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黄双安逝世心系中华文化

日期: 2019-02-02
浏览次数: 58

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10月14日

文/林友顺

       印尼知名华商、「木材大王」黄双安病逝,享年八十七岁。他心系中华文化,推动中国与印尼关系不遗余力,希望消除种族歧视,追寻世界大同。

       被世人赞颂为印尼「木材大王」的印尼知名华商黄双安于十月一日在美国病逝,享年八十七岁。他的夫人是台湾知名主持人白嘉莉;黄双安创立的材源帝集团是印尼第二大木业集团。

       黄双安是早年中国移民在海外创业成功的典范,他在一九三一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闽清县,与许多早年中国移民一样,年仅六岁就随父母跨过南中国海下南洋,最后在印尼落地生根及发迹。他在年少时踏足许多人不愿涉足的林木业,从伐木工人做起,随后自己创业,最后缔造了材源帝集团。他虽然被誉为「印尼木材大王」,企业业务除了木材业,也包括渔业、旅游业、商业、服务业等,是个多元化的企业帝国。该集团在印尼拥有庞大的森林区,雇用八万多名员工,年产木材一百万立方米。集团在新加坡、泰国、日本、美国、法国、香港地区及非洲设有办事处和贸易机构,全球拥有七十多家子公司、九万多名员工。

       黄双安与许多早年移民一样,身在海外情系中华,发迹后不忘家乡。中国改革开放后,黄双安是最早到中国投资的印尼企业家之一。他为人慷慨,成立多个教育基金,在印尼、中国等国多做慈善,出资建造多间医院、学校,甚至中国奥运水立方游泳池也有他的贡献。他热心中国及家乡福建公益事业,并因此受聘为中国侨联顾问、中国华侨大学董事,福建省政府授予他「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

二零零零年他也被选为世福十邑同乡总会会长,为促进福州乡亲的团结,维护乡亲的权益,争取乡亲的福祉而奔忙,并经常巡视「世福」各属会,慷慨捐助,协助数十个属会成立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与福利基金。今年八月雅加达亚运会开幕式上,黄双安受邀参加开幕式;今年五月,他被中国当局授予首届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特别荣誉奖,显见他在中国、印尼及世界华人心中的地位。

       创业之路惊心动魄

       黄双安的创业故事超乎影视编剧的想象力:深入蛮林、雇用囚犯、巨蟒口中脱险、飞机失事、车祸死里逃生、年长后他又多年与病魔斗争,据其夫人白嘉莉在二零一三年为丈夫撰写出版的书《情系黄双安》所提及,黄双安在一九九二年因罹患肠癌在新加坡进行两次手术,二零零三年又因肝癌在美国接受手术;二零零七年在日本旅游时他因脑中风就地接受治疗,每一次他都化险为夷。黄双安夫人白嘉莉是台湾著名艺人,原籍甘肃,当年在台湾有「最美丽节目主持人」称誉。白嘉莉在书中这样评价黄双安:熟悉他的朋友都称他为「森林人」。她说:「很多做人的道理,他是在森林里悟到的。可以说,森林是他事业的开端,也是他智慧的摇篮。」

       黄双安最为人道的言语是:「别人不做的,我来做!」也许是他常年与草木为伍,因而养成了不屈不挠、默默奉献的性格,同时也敢为人先,走别人不敢走的路。

        黄双安在推动中国与印尼关系上不遗余力。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情意结,让他全心投入推动印尼人学习中华文化中,为此他积极为创办孔子学院而奔走、主动出资,亲自寻找学校,成功在印尼建立六所孔子学院。他希望在印尼人了解中华文化及伊斯兰教与孔子的思想融合后,得以从根本上消除「排华」和种族歧视,实现他「世界大同」的理想。斯人已矣,他留下的是让后人怀念的精神与善业。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8 - 13
时间:1975年6月21日下午5时15分至6时20分地点:中南海参加人:柬方——柬共中央常委英萨利,柬共中央委员、军需军备大臣明山,柬共中央委员杜姆,柬共中央委员、东部地区副书记彭中方——邓小平翻译:谢月娥、齐宗华记录:王海容、唐闻生(毛主席同布特书记热烈握手)布特书记: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欢迎你!布特:谢谢!毛主席:Very welcome(非常欢迎)!布特:我们今天能在这里会见伟大领袖毛主席感到非常愉快!(毛主席同英萨利握手)毛主席:(伸出两个手指)第二次见面了!英萨利:祝毛主席长寿!毛主席:(手指柬方人员)Long live you(你们长寿)!(毛主席同明山握手)明山:毛主席是杰出的领袖!(毛主席摆手)(毛主席同杜姆握手)杜姆: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同彭握手。宾主入座)毛主席:我眼睛不行,腿也不行,讲话也不行。不行了,靠你们!布特:我们很愉快地接受。我们很高兴能会见主席。毛主席:...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傅国涌 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哪一些人在中国近代转型中起了关键作用。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汪篯,北大第一位殉道者,被陈寅恪逐出师门的教授!
2025 - 08 - 06
来源:灵寒青文2025年7月8日一个女人得有多特别,才会让两个男人,一生都忘不了她?一个是她青春年少时的初恋,即便没能走到一起,却在她去世后坚持扫墓十三年,从不间断;另一个是她的丈夫,在她离世后终身未娶,孤独度日三十年。而这,就是真实发生在王世瑛身上的故事。那么,她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她的人生又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王世瑛新时代女性1899年,王世瑛出生在福州。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许多家庭或许会为降生的是女儿而愁眉不展,但王家不同。王家是福州有名的书香世家,世代官宦,门第赫赫,家中也自有女儿当自强的教育氛围。她的父亲任职教育部,是地方士绅中颇有声望的人物,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儿更是寄予厚望。得益于此,王世瑛识字早,性子稳,听说读写样样精通,尤以作文为长。11岁那年,王世瑛考入福州女子师范。但王世瑛是同学中的“异数”,她一袭旗袍配以及腰长发,举止大方、性情温婉,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却在笔下锋芒毕...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