不幸经历,他的桀骜不驯,他的离经叛道,造就了他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天文地理,军事兵法全能之才,在生时没有名望。后被明代晚期文学家袁宏道发觉,为他撰写著名的《文长传记》作出了精辟的评述。

  徐渭的诗词、戏剧、书法、写意水墨花鸟,尤其是草书境界更高。

  他强烈率意的个性,豪迈放逸的风格,以写入画一挥而就的热情,其主体解放超越了时空,无不引起历代文人的膜拜。

 

 

徐渭的《墨葡萄图》

(165.7cm×64.5cm)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7 - 28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7月28日1949年3月23日,当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时,五大书记中年纪最轻的任弼时却只能坐在吉普车里随行。这位年仅45岁的革命家,此刻正被多种疾病折磨得形销骨立。苏联医生诊断书上"动脉血管硬化、糖尿病"的字样,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年轻生命承受的沉重负担。从西柏坡到北平的这段路程,成为任弼时生命中最后的平静时光——抵达北平后,他终于获准彻底休息。在中央领导集体中,任弼时的健康状况始终是最令人揪心的。1948年春进驻西柏坡时,他的病情已相当严重。苏联派遣的医疗组经过详细检查后确认,这个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的领导者,正被多种老年性疾病困扰。即便如此,任弼时仍坚持要求工作,直到毛泽东以中央名义强行要求他休养。这种近乎自虐的工作状态,源于他内心深处对革命事业的极度责任感。1949年4月12日,任弼时强撑病体在北平西郊玉泉山为青年团一大...
2025 - 07 - 28
来源:视频号朱东润:书读到字缝里去那才叫真本事
2025 - 07 - 15
来源:视频号 2025年7月11日
2025 - 07 - 11
来源:神州语录 2025年7月9日 潘虹:1954年11月4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大陆女演员,表演艺术家。她是首位登上《时代周刊》和开创电视广告模特时代,并首任省级影协主席的华人艺人。本文摘自《潘虹日记》,其背景是,1968年4月19日,那个失去人性的岁月里,潘虹爸爸的一个耳朵被别人撕下来一大半,羞辱之中,吃药自杀。第二天,潘虹妈妈去龙华火葬场想看潘虹爸爸最后一眼。可火葬场的人不让她进,并要她划清界线。潘虹妈妈只好委派10岁的女儿潘虹去处理。这里记述的是当时的情况,泣血的文字,让人泪奔。父亲节读这样的文字,泪不能禁,那个疯狂而没有人性的年代,再也不能来了。以下为日记全文。敬请欣赏。【潘虹日记】(1994年)4月21日  星期四26年了,每到这一天,我总觉得冷。这来自心底来自骨髓的寒意,是26年前,我第一次迎面遇见死亡时,他留给我的。前天,是父亲的忌日。可真正让我感知到死亡的,是26...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