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后石油时代能源与国际金融秩序

日期: 2011-12-31
浏览次数: 1186

  2012年未必是世界末日,但或许却会见证到爱尔兰地质学家坎贝尔(Colin J.Campbell)月说的「廉价石油时代的终结」(The End of Cheao Oil)。

  根据2010年美国联合部队司令部(US Joint Commanc)撰写年度报告《联合作战环境2011》(Joint Operating Environment 2010-2012年)石油产能过剩局面即将结束,而到了2030年,石油需求将达每天18亿桶,但供给可能仅为每天1亿桶,意味石油缺口将达每天1800万桶。

  供需缺口 难以填补

  持类似看法的,还包括国际能源机构(IEA)、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组织之一,IEA早于《世界能源展望2007》中,已公开据忧因为油田产量加速递减而造成的供需缺口。IEA估计,如果目前在产油田的实测加柜年均递减率在3.7%左右,那么到2012年,参考情况中的全球石油供应能力和需求将持平,也就是现时各国非常所关注的「石油峰值」问题,此后的石油产能将难以作出更大的提升,以应付未来能源市场的需求。

  事实上,这种大胆的预测已逐渐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最近IEA的报告指出,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原油产存已连续3个月低于过去5年的平均值,为7年来首次。

  经济发展是无限的,但地球资源却是有限的,在能源的来源方面,除了小部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外,人类社会目前依然极度依赖石油、天然气和煤等石化能源。

  我们时代所面临的挑战是,相对较易开采的廉价石化能源已经所余无几,与此同时,无论是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又或核能和水电等基荷能源(baseload energy),由于发展需时,均无法在短期内填补石化能源短缺所留下的巨大空白。事实上,现时距离最后一个超级油田被发现的时间已有足足二十年了,很难想象,以后能再发现像沙地的加瓦尔油田(Ghawar Oil Field)那样的规模并且容易开采的油田了。

  尽管地质学界和经济学界在石油峰值何时出现的时间上仍存在一些争议,但重要的是当市场普遍都相信峰值的存在时,无论实际上这一峰值是否会于今年来临,对石油产能的担忧和预期,就足以令世界笼罩在石油枯竭的阴霾之中,市场的「风险溢价」就只会愈来愈高。

  更重要的是,随着全球化进程向纵深发展,能源供求与经济金融体系实际已经融为一体,也就是说,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工业产品,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

  货币日多 资源日少

  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Agreements)解体之后,目前的美元本位制是一种脱离黄金的货币制度,这种体系是一种基于信贷关系的体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一般机构通过信贷关系的共同作用,使得银行体系内流通货币量扩大。

  货币因借出而存在,但无论是08年由美国次风暴引发的金融海啸,还是当前正在发生的欧债危机,都充分暴露了现制度的虚弱:部分国家的信用泛滥和无节制消费,导致全球性的银根短缺,问题出现时就开动印钞机,以新债偿还旧债。债务和货币以几何级数增长,但同时能源消耗的增长却无法遏制。货币愈来愈多,物品能源却愈来愈少,成为了通胀飙升的重要诱因。

  在新世纪,我们认识到能源不是一个局限的概念,它更涉及到地缘政治、经济和区域安全等议题。

  2011年初的埃及、利比亚等中东地区的政治动荡,以至最近伊朗军演和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警告,均令石油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纽约期油连日上涨,彭博访问27位分析师平均预测,2012年纽约原油期货均价可能连续第四年上涨,并将创下历年来最高均价。

  伴随着货币系统扩张和能源价格的攀升,中国、印度这些新兴经济体,将会首当其冲。根据英国石油公司及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2001年,中国每天只消耗490万桶石油,但到了2010年,这些数字已上升至900万桶,十年间上升了近一倍。

  而美国联合部队司令部的报告更加吓人,该报告认为“石油峰值”将给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带来重大影响。经济上,石油供需失衡将带来的“新的太萧条”(New Great Depression)。政治上,经济减速可能放大了其他的社会问题,使一些脆弱国家崩溃。如何在这种有限的能源条件下确保经济发展,遂成为了我们的世代的重要挑战。

  美式奢华 必须反省

  一如曾担任美国前总统乔治布殊能源顾问的西蒙斯(Matthew Roy Simmons)在《沙漠黄昏:即将来临的沙地石油危机与世界经济》一书中表示,近几十年能源行业的技术进步可说凡善可陈,许多我们今天看到的技术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发明了。按照现在的科技水平,我们需要50至100年,可再生能源才有望取代化石能源。因此,要确保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我们首要取得科技的突破,以蛙跳式地缩短上述时间。

  除此之外,我们需要正视的一大趋势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其消费模式正朝着西方国家的模式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

  但问题是,美国的生活模式,并不适合将来的地球:她只有世界5%的人口,却消耗了全球20%的能源,美国人拥有全世界25%的汽车,却使用了全球40%的汽油。如果这个世界上的60亿人口全部以美国人的方式生活,那么人类将需要四个地球的能源,才能维持这种美式奢华。因此,人类需要反省,我们到底是要继续崇尚大车大房的美式生活?还是过一种简朴的生活?答案是明显的,我们必须从这一刻做起,节省能源,改变生活方式,摆脱石油魔咒。

  最后再回到我们的核心问题。能源既然与现代国家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但同时,美元为本位的金融体系又严重影响了每个国家的金融结构和经济发展。在廉价石油时代的终结之前,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到底是否要继续维持上世纪遗留下来的金融秩序,还是靠着人类的智慧,共同构造一种更适合石油时代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总裁 何志平 

2011年12月31日 香港《信报》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8 - 13
时间:1975年6月21日下午5时15分至6时20分地点:中南海参加人:柬方——柬共中央常委英萨利,柬共中央委员、军需军备大臣明山,柬共中央委员杜姆,柬共中央委员、东部地区副书记彭中方——邓小平翻译:谢月娥、齐宗华记录:王海容、唐闻生(毛主席同布特书记热烈握手)布特书记: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欢迎你!布特:谢谢!毛主席:Very welcome(非常欢迎)!布特:我们今天能在这里会见伟大领袖毛主席感到非常愉快!(毛主席同英萨利握手)毛主席:(伸出两个手指)第二次见面了!英萨利:祝毛主席长寿!毛主席:(手指柬方人员)Long live you(你们长寿)!(毛主席同明山握手)明山:毛主席是杰出的领袖!(毛主席摆手)(毛主席同杜姆握手)杜姆: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同彭握手。宾主入座)毛主席:我眼睛不行,腿也不行,讲话也不行。不行了,靠你们!布特:我们很愉快地接受。我们很高兴能会见主席。毛主席:...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傅国涌 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哪一些人在中国近代转型中起了关键作用。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汪篯,北大第一位殉道者,被陈寅恪逐出师门的教授!
2025 - 08 - 06
来源:灵寒青文2025年7月8日一个女人得有多特别,才会让两个男人,一生都忘不了她?一个是她青春年少时的初恋,即便没能走到一起,却在她去世后坚持扫墓十三年,从不间断;另一个是她的丈夫,在她离世后终身未娶,孤独度日三十年。而这,就是真实发生在王世瑛身上的故事。那么,她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她的人生又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王世瑛新时代女性1899年,王世瑛出生在福州。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许多家庭或许会为降生的是女儿而愁眉不展,但王家不同。王家是福州有名的书香世家,世代官宦,门第赫赫,家中也自有女儿当自强的教育氛围。她的父亲任职教育部,是地方士绅中颇有声望的人物,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儿更是寄予厚望。得益于此,王世瑛识字早,性子稳,听说读写样样精通,尤以作文为长。11岁那年,王世瑛考入福州女子师范。但王世瑛是同学中的“异数”,她一袭旗袍配以及腰长发,举止大方、性情温婉,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却在笔下锋芒毕...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