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追溯文莱历史谜团——明代王总兵其人其事

日期: 2018-09-05
浏览次数: 590

来源:《亚洲周刊》

文/丘启枫

        文莱首都的“王总兵路”是纪念一个与文莱有渊源的传奇华人,但他的身世传闻众多,真伪莫辩。王总兵据说是明朝到达当时的渤泥王国(今文莱),后娶了公主,被封为宫廷大臣。文莱第二任苏丹访问中国时在南京病逝,并葬在那里,为中文奇缘。

        文莱以人名来命名的道路,都是苏丹皇族、达官显要或者英国殖民地高官的名字,唯一的例外是用六百年来最显贵的华裔传奇人物王总兵命名的文莱镇“王总兵路(Jalan Ong Sum ping) ”。

        王总兵亦称王三品、黄总兵或黄森屏,不但列入文莱史册,也列入苏丹皇室家谱,但是他的真实姓名、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至今没有定论。

        根据文莱文化青年体育部出版的英译本《一四三二年以前的文莱历史》(The Early History of Brunei up to 1932 AD),原作者文莱历史研究中心主任丕显贾米尔博士引证温雄飞(一八八五至一九七四年)在上世纪中的《南洋华侨通史》,王总兵是黄森屏(Huang Senping ),还说他是明朝皇帝的亲戚,在明朝洪武八年(一三七 五年)来到渤泥王国,也就是今天的文莱:王总兵被任命为婆罗洲东北部,今天的沙巴京那巴当岸的领袖。

        神山神话与华人

        上述历史也提到沙巴卡塔尔山杜顺人广泛流传的神话:沙巴华人叫神山的中国寡妇山(京那巴鲁山),是东南亚第一高峰,山上有一条巨龙,守着一颗夜明珠,许多华人为了取得这颗夜明珠冒险登山被巨龙吞噬,他们身后的寡妇,有些到山上痛哭,所以这座山就叫中国寡妇山。明朝的皇帝听说之后,派了王文光(Ong Bong Kong 的译音;另一版本是王康,Ong Kang)和王总兵 率领部队去取夜明珠。王文光无法找到夜明珠;王总兵将蜡烛放在灯笼内,趁巨龙觅食时掉包拿走夜明珠,可是两人返航的时候,王文光因为官阶高,表明他要独自将夜明珠献 给皇帝,王总兵就带了部队到文莱,后来娶了第一任苏丹穆罕默德沙(一三六三至一四零二年)的女儿拉特娜黛薇公主,成为驸马爷,被封为宫廷大臣(Pengiran Maharaja Lela)。

        王总兵和公主生下一个女儿,就是文莱皇室家谱上的“京那巴当岸公主(puteri Kinabatangan)”,Kina是卡塔尔山语“中国”的意思,Kinabatangan 是指王总兵和部属建造的 “中国城寨”;Kinabalu是指“中国寡妇”。

        文莱业余历史学者、现任文化青年体育部常任秘书罗山由努斯在英文 《文莱时报》 (The Brunei Times)的专栏说,学者专家根据石碑和史料考据,确定苏丹世系的宗谱,官方采用的手稿是王总兵的妹妹京那巴当岸公主,嫁给第二任苏丹阿默德(sultan Ahmad ,一四零八至一四二五);另一手稿记载王总兵继承他的岳父,成为第二任文莱苏丹则未被采纳。

        现在文莱诗里亚市区有一条中国公主路(Jalan Puteri China),究竟这条路的“中国公主”是王总兵的妹妹还是女儿,不得而知。

        丕显贾米尔博士推算,一三九零年三十五岁的王总兵娶了二十岁的拉特娜黛薇公主,一四零八年渤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puni King Maharaja Kama)访问中国,后来病死,葬在南京,时年二十八。这一年王总兵五十三岁,所以这位访华的国王不是王总兵,而是他的妻舅麻那惹加那乃。后者死前遗言希望葬在中华大地,并传位给四岁的儿子遐旺,因此同行的皇叔、第一任苏丹的胞弟 Pengiran Bendahara 担任摄政王,这个职位当时是首席宫廷大臣,等同今天的署理苏丹或首相。当时的王总兵是宫廷大臣,和摄政王一同处理政务。

        遐旺未成年去世,王总兵的妹夫Pengiran Bendahara继位,即苏丹阿默德。

        丕显贾米尔博士分析,文莱皇室家谱漏掉第二任苏丹麻那惹加那乃,可能因为他死在遥远的中国,葬在南京,苏丹阿默德因此被误为第二任苏丹。

        王总兵是苏丹的谬误

        追溯历史,有传言指王总兵“君临异乡”成为文莱第二任苏丹阿默德,源头是中国的正史。《明史•外国列传》记载:“婆罗,又名文莱,东洋尽处,西洋所自起也……万历时,为王者闽人也。或言郑和使婆罗,有闽人从之,因留居其地,其后人竟据其国而王之。”这是王总兵在渤泥称王的出处。

        文莱与中国建交后出现的另一传言是,王总兵是郑和的副手太监王景弘。

        史书记载,福建漳州府龙岩县人王景弘奉成祖之命,首次以副使太监身份协助正使太监郑和统率庞大船队出使西洋。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 郑和与王景弘第二次下西洋时到渤泥,那时王总兵到渤泥已经三十年了。

        王景弘入宫为宦,侍奉燕王朱棣。他与郑和一样,一四零五年到一西三三年五次出洋,遍访亚洲非洲国家,文莱历史上却没有这号人物,

        这个太监王景弘以什么分身到渤泥,如何娶苏丹的女儿,又生下“中国公主”呢?

        再说,王景弘一生经历明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六个皇帝,他怎么可能长期在渤泥朝廷当宫廷大臣?

        王总兵和文莱开国的四位回教苏丹的千丝万缕关系,加上他和来自中国的部属在文莱古都哥打巴都(Kota Batu,马来文字义是石头城)迚造城寨作为军事前哨(十六世纪后期被占领菲律宾的西班牙侵略合队摧毁),王总兵的事迹是否被当时的华人夸大?中国官员是否失察下笔,以至以讹传讹,越传越神奇?实际上这些说法都被文莱皇室家谱和历史手稿推翻了。

        王总兵身世成谜

        截至目前的信息显示:王总兵可能是明朝的皇室人员,可能是朝廷命官,也可能是六个世纪前在今天沙巴京那巴当岸据地为王的华人领袖。

        历史、传说,让王总兵的身世益发传奇。当我们经过文莱首都王总兵路时,好像经过历史的书册,一次次翻阅着从渤泥到文莱的往昔,扑朔迷离,真伪莫辨,亟待后人抽丝剥茧, 继续研究,找出真相。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8 - 13
时间:1975年6月21日下午5时15分至6时20分地点:中南海参加人:柬方——柬共中央常委英萨利,柬共中央委员、军需军备大臣明山,柬共中央委员杜姆,柬共中央委员、东部地区副书记彭中方——邓小平翻译:谢月娥、齐宗华记录:王海容、唐闻生(毛主席同布特书记热烈握手)布特书记: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欢迎你!布特:谢谢!毛主席:Very welcome(非常欢迎)!布特:我们今天能在这里会见伟大领袖毛主席感到非常愉快!(毛主席同英萨利握手)毛主席:(伸出两个手指)第二次见面了!英萨利:祝毛主席长寿!毛主席:(手指柬方人员)Long live you(你们长寿)!(毛主席同明山握手)明山:毛主席是杰出的领袖!(毛主席摆手)(毛主席同杜姆握手)杜姆: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同彭握手。宾主入座)毛主席:我眼睛不行,腿也不行,讲话也不行。不行了,靠你们!布特:我们很愉快地接受。我们很高兴能会见主席。毛主席:...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傅国涌 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哪一些人在中国近代转型中起了关键作用。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汪篯,北大第一位殉道者,被陈寅恪逐出师门的教授!
2025 - 08 - 06
来源:灵寒青文2025年7月8日一个女人得有多特别,才会让两个男人,一生都忘不了她?一个是她青春年少时的初恋,即便没能走到一起,却在她去世后坚持扫墓十三年,从不间断;另一个是她的丈夫,在她离世后终身未娶,孤独度日三十年。而这,就是真实发生在王世瑛身上的故事。那么,她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她的人生又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王世瑛新时代女性1899年,王世瑛出生在福州。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许多家庭或许会为降生的是女儿而愁眉不展,但王家不同。王家是福州有名的书香世家,世代官宦,门第赫赫,家中也自有女儿当自强的教育氛围。她的父亲任职教育部,是地方士绅中颇有声望的人物,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儿更是寄予厚望。得益于此,王世瑛识字早,性子稳,听说读写样样精通,尤以作文为长。11岁那年,王世瑛考入福州女子师范。但王世瑛是同学中的“异数”,她一袭旗袍配以及腰长发,举止大方、性情温婉,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却在笔下锋芒毕...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